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企劃:專長是讓新產品無中生有
 

從前端的新產品開發,到後端的行銷活動,都在產品企劃人員的「責任區」內,他們要像樂團指揮般,調動不同部門的專業,讓產品「從無到有」。

撰文◎陳培思 林傑正◎攝影

  一般把產品企劃稱為PM(product manager),是產品流程或專案的負責人,從產品的開發到上架銷售,都是其責任範圍。雖然技術有專業人員負責,產品企劃不必18般武藝樣樣精通,但面面俱到卻是不可少。

  大型企業分工較細,從前端產品開發到後端行銷,可能是由不同人負責,但中小企業的產品企劃人員,多數就和台灣比菲多創新事業部行銷副理毛漢梅一樣,從新產品開發到行銷都要一手包辦。

新品提案 從無到有最辛苦

  產品企劃的基本工作就是「新品提案」,要多方蒐集資料,運用創意提出新的商品概念,或是重新包裝現有產品。毛漢梅說,「從無到有,往往是最辛苦的一個階段,新品提案除了靠創意和資訊,也要有市場敏銳度和經驗,新品才能誕生。」

  新品提案通常不會一步到位,必須反覆琢磨,台灣比菲多幾年前就想打入咖啡市場,但無論強調都會意象、或是咖啡濃郁,都已有其他品牌捷足先登,比菲多在醞釀幾年後,終於找到切入點,以什麼都不多想,就是「純粹喝咖啡」的行銷策略讓新品「純萃。喝」上架。

   台灣比菲多的產品雖然不多,卻都在同類型產品銷售中名列前茅,祕訣就在於產品企劃時,找出差異點,從市場中爭取新的機會點。台灣比菲多上市前,養樂多幾 乎是同類產品中的不二選擇,當時企劃人員發現,養樂多的容量太小,成年人一次必須喝好幾瓶才夠,因此加大了產品容量,順利在市場攻下一城。

有如樂團指揮 平衡跨部門意見

  新品提案通過後,產品企劃人員就得著手把產品「具體化」,讓概念成形,包括產品的名稱、內容、設計包裝、甚至瓶身形狀、材質等,都要逐一成形。這時會有其他專業人員加入,像是包材的資材人員、配方的研發人員等,由產品企劃人員擔任協調者,整合所有專業意見。

  「各部門都會有最完美的提案,但產品上市必須考量成本預算,要如何找到均衡點,是產品企劃的一大考驗,」毛漢梅強調,跨部門協調是產品企劃人員不可或缺的能力。

  產品從發想、企劃到銷售過程,都需要做市場調查,雖然可委外由專業機構負責,但大部分受限於經費,除了分析現有資料,產品企劃人員通常得親自做些非正式市調,例如站在校門口外請小朋友試喝,或直接在賣場和消費者面對面,詢問對於產品的想法。

「責任區」戰線長 工作沒有終點

   產品上架後,任務並沒有告一段落,新的戰爭才要開始,仍得面對競爭對手及銷售量的壓力,還要與媒體合作、制定廣告策略、舉辦行銷活動,配合市場變化隨時 擬訂新的策略,產品行銷企劃工作是沒有終點的,台灣比菲多的產品企劃人員甚至要一併負責廣告文案企劃,因為企劃人員最能精確傳達產品要給消費者的訊息。

  產品企劃挑戰多,沒有固定的工作內容,只要和產品相關,通通都是產品企劃的「責任區」,有了產品企劃的歷練,無論轉換成什麼產品都能勝任。

  毛漢梅目前負責規劃台灣比菲多的觀光工廠,雖然手上這個「產品」比飲料足足大上幾百倍,但產品企劃流程和邏輯都是共通的。

  打造一個觀光工廠前,要先走訪全台的觀光工廠,瞭解市面上相關產品,找出自己的定位。毛漢梅發現,現代人在旅行中不但玩樂,還希望能獲得知識,因此,台灣比菲多要打造一個能「說故事」的觀光工廠,要讓消費者能夠感受到,每件產品誕生的有趣故事。

  產品企劃人員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市場敏銳度,毛漢梅強調,「訣竅就是保持熱情,不斷做功課蒐集資訊,勤於走動,親身去體驗觀察。」

本文轉載自「Career職場情報誌」,歡迎讀者到各大書局、超商選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