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爲了紀念某些事物而創造出“節日”,而身爲人類忠誠的朋友,狗狗自然也有機會成爲節日的主角。

今天,MOMO就給大家帶來了咱們中國和“狗”有關的節日

圖自:網絡

01.請狗節

時間:農曆正月初一

關鍵詞:因爲狗人才有飯吃

正月初一,中國一些地方流傳有“請狗”的節日習俗。

人們爲了感謝狗的恩情,在這天早晨,各家把用五穀雜糧做成的各類食品擺在院內供狗食用。

圖自:網絡

傳說原來人間的麥穗是從根部長到頂的,人們收的麥子堆成山,所以不知道愛惜糧食。

後來天上糧倉裏的麥子卻越來越少,玉皇大帝差天神到人間察訪,天神發現到處是黴爛的麥子,玉皇大帝知道後大怒,吩咐將麥子全部收回,多虧仙狗盜出了一粒麥種,人間纔有了飯吃。

圖自:網絡

02.趕狗節

時間:農曆四月初八

關鍵詞:狗子也有搗蛋的時候

農曆四月初八,是江蘇省丹徒一帶的“趕狗節”。

這一天人們會捏兩種狗,泥狗倒入河塘,面狗蒸着吃。

圖自:網絡

如果說狗子是人類的好幫手,那麼這次就是例外。

傳說,有一年四月初八這天,突然來了幾千條天狗糟踏糧食,農民急得沒辦法。

這時走來一位白髮老人,他吩咐農明第二天午時捏泥狗倒入河塘,引誘天狗也跳下去。這個方法很有用,農民得以保住了糧食。

後來,人們爲了保護地裏的莊稼,保住豐收的果實,每逢四月初八便會要捏幾條泥狗扔下河去。

圖自:網絡

03.浴狗節

時間:農曆六月初六

關鍵詞:狗狗的沐浴日

民間稱農曆六月初六爲曬書節、浴狗節,也就是說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曬書,或者是給狗子洗一個乾乾淨淨的澡

圖自:網絡

舊志載:“六月六日,上各曝書,人洗貓犬。”人們在這一天將貓狗浸泡於溪水中。

如今的貓貓狗狗當然不用等待這一天的到來,但對於古時候的那些稱爲 “家畜”的狗子來說,能夠在河流溪水中痛痛快快地瀟灑一回,一年之中恐怕只有這一天了。

圖自:網絡

04.狗節

時間:公曆9月9日

關鍵詞:從發音定節日

1995年,臺灣省臺北市有關部門取狗狗的閩南語諧音“九九”,將每年的9月9日定爲“狗節”,藉此呼籲所有的人愛惜狗狗,尊重狗權

四年後,臺北市有關部門正式宣佈這一天爲法定的“狗節”。2007年9月9日下午臺北市舉行了一場狗狗大遊行。

2008年臺北市狗節,更是結合電影《與狗狗的10個約定》公益首映會,邀請愛狗的藝人朋友一起來號召大家做公益事業,大力推廣“以認養代替購買,以結紮代替捕殺”的觀念。

圖自:網絡

05.舞火狗節

時間:農曆八月十五

關鍵詞:稱職的奶媽

這是廣東省龍門縣藍田一帶瑤族同胞的節日,於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舉行。

南方民族大都崇拜火神,感謝狗對瑤族人的養育之恩,驅邪避邪

圖自:網絡

藍田瑤鄉世代與狗和睦相處,相傳瑤族峒主年幼喪母,其父用母狗奶水把他養大。

因此,狗對瑤族有育人之恩,舞火狗也是圖騰崇拜的表現形式。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這裏的村寨舉行舞火狗活動,據當地老人講,舞火狗節至少有三百年曆史。

圖自:網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