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鷹第三飛,一箭24星

第三次上演雙箭著陸

首次成功網捕整流罩

6月25日,太空快遞一哥SpaceX成功挑戰最難發射使命,一箭24星部署三個軌道,捎帶輸出一連串精彩高難度動作:首次成功網捕整流罩、第三次上演雙箭著陸、首次超高速發射特製整流罩……

打勾SpaceX最難發射:首次網捕回收整流罩,成功!挑戰最遠海上回收火箭,失敗!

唯一遺憾:挑戰最遠海上回收未獲成功,核心助推器與海上平台失之交臂

  • 問題來了:背後到底是啥原因?火箭回收不是SpaceX手拿把掐的成熟技術嗎?為啥不能複製成功?再次上演重鷹第二飛的成功回收?

簡單來說,發動機被燒壞了,無法精準著陸。

最新迭代產物:B1057

先來看看這枚核心助推器——

這次使用的核心助推器(中心位置的一級火箭,芯級編號B1057),跟首枚、第二枚重鷹都一樣,同樣採用全新的、從未使用過的一級火箭。

甚至還是最新迭代版的,為此增加一套控制姿態的液壓泵,徹底避免去年底火箭著陸失控的尷尬。

獵鷹火箭著陸失控真相大白,第一現場目擊海上漂

SpaceX迭代論告訴我們:每一款火箭都不會完全相同,但都是每個時期的最新迭代產物。

最遠端回收:1240公里

跟前兩次重鷹飛行不同、甚至跟以往所有既定回收火箭都不同,這次發射是要挑戰最遠海上回收,距離發射原點遠至1240公里。

以往一般回收火箭不是飛回陸上著陸區,就是200~400公里遠的海上平台,最遠一次回收,就是今年4月12日重鷹第二飛創下的970公里。但這次卻挑戰更遠,足足多出270公里!

現役最強大火箭復飛,三箭完美回收,一掃首飛遺憾

為啥要這般自虐?

當然不是為了挑戰而挑戰,故意逞強這麼安排的。而是根據發射任務,制定的平衡方案。

我們知道,作為全球現役最強大火箭,重鷹這次搭載的有效載荷僅有3.7噸,而且部署軌道也不高,僅在低軌道LEO、中軌道MEO,因此有理由說這是一次輕量級的太空快遞。但事實上並非這麼簡單。

這次發射有一個特殊使命,使用一款特製版的整流罩。

我們知道,通常整流罩不屬於發射部署的航天器,但這次任務卻應軍方要求,採用一個特製版的整流罩,這是為美國空軍收集聲學數據。於是,發射任務有個新挑戰:讓重鷹火箭頭盔——整流罩,在超高速狀態收集測試數據,至少達到6G以上的重力加速度、超過140分貝的強烈噪音,作為理想測試狀態。

這就要求重鷹必須達到以前所未有的飛行速度,SpaceX團隊採用的最佳策略:火箭起飛後最初2分半鐘,以兩枚側翼助推器全力推進為主,核心助推器為輔,只提供部分推力;側翼助推器分離後,再全力推進核心助推器,直到3分27秒關閉發動機;核心助推器與二級火箭分離後,緊接著點燃真空發動機,持續燃燒25秒後,整流罩展開……

要麼回收,要麼放棄回收

看得出來,這段接力賽式的不斷推高,目的就是為了達到整流罩理想測試狀態,但代價也很明顯,很有風險——就是把核心助推器性能推到極限,幾乎不留冗餘的推進劑。

擺在眼前兩個選擇,要麼回收,要麼放棄回收。

據計算,核心助推器的剩餘推進劑可以支持返航著陸,但前提是海上平台必須足夠靠近返航路線。換句話說,需要讓無人海上平台跑得更遠些,好讓核心助推器飛得更少些。

於是,測算出的海上著陸點,即海上平台停泊大西洋位置,距離發射原點1240公里。

以馬斯克或者SpaceX公司基因而論,只有挑戰極限,才會有未來。

在預先條件允許下,如果放棄回收、放棄挑戰,是個愚蠢的決定。

要知道,這可是難得的發動機極限測試機會,燒蝕試驗、極限控制試驗等,完完全全地實戰測試。

所以,挑戰前所未見的最遠距離回收,必然成為既定目標,回收是否成功已不重要了。

發射前,馬斯克心裡就沒底

但也不是盲目樂觀。早在重鷹發射前,馬斯克就曾放話:完好無損地回收核心助推器,幾率只有50%。

儘管這種說法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沒能提供減少信息熵的信息量,等於沒說一樣。但從側面反映出,這次回收難度極大,馬斯克心裡沒底。

我們知道,迄今為止SpaceX總計嘗試回收火箭51次,成功43次(包含一箭兩次、三次回收),成功回收率高達84.31%,比很多火箭發射成功率還要高。

但,這一次回收難度的確極大,可以說大到SpaceX所有嘗試回收火箭任務中最有挑戰性的一次。事實恰好說明了這點。

到底發生了什麼?

通常一級火箭返航飛行、著陸狀態:需要經歷三次點火,剎車減速,相當於從最初5倍以上民航客機速度,降到一般巡航速度,再降到高鐵速度,直至降到成人快走的速度,最終落在比標準足球場小一號的無人海上平台上。

這期間,全部是由火箭自帶的全自動控制系統,包括飛行計算機系統、精確制導系統、軍用級導航定位系統、飛行姿態控制、推進器系統等,對飛行環境、返航條件、飛行狀態,做出實時反應和調整的一系列複雜操作。

背後支持的理論依據:控制論、系統論、資訊理論。

根據遙測數據,現在就讓我們重返現場,還原核心助推器的當時狀態。

發射升空3分27秒時,核心助推器關閉主發動機,此時此刻,這個高達40米、直徑3.66米、質量30多噸的大傢伙,以9馬赫的超高速(3.1公里/秒)飛行在超過120公里的太空中。(以往回收火箭這時候大都飛行速度為6至7馬赫、飛行高度60~80公里)

4秒鐘後,核心助推器與二級火箭分離,開始進入返航階段。

先是翻轉操作——利用液氮噴氣推進器進行飛行方向翻轉,發動機一端朝向地球,墜落飛行。

重新進入大氣層階段,根據目前已掌握到遙測數據顯示,這時重鷹核心助推器飛行速度已經高達10到12馬赫,即3.5~4公里/秒。(以往回收火箭這時候飛行速度為4馬赫,相當於普通客機巡航速度5倍多)

這時候,核心助推器啟動3個發動機,反推力剎車減速。關鍵時刻的關鍵問題出現了——超過以往回收火箭3倍的超高音速進行再入,不難想像:火箭需要承受多高溫、多劇烈的再入考驗!

正是這時候,核心助推器發動機(梅林1D)被燒壞了。

中心發動機被燒壞了

重鷹發射12小時後,馬斯克在推特上披露:因超高再入力和超高溫損壞了發動機艙室和中心發動機,導致推力矢量控制系統TVC失靈。

  • 至於為什麼會造成超高速再入?

馬斯克和SpaceX官方都沒有進一步說明。一種較合理的推斷:火箭飛控系統(推力矢量控制)是依據以往三段點火,來自行分配、控制推進劑使用量的。為了保證最後一次點火,能夠平穩著陸,系統已經自動預留了這部分推進劑使用量,但在前兩次點火、剎車階段,很顯然遇到的實際狀況更為複雜多變,飛行速度、高度等返航狀況都是前所未見的。說白了,這就需要燃燒更多推進劑減速應對,但問題恰恰是剩餘量有限,無法滿足前兩次剎車需求,由此導致了超高速、超高溫再入。

距海上平台幾百米墜海

一旦中心發動機燒壞,接下來的著陸回收結果,便可想而知了。

當火箭發射升空11分21秒後,就在既定海上平台垂直著陸之際,的確核心助推器準時出現在直播畫面當中,自帶火焰,從天而降,但沒有垂直著陸在比足球場稍小一些的海上平台上,而是直落海中。

從直播畫面看上去,貌似擦肩而過,事實上相差OCISLY海上平台幾百米。這對於一枚已損壞的回收火箭來說,只有幾百米的航向偏差,可以說是相當難得了。

不過,馬斯克在推文中指出,幾百米偏差——有可能是火箭自動控制系統故意造成的航向偏差。

言外之意似乎是說,當火箭接近海上平台上空,第三次點火剎車之時,自動控制系統經過實時信息反饋,做出判斷:已經無法準確達標著陸。為了避免撞向海上平台,自主偏離航向,最終墜入大海。

看起來蠻智能、蠻人性化的。事實上,給火箭安裝聰明大腦的SpaceX天才們的確做得到。

不管怎樣,這次發射重鷹製造了一連串精彩創舉,為航天發射最前沿擴展了新邊界,為我們留下難以忘懷的激情澎湃。

期待下一次目睹最強大火箭震天撼地,至少要等15個月,計劃2020年9月第四飛,為美國空軍部署軍用機密衛星AFSPC-52。

暫時作別了,重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