我是一個來自南方的80後,我覺得我的成長經歷不具有代表性,因為小時候家裡開了一個銷售自家米酒的酒館,從小就痴迷於喝米酒,以至於偷喝米酒把自己喝醉了,直接睡了一天一夜,連上學都耽誤了,那時候覺得自己的酒癮特別大,就是想喝。

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高中時,基本就很少喝酒了,也不知道怎麼了,喝酒的饞蟲消失了,不會想喝了。接著就是大學,在宿舍兄弟的「慫恿」下,開始了喝啤酒的生涯,記得有一次,一同學過生日,8個人在學校附近的小餐館從中午12點喝到下午五點,直接把人家飯店所有的啤酒都喝光了,最後數了一下,喝了120多瓶,據說我喝的最多,最後還是我把他們扶回去,此後一段時間啤酒成了我喝酒的主流。

工作以後,進入了現在的公司,從事和醬香酒相關的工作,開始了喝白酒的生涯。記得以前是特別反感白酒的,可是為了應酬,不得不喝,為了陪客戶,第一次喝了六兩,發現一點問題沒有,覺得自己酒量不錯,到現在一喝就是八年,可是發現越喝越不能喝,還越喝越不得不喝,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

工作之外,哪怕是過年回家,我是很少喝白酒的。但現在時不時的會想喝一點紅酒,尤其是自己在家吃飯的時候,喝的不多,每次半杯,感覺喝完挺舒服。

但是現在喝白酒的話,還是習慣了醬香白酒,對其他白酒味道不習慣,喝完也不是很舒服,身邊一些朋友以前喝濃香酒,後來在我的引導帶動下,現在都喝醬香酒了。

縱觀我身邊的朋友,大都經歷了從喝啤酒到喝白酒的過程,大部分還是接受了白酒,我覺得年齡和職場經歷的變化是重要的因素,大家都在隨著環境而改變,同時,身邊喝紅酒的朋友也更多了,尤其是在生活自飲中。


謝邀。我,85後。我的酒量不行,但也是隨著人生的成長,酒量也是慢慢提升的。

這些酒都喝過,要我說最喜歡喝的酒還是紅酒喝啤酒。

喝酒是從初中開始的,每到過會(趕集)的時候不管是我招待同學來家裡,還是我去同學家,必喝啤酒,學生時代對什麼都是好奇的!冰凍的啤酒,真的很爽。但那時候剛開始接觸,後果可想而知,一瓶酒把我撂倒了。其他人也是差不多的情況。但隨著次數的增多,二瓶到五瓶,都沒問題。

接觸白酒其實從7、8歲就開始了,經常看爸爸招待朋友們喝酒,處於好奇,以為是什麼好喝的飲料,嘗了一口,哈,辣的眼淚都出來了。印象特壞,一直到高中,才真正的喝白酒。高中是個美好的時光,青春恣意綻放,生活豐富多彩。白酒文化特別豐富,划拳、骰子、撲克牌、行酒令等哪怕是什麼也沒有,就用筷子也能玩出花樣來。酒量從一開始的2兩倒到現在的2斤,說出來都是故事。

最主要的還是職場,我在北京單位上班的時候,由於工作性質,經常全國各地跑,接觸的人多是政府官員,可想而知,沒點酒量不好意思上桌。也是這個性質,讓我見識了很多酒。紅酒、黃酒、糯米酒就是在浙江開始認識的,紅酒剛開始喝的時候感覺,呀,這什麼味道,好難喝,但不得不喝,是陪著領導吃飯呢。適應了第一口之後,後面也就適應了,第一次喝紅酒,喝的跟水似的,回到酒店,半夜吐了一床。真是此生難忘!

第二天接觸的就是黃酒喝糯米酒,那是嘉興的一個飯局。因為昨天喝紅酒的印象太令人難忘,所以問我們喝什麼,堅決不要紅酒,哈哈。上來一些糯米酒和黃酒,顏色淡黃的,有點甜,跟飲料似的。喝了很多,結果一下午什麼也沒幹,後勁太大了,在車上睡了一覺,順便海邊玩耍了一下,那是別人玩,第一次接觸大海的機會就這樣錯過!

去廣東喝過果酒,也挺好喝的。像保健酒有股藥味,不好聞,但長期堅持喝,對那方面挺有用的!這個到時通過同事接觸的,因為他堅持每晚喝一些,說出的原因也是大家感興趣的,哈哈!

有一次在江西老表家做客,喝的酒就是他自己釀造的,後院一台大的設備,上面有個溫度表,周圍放著各種配料、水等,對了,還有茅台的瓶子,看到這裡各位應該能想出他是做什麼的吧!說實話,做出來的酒跟茅台差不多,但心裡有些顧及,沒多喝。

酒文化,在中國真的是博大精深!

不管是談生意、求人辦事、談戀愛、聊人生、侃大王等等,都是少不了酒來助興。

最後還是提醒一句: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今年25歲了,已經上班好幾年了說起喝酒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喝的是自家用糯米釀的米酒,那會兒啥都不懂,因為裡面加糖了很甜,所以,抱著碗一直喝,家人怕我喝醉,不讓喝,那會兒就偷偷喝,多幾碗就有點醉了,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人很少有會釀米酒的,雖然不難,

然後是啤酒,初中高中時候喝的多,但是偶爾也懷念小時候的米酒,但是沒有童年的味道了

到了大學就開始喝白酒,每次喝都是爛醉,然後把胃搞壞了,

之後,工作了,開始接觸紅酒,接觸最多的就是甜型的,

對比這些酒喜歡的是米酒和紅酒,米酒是因為有童年的味道,而紅酒和對象在一塊喝,很有味道,哈哈哈,而且喝紅酒有好多益處


我是90年出生的,虛歲30歲了。

在學生時代的時候最愛喝的是啤酒,出去聚會都是喝啤酒,白酒沒人碰。

葡萄酒自始至終都沒有喜歡喝過,人家送的葡萄酒都被我拿到廚房燒菜了,哈哈。。。。

白酒呢,一開始也不喜歡喝,也就是走上工作崗位了,慢慢就開始喝了,現在已經有點愛上白酒了,有事沒事就要喝兩杯。白酒里我最喜歡喝洋河的綿柔型白酒,沒有其它白酒那麼烈,即使偶爾喝多了,第二天也不會上頭,可以正常工作。


謝謝邀請!本人今年四十有八,一個釀酒二十多年的釀酒師,有自己的酒坊和「農三糧」品牌,主要釀造傳統工藝輕醬香型白酒,三年前又收購了別人的清香型酒坊。應該說出於職業的習慣還有地方喜好的原因吧,本人平時只喝白酒,並且必須是純糧固態發酵的優質白酒,這樣的白酒喝起來放心,口感品質等自不待說,完全不是市場上占絕大多數的酒精酒能夠比擬的。

除了喝純糧白酒而外,我平時也用我們貴州當地的野生獼猴挑、刺梨、拐棗等來泡酒。這些水果泡製過的白酒富含各種果酸、維生素等,適量飲用對人體有好處,並且這樣的果酒甘甜清冽,能夠很大程度上改善酒質,可以說用這幾樣水果泡上一個月以後的純糧酒、酒質相當於封壇存放了二年以上,特別是口感上的改善最為明顯。

至於黃酒,由於本人偏好高度酒,所以不喜歡黃酒的酸味和貌似某種中藥的感覺。啤酒我更不敢喝了,全拜七年以前的夏天幾瓶啤酒下肚、然後得了腸胃炎差點讓我丟了半條命。紅酒偶爾喝點,也只是社交場合。

感謝您的閱讀,酒哥為喜歡純糧固態發酵白酒的朋友推薦自家「農三糧酒」,好喝不貴、空杯留香!


在中國酒是個文化的物質體現,酒體現了性情、體現了人品、體現了群體。

「酒逢知己千杯少」,舉杯推盞,酩酊大醉,倒也酣暢淋漓。即使沒有詩仙詩聖的才氣,也能作出凡夫俗子的放浪不羈。三杯落肚,話匣子立刻爆開,海闊天空古今中外,各種牛皮都出來了!

幾個男人聚餐,沒有酒的聚餐就是不完整的,氛圍起不來,話匣子打不開,所以酒不單單的是酒,而更多的是文化精神的體現。

酒按照釀造種類可以分釀造酒和蒸餾酒,紅酒、啤酒、黃酒這都屬於釀造酒,酒精度數低,口感相對更好,更容易倍接受。

白酒等高度酒一般都是蒸餾酒,酒精度數高,烈,年輕人很難接受。

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是年輕人更喜歡紅酒、啤酒因為他們的特點決定了,更容易讓年輕人體或者女性群體所接受。

但隨著年齡的增加,白酒會逐漸進入我們的消費範圍,被長輩或前輩帶著喝,耳濡目染逐漸了解白酒的優勢,尤其是隨著年齡增加身體機能的逐漸滑坡,啤酒這些對身體的幫助性將沒有任何優勢,白酒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尤其是高端白酒。

少喝酒,喝好酒逐漸成為年齡在35歲以上人群的共識,經過社會的閱歷及消費能力的提升中高端白酒逐漸成為這個群體的主力產品。

另外喝酒的場合也非常關鍵,西餐喝白酒的會比較少,紅酒更多一些,擼串跟啤酒的搭配更和諧,但是一些社交生意場合白酒或紅酒更適合一些,小酌更適合氛圍。

我就是我寫的這些內容的代表,不喜歡喝酒,如果要喝酒,啤酒也可以喝但不會喝多,喝2瓶基本就停下來了,如果場合比較關鍵可能會進行提前判斷,如果覺得會飲酒比較多會優先選擇白酒,好點的糧食酒,有醬酒肯定優先選擇醬酒。


非常感謝邀請,我今年30歲,在我們這個年紀,說實話有時候喝什麼酒不是根據自己喜歡的,而是看場合來決定,最喜歡的就是不喝酒,但是在不同的場合又不得不喝,喝什麼酒還得根據場合而定,跟領導一起白酒居多,跟長輩一起黃酒居多,跟哥們兒擼串吃小龍蝦那就非啤酒莫屬了,小兩口在家當然就得是紅酒應應景,為了身心健康,還是建議大家飲酒要適量,謝謝大家。


感謝讓我來回答。我80後出生在美麗的朱?故鄉陝西洋縣。在我們這有一種非常不錯的黃酒,謝村黃酒。我非常喜歡。他是一款養生酒有機會你要品嘗一下啊。


80後大叔,30歲對酒沒有什麼挑剔,各種香型、各種牌品、各種價位的白酒都喝,最近兩年開始研究酒文化,逐漸喜歡上了醬香型白酒。


就是喜歡傳統自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