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離家是大學,爸爸為我辦好入學事宜回家後我便嚎啕大哭,想起家裡的一切一切,家中格局、縣城道路,這之後的每次假期返校,頭三天總會暗自落淚;畢業後在大城市工作,年後離家心裡總會特別難過特別不想離開;談了男盆友,性格不合,又因為買房鬧矛盾,知道可能不適合,但害怕睹物思人的空虛和再也無法擁有的失落;現在在雲南,離家鄉兩千多公里,爸媽來消暑,我知道他們走後我會非常非常難過,爸媽睡過的房間、坐過的沙發、忙過的廚房、補過的衣服、我們一起走過的街、逛過的公園、吃過的飯館兒……我要難過好一陣子


如果探討到問題的最底層,那就是生存保障的問題。

就好像群居生活,因為大家分工合作,所以大家都相互提高大家的生存能力。

而題主所說的這些關係則是更密切的關係,對生存的保障就更大了,因此分離了就會覺得沒有安全感。

解決的問題主要兩個方面一個是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力越高那麼就越能保障自己的生存,逐漸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那麼就降低對他人的依賴感另一方面多點認識他人,建立起較廣的人際圈,多一個朋友多一份保障,然後朋友互相幫助,互補長短,當然前提還是要保護好自己,認清哪些是可以交往的,哪些僅僅只是利用別人的


瀉藥這種問題沒法答。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