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8 17:40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董氏基金會今年針對六都國、高中職學生做調查發現,每7名青少年至少有1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求助專業協助」,且女生(14.6%)高於男生(12.2%);壓力源前5名依序為「課業考試」、「對未來的不確定」、「人際問題(非家人)」、「想法上的困擾」、「經濟問題」。

這項調查回收有效樣本3478份,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青少年階段受賀爾蒙影響,不僅身體身材、情緒也會產生改變,特別是女生在個性上天性敏感,容易讓她們在面對憂鬱情緒問題時顯得較明顯;同時受到外在評論時。

她提醒,身旁若沒有好的支持系統或朋友的調節,容易導致自信心不足、自卑感衍生,當挫折一再發生,容易產生「習得無助」的現象,將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放棄繼續嘗試的勇氣及信心。

葉雅馨建議,家長應隨時留意家中青少年、特別是女兒的狀況,陪伴她們不斷探索自己,開始欣賞自己才會喜歡自己,同時自信是可以練習培養的,與孩子一同找出她自己的優點,適時給予鼓勵,增強她們正向能量。

  • 董氏基金會今年針對六都國、高中職學生做調查發現,每7名青少年至少有1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求助專業協助」,且女生(14.6%)高於男生(12.2%)。(情境照)

    董氏基金會今年針對六都國、高中職學生做調查發現,每7名青少年至少有1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求助專業協助」,且女生(14.6%)高於男生(12.2%)。(情境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