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國爲開國將領們舉行了授銜儀式,這些得到授銜的將領們,每一個人幾乎都是戰功赫赫,從死人堆裏爬出來,但是十大將軍裏卻有一個例外,就是徐海東。

  十大將軍裏幾乎每一個人都是身經百戰,但是徐海東從1940年開始,就已經不再帶兵打仗,在授銜儀式上,徐海東卻成爲了僅次於粟裕的第二個大將。

  徐海東雖然帶兵打仗的時間較少,但是徐海東能夠讓其他大將心服口服的原因,不在帶兵打仗上面,而是在當年黨最困難的時刻,徐海東主動站了出來,爲我黨找到了一條光明大道。

  1937年的時候,因爲兩路紅軍分歧,毛主席決定向北,另一路決定向南,徐海東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堅決支持毛主席的決定,而後帶着25軍,進入了陝甘地區。

  25軍在當時紅軍部隊中,是整體排名比較靠前的部隊,部隊裝備齊全,而且士兵的精神面貌也很好,營養補給也跟得上,戰鬥力自然也上的去,當毛主席得知徐海東到來後,立馬前往與徐海東會師。

  當見到毛主席後,徐海東主動將自己的武器裝備分開了毛主席帶領的部隊,然後還給了毛主席5000塊大洋,來補充營養,購買物品,提升士氣。

  對於當時被國民黨圍困的紅軍將士們來說,找到陝甘這塊根據地,能夠安頓下來,是最好不過的消息,徐海東的出現無疑幫了紅軍的大忙,而徐海東也主動交出了自己軍隊的指揮權。

  1940年,徐海東因爲身體原因退出前線戰鬥,但是因爲其當年的功績,在授銜儀式上被授予上將軍銜,也正如毛主席所說:如果當年沒有他和25軍的搏殺,我們就不能進入陝北地區。徐海東的功勞比天都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