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臺灣

新電繪社團與自學法經驗談(文長注意)

 
越來越多人關注新電繪社團,所以寫了這篇文章,讓想入社的人可以先了解社團,避免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同時也能瞭解這社團從過去到現在的歷史以及未來的發展。
 
社團篇
 

社團定義
大多數臉書上公開的繪畫社團只是FB中的一個功能,其目的性各有偏差(失焦),這裡不是用來貼圖討拍拍的地方,而是透過與人的互動來改變自己,達成目標(夢想)。我們是一個真正的社會團體(=社團),藉由社員們共同努力與付出才能維持下去,並努力加強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成為對動漫電繪真正具有意義的真實社團。

 

社團平臺
FB的社團功能只是我們目前用來聯繫的平臺之一,我們也有使用G+、QQ、LINE等平臺做交流,隨時科技發展,以後也會視現況更換社團的平臺(至少人類不會一輩子都只有臉書可用)。未來也可能成立網站或出書,將社團的資料整理並公開給更多人使用

 

社團歷史
本社團從2011年成立,至今已超過6個年頭,原先是給學習電繪的學生聚集交流的封閉社團,現在已開放為公開的電繪自學的社團,但有入社的篩選機制,通過審核與社團目前調性相合的人才能成為社員,確保社團的一致性與純淨。

 

社團轉變
如同任何企業一樣,社團也持續隨著時代與成員在變化,已歷經3次以上的大幅轉變(大家共同改革),目前是進入第4次轉變期,正朝向組織架構化,為的是能提升效率進而擴大運作,幫助更多熱愛繪製動漫的人,但這不是最終目的,社團會持續持長與進化,就如同Google等世界級的平臺一樣,不會永遠只有一個搜尋框功能。(更新:目前第4次轉變已結束,第一階段已完成,並將其成果撰文發表出來;社團共有三大階段的使命,會隨時間推演而公開)

 

社團目的
坊間已有許多資源可以學習電繪,但有效與否則見仁見智,社團中的成員大多在各界學習過(繳學費上課),因效果不彰(不論理由)才入社。所以社團成立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實驗電繪自學的方法,透過來自各界不同的同好們(或說同為天涯淪落人的同伴,多數社員都說嘗試各種方式也到處去上課都沒能具備真正的入行實力,只是浪費錢浪費時間,最後才求助於社團),實驗並歸納出自學方式,可以適用於不同的技術、不同的心態、不同的習慣、不同的喜好、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國家等諸多具有不同性的動漫電繪初心者,找出有效的自學方式,確保熱愛動漫創作的人少走一些冤枉的路,避免用錯方式而浪費了青春與金錢。我們希望可以改變這一切,讓臺灣動漫界能更快更大幅度的良性發展,在世界舞臺佔有一席之地。(更新:外國社員越來越多,所以只要懂中文就可以加入我們)

 

社團宗旨
在這社團裡要學習的不是畫技,因為這裡並不是教畫圖的教室,也沒有講師,更沒有教材。在這裡唯一要學習的是"給予"(=付出),透過幫助其他也在自學電繪的社員,來使自己成長並聚焦,社員經過多年來的共同實踐,許多社員已能轉變心態,畫出滿意的作品,並走入業界,而社員僅靠著自學(=勤勉練習)就達成其目標。

 

篩選機制

潛水社員

社團成效
通常每隔半年到一年會將社員們這一階段的練習心路歷程整理成方法,在伊恩的Blog和FB中可以找到。為了證實其方法真的有效,所以都會將社員入社前或是練習初期的作品貼出,再比對透過某些方式練習後達成的效果,撰寫這種文章時看到成果總是令人欣慰。在這裡也想跟大家分享,社員們願意把自己的"黑歷史"(舊作品)授權提供出來給更多人參考,這就是一種很大的付出。而且是耗費自己的生命(時間),去實踐這些練習方法,並將其調整轉換公開給更多人使用,這也是莫大的付出。如果這些文章對你有益,請加他們好友,或是加他們的粉絲團,去他們的同人攤位購買其作品,或任何形式給些鼓勵吧!別當個只會拿東西而不懂付出的人,"學習給予"纔是成立這社團的核心精神。

 

社員心態

社團機制

繪圖講師
這社團沒有老師的存在,又或者是說只要有心人人(社員)都是老師。有些人會誤把我當老師,但我不是,也不負責畫技教學,僅提供心態上的建議,這社團真正要做到的是改變社會的教育模式,每個人都可以學到這方式用在自己身上及幫助他人。所以在這社團中我只是扮演其中一個角色,比較像是社團的招集人和主持人那樣,也有個身分是創辦人、改革者,但那對社團本身的存在並不是永遠的重要。如同大家在社團中付出自己的一小份力量,我也只是做同樣的事而已,可能我的付出有些重要,或是比社員們多一些而已。事實上,這社團中我也沒教任何人畫圖,要學畫到處都有資源,但自己想辦法會比較實在。至於不教學社員又如何能有這樣的成長與進步,那就是社團發展出來的"自學法"的核心價值了,在其他文章也說明過不再贅述。這社團早已變成大家共同經營,它會自己成長與改變,我只是適時的出來調整一下,就這樣幾年過去了,社團成功成了真實的存在。未來,我也會把我的工作交接給其他社員,也會有幹部去維持和提升社團,目前我擔任的角色只是個過渡時期的選擇,種子種下去了,它正在發芽中,而且已有許多人願意共同灌溉它。

 

社費機制

入社動機
基本上申請入社時會先了解加入動機,如果理解錯誤或是心態偏差,就不會同意入社,但會給建議嘗試走甚麼路(意指畫圖以外的方向)。所以申請入社的規範有一條是要求先去看社團一個月內的文章,以及Blog的歷史文章,充分了解是否符合需求再加入,不然又浪費了時間與金錢,浪費社員精力,還擾亂了社團的純淨,對大家都沒好處。未來有一天社團模式會再調整,原先無法入社的人也會更容易加入,但現在還不是。

 

線上聚會
一年前我們舉辦了線上電繪聚,有別於線下的感情交流,線上聚是用來大家討論的時間,考量到每個人居住處與生活的不同,採用即時溝通軟體QQ來開會,可以分享螢幕也能多人同時對話。一個月1~2次的頻率,通常是定在禮拜天的晚上,討論的內容大多是每個人練習的檢討,與社團機制的討論,有時會是遊戲公司或出版社的案子討論。透過線上聚會能見賢思齊,也能獲得更進一步的資源與建議(我們有時候會看到有社員需要某種幫助就發起活動)。經過一年的嘗試與調整,社員進步的幅度與練習成效都大幅提升,社團因此成長也突破進入下個階段。

 

線下集會
每到年底會發布全社員的召集令,通常在聖誕節前我們會找個餐廳聚會見面,這對於網路社團是很重要的。大多數人都習慣躲在鍵盤後面,難以透過交流檢視真正的自我,因此社團的實體聚會,社員們變得更團結,也能更瞭解平時一起交流的人實際上是過怎樣的生活,增加自己的視野。線下聚大多是分享自己的人生歷程與目標發展,彼此間會變得更清楚如何互助與往前邁進,使得社團的資源交換更為順暢。我們很享受這樣的聚會,也會在活動中交換禮物應景一下,開心地度過這一天。
 

經驗等級
在練習的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評估成效,因為這不像玩遊戲有各種數字可以去衡量,所以我們研究出將練習量數據化的方法(量化),用以評估自己目前的狀況。每一週都會有社員協助統計所有社員的練習量,透過公式將其量化成所謂的經驗值,這時就能清楚每一位社員在社團中的狀況,有點像是學校的成績單,只是我們讓它變得像是線上遊戲那樣,增加了等級要素,讓它有趣點。負責統計的社員有時也自發性地給每個人的練習狀況下了情境式註解,進社團看了就知道,確實讓社團變得更有意思,目前是每週都會公佈戰況。

 

內部比賽
為了讓社員能及早累積業界經驗,我們舉辦了名為膝蓋杯的比賽,幫助社員模擬實際接案的狀況,這樣的比賽是以全體社員都能獲得成長為主旨才誕生的。比賽通常為期一個月,參賽選手是臨時通知社員的,主題也是比賽開始時才公告,跟接案是一樣的狀況。作品的好壞由全體社員來評斷,主要會以商業考量為主,畫技好不好是其次,能賣出去纔是真正的職業能力。通常比賽結束後,參賽選手會獲得較大的突破,除了讓自己更認同自己的努力,也鼓舞到全體社員,每次辦完比賽,整個社團會士氣狂漲,進入練功的修羅狀態,所以我們一年會舉辦數次比賽以調節社團氛圍。其實社團不論有何種制度,都不是針對某些人,而是全體社員,所以運用越多社團機制的社員,他的成長也會是最大的。
 

團練教室
一個人打怪練等確實很難熬也無聊,團練會比較有效率,所以我們導入教室機制,成立了地獄特訓班,裡面分組自行運作並監控練習進度。同樣會點名、缺席要請假,也會有考試、班長等機制搭配,讓參加的社員能確實的逼著自己練習,減少墮落或荒廢。分組的效果比預想中的還要好,不同組別會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文化,有時候也會跨組一起練習、交流,早上爬起來練習的組員,也成立小組互相打電話叫醒對方,確保能夠一起參加練習,減少睡過頭的問題。截至目前為止,組員大多能夠每週輸出平均每日3小時以上的練習時間,一週能累積20小時以上,非上班族的人甚至一天能夠維持5~8小時以上,大家因而進步很多。(更新:特訓班機制有調整過,目前是著重於交流,練習成效比舊制更好,難以用文字說明,實際上參與過就會瞭解了,比一般畫室的風氣更好)

 

文章發表

 
 
自學篇

為何自學

為何臨摹

為何堅持

為何有效

挑選風格

自學心態

電繪​​​​​​​臨摹

這社團一直是開放的狀態,也完全不藏私,就是因為希望能有其他仿效者也組織像我們這樣的社團,一起讓臺灣動漫創作圈更加茁壯。

 
還有職業篇待補。(打了上萬字沒力了|||b)
 
新電繪社團FB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0433987635506/
入社方法閱讀此篇 http://ian0425.pixnet.net/blog/post/36343522

 

▼▼"電繪狂"推出原創教學影片!立即訂閱!

 

▼▼歡迎關注"電繪狂"粉絲團獲取最新電繪學習技巧,跟我們一起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417432848588972/

 

 

▼▼"電繪狂"官方噗浪開通了!
https://www.plurk.com/Pin2D

Plurk.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