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武俠》由香港著名導演陳可辛執導,甄子丹、金城武、湯唯聯袂主演的武俠劇。其中甄子丹出演男主角劉金喜,對於甄子丹的功夫和演技可以說非常欣賞,在電影《葉問》中,他出色的表現,就留有深刻的印象。

同為武俠劇,就《武俠》和《葉問》比較,我更喜歡《葉問》一些,或許《葉問》整劇貫穿的武術精神、民族自尊和愛國情懷,更能引起共鳴,而《武俠》缺少的恰是這些元素,因此它的影響力和傳播度不及《葉問》,我認為在情理之中。從這方面來看,它似乎沒有被低估,因為觀眾的反響和票房收入才是最好的說明。但從《武俠》所詮釋的內涵以及形式上的創新來看,似乎又有被低估的跡象。

我覺得它的內涵,從四個方面折射出人生哲理,具有現實意義,還是值得稱頌的。

第一,是「浪子回頭金不換」的人生哲理。男主人公劉金喜來到村裡之前,曾是一個教派的「殺手」,因心存善良,不原與惡為伍,於是逃出教派,雖然沒有「衣錦還鄉做賢人」,但也來到偏遠的小山村隱姓埋名,娶妻生子,過起了安逸恬靜的小家生活,一待就是10年。當教派人發現他時,他凝然砍斷了自己的左臂脫離與教派的關係,充分顯現出其浪子回頭的決心,難能可貴。

第二,是崇尚法治和科學辦案的人生哲理。徐百九是縣衙里的一名捕快,與其他辦案人員不同,他做事頂真,不善於投機圓滑,且崇尚法治與科學辦案,按現今的說法是個「書獃子」。他用中醫科學的知識,分析判斷劉金喜的種種疑點,並要將其抓捕歸案進行法辦,當手下提出他既已改邪歸正成了好人,何必還要抓他的疑問時?徐百九卻說,我抓他們不是要讓他們成為好人,而是為了法。可惜在那個年代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和支持他「天真」的想法。有趣的是,徐百九最後竟然運用其穴位與針炙的知識,協助劉金喜打敗了教主,超神的結局,也不枉其對科學的追求。

第三,是鄉賢村民純樸厚道的人生哲理。偏遠的小山村山水秀美,如詩如畫,鄉風純樸,村民們相安無事,過著「男耕女織」小家安逸的生活,彷彿走進世外桃源,足以讓人們產生美好生活的遐想。村民們愛憎分明,善用山歌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是劇中的一大特色。當劉金喜殺死劫匪為民除害,村民們把他視為見義勇為的英雄,唱著山歌以表敬意;當徐百九有意用「傷害」的方式來試探劉進喜的武功時,村民們也是用山歌來怒懟和譏諷徐百九的不是。而村中的造紙工藝,孩子們的「成人禮」,加上濃濃的山歌,更是把山村古老傳統的文化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傳遞著一種文化氣息。

第四,即影片主題「武」與「俠」合二為一的人生哲理。影片只所以用武俠二字作為片名,其用意是要體現一種武俠精神,「武」可以理解為劉金喜的高超武藝,而「俠」則可以理解為劉金喜浪子回頭、改邪歸正後,為民、為家、為正義而戰的忠膽俠義。其高超的武藝,尤其在影片的後半部分,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果不是他自殘臂膀,至少也能與刀劍不入的教主打個平手,影片沒有把俠士英雄神化,顯得更為真實。在俠義上,劉進喜不惜「背叛」教派,凝然站在了正義的一邊,他視村民們為再生父母,在關鍵時刻,大義凜然,一次次出手相救;在妻兒遭受教主脅迫生命受到威脅時,奮起反擊,無不體現了其俠義忠膽的英雄氣概。


《武俠》這部電影雖然起名為」武俠」,但是講述的卻是一個顛覆傳統武俠的故事。電影由陳可辛指導、甄子丹、金城武、王羽和湯唯主演,於2011年上映,因其特有的獨創性成為武俠電影中的另類。關於電影《武俠》可以說是懷舊與創新並存、傳統與科學共生,神奇的是用科學來解剖武俠的段落新奇古怪,算是一大創新。

電影的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因處在一個傳統與現代交織的年代,我們能看到傳統武林黑幫組織「七十二地煞」,也能看到具有福爾摩斯氣質的現代神探。而故事集中發生在雲南邊陲小鎮,更易造成原生態與幫派和現代科技的衝突。電影的主題始終圍繞「同謀論」來進行,「眾生皆有罪,你我皆同謀」這一信條,也催生了後續尋仇和復仇展開。

在電影的前半段,我能看到甄子丹這位隱居高手的強大實力,毫不費力殺掉三個歹徒。在顯露真功夫後,與惠英紅的三娘一戰更是賞心悅目;尤其動作設計極具創新性,快狠准亦成為前半段打鬥的標配。後半段電影因致敬《獨臂刀》而落入窠臼,甄子丹斷臂情節卻顯得情感不對稱,而金城武絕殺王羽的段落,亦略顯刻意,反而失去了前半段一直保持的神秘感和緊湊感。

總體來說《武俠》是一部較為合格的電影,但是其產出的水準遠沒有達到當初的野心。這主演來源於對科技武俠解讀的淺顯、對傳統武俠致敬的刻意以及對江湖紛爭刻畫的籠統,如果個中元素舍取得當,或成為一部不朽之作。最後,要說《武俠》到底有沒有被低估,其實也並不算是被低估,只是當年的存在過於不溫不火,以至於現在漸漸被人遺忘。

關注頭條號武俠小王子李言,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