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mmate-20140525-ep-4  
(圖片版權皆屬於韓國《Roommate》綜藝節目)

真實要素就是「人」 尤其是變成「家人」

比起《我們結婚了》的「實境」綜藝,《Roommate》給出的真實感,其實更加足夠。不過,細想了一下,畢竟就是在於「人數」的差異吧!《我們結婚了》主旨在於兩人的假想夫妻生活,而兩人的數量要撐完一集的節目,可說相當不容易,因此,為了投入感情與增加互動性,的確需要有劇本的存在(例如任務卡的push),所以也造就多少會有點「人工」的匠氣味。

而《Roommate》的節目定位,是因應現今一人家庭持續增長的社會環境,以及城市生活的負擔壓力,年輕人之間,逐漸尋求和以往不同的居住生活模式,與其獨居,不如和同齡友人或合得來的人一起合宿,也就是「Share House」的概念。節目成員多達11位,多為演藝人員或公眾人物,雖說對於彼此繁忙的行程與作息能夠多點同理心,但也令人好奇他們之間,因為專業領域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火花出現。

因此,節目整體也就不用太多「刻意」的腳本設計,而是透過架設在房屋裡每個角落的攝影機實地拍攝,任何生活細節都不放過,可以說有部分也能滿足粉絲窺探偶像的慾念吧哈哈,但就節目傳達的意念來說,就是想表現出那份一起住才能得到的溫暖感吧!

BOOM  
(朴春的適婚對象是棟旭歐霸,圖片版權皆屬於韓國《Roommate》綜藝節目)

如戲劇的節目橋段設計 觀眾帶入認同
既然一起生活,很多簡單的瑣事,也會因為多人一起而有所不同。例如吃飯,能夠吃到不同人親手作的菜、能夠和很多人一起邊吃邊聊,這種氛圍,本身就是一種「家」的最大本質了。還有,透過生活幾天的彼此觀察下,在客廳共同決議出一些應該遵守的生活規範,畢竟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彼此間一定有著不一樣的生活習慣,所以必要性的透過民主方式來調整,也才有真正的尊重,進而更加順利地交心。

節目目前已播出至第4集,睡同間寢室的室友們,已陸續透過一些安排好的小團體活動,增加親密感。依序像是1號房的李素拉、朴春與宋佳妍3位姊妹一起去占卜塔羅牌與shopping2號房李棟旭和趙世浩,以拍攝對嘴演唱的影片來自娛娛人、3號房洪秀賢與NANA,則一起到練舞室跳了Orange Caramel的「Catallena」(近期主打歌曲)、4號房申成宇和朴燦烈,因為對音樂的專業而有所共鳴,而忘卻彼此間20歲以上的年齡差。5號房朴珉宇和徐康俊兩位花美男,除了勝負慾的競爭意識外,也會故意來些曖昧的互動果,讓我預感絕對會有腐女粉絲集結。

然後,補充個前題,其實韓國綜藝節目總喜歡來點愛情線(Loveline),也就是讓節目的男女成員間來點曖昧互動,像是真的有什麼一樣,成功引起觀眾與粉絲們的觀注並加以討論,以為持節目熱度。例如《Xman》的金鐘國&尹恩惠、《Running Man》的「週一情侶」Gary & 智孝……等,都已是韓綜史上赫赫有名的模範愛侶了。理所當然,《Roommate》這種將身心健康的男女集合於一室的節目,怎麼可能不會多推幾下呢?也因此,製作組開宗明義地表示:「若是『真的』配對成功的話,會以節目名義出錢送他們到海外旅遊!!!」

而現在的愛情線進度,除了首集的洪秀賢想進攻徐康俊這種姐弟戀戲碼(但節目效果居多吧)之外,大概就是朴春的「哪個好」的苦惱選擇題了。朴春雖然於首集因為行程關係到了節目最末才正式入宿,但夾帶著2NE1的強大人氣,與朴春本身的呆萌魅力,其實在節目中已隱隱有些「主秀」感覺了,正巧又是31歲的適婚年齡(?)所以,被當成比較正式版本的愛情線好像不意外哪。另外,更有著趙世浩&NANA這種激勵人心的組合!(NANA於第4集訪談中表示,「我會根據歐霸的某些行動,而敞開心扉」,除此之外,還有釋出的片段看見兩人一起出去約會了)

所以綜合以上,在愛情線的主題經營上,其實《Roommate》更有著先天上的優勢,除了大家都單身(目前官方資料)與各自人氣之外,在舒適的生活感中帶入愛情的情愫,其實更會令觀眾容易進入狀況,等於說就像戲劇般的跌宕起伏,更因為他們是與觀眾同步的時空,會讓人產生這不是「演戲」(有別於戲劇的演出)的感覺,受到的關注,自然也會越來越多。

140416  
(同電視台的綜藝節目也來進行採訪,看見一種互助合作的互利關係。)

結語
我覺得,其實觀眾和粉絲們並不反對這種如戲劇般去「詮釋」韓綜的方式,因為重點是能讓人覺得精彩,能在忙碌之餘的空閒時間,透過這種「偶像也和我一樣是人呢」的輸出,而得到一種放鬆感,所以與期定義這些都是炒作方式,不如說是因應「追逐真實」的潮流趨勢,而推陳出新的娛樂文化,像素人選秀、房屋改造或三不五時地在各地觀眾身邊進行錄製,都能讓觀眾得到參與,也得到一種生活調劑。

寫到後面,發現好像忘了從韓民族性格或環境背景去探討,他們為何形成了這種鮮明的親族概念並融入娛樂文化。但我其實本來就比較想偏重地寫這部《Roommate》帶給我的一些感受,畢竟目前韓國娛樂文化的「強勢」,讓世界是有目共睹,與期讓無腦資訊餵養進而去抗拒,不如建立認真的態度,去看看人家為什麼可以辦到?真的只是錢砸下去而已嗎?我想不會這麼簡單,也因此,我們是不是能從中挖掘到適合台灣娛樂文化的改進方法,建立良好的台灣娛樂品牌。

以上,我覺得這是各位喜愛韓綜的親故們在得到大笑的放鬆之外,也能透過這樣的認真反思,理解到就算是小小的粉絲,也能讓這多元的娛樂環境中,找到一種自我價值。

P.S. 如果資料引用缺漏或錯誤,還是覺得哪邊寫的跟親故們理解的有差異,都歡迎提出指正與討論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