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的理解世界音樂為一種融合的音樂風格。我們常常聽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樣的言論。音樂的起源就是來自於全世界的各個民族,通過勞動演變出舞蹈和音樂等多元的藝術門類,不同的時期,音樂的風格也隨之演變多種多樣,延伸出從歌劇、音樂劇、流行、爵士、雷鬼、嘻哈、edm等多元的音樂風格和唱法,現代音樂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偏好。曾經風靡一時的女子十二樂坊就是早期中國世界音樂走向海外的一個成功的商業案例。在這裡不的不提的,是商業,個人認為音樂需要有可觀賞性、可聽性、可傳播性為商業的考量。但往往世界音樂,業內叫好,市場卻不叫座。我們再看看近幾年中國世界音樂案例:龔琳娜老師和薩頂頂,都是專業科班出身的音樂人,都曾經在青歌賽中獲得非常優良的表現。但專業路上並沒有獲得市場較好的回報。龔琳娜老師用無歌詞的音樂打了個差異化的世界音樂牌,這也是一種創新的嘗試的音樂模式。薩頂頂通過藏族音樂與語言,再進行商業化與市場化包裝,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音樂風格,不失是世界音樂的一種嘗試,並獲得市場化的認可。

音樂沒有國界,音樂需要融合,用民族音樂的底蘊連接世界,用融合化的作品引領音樂的潮流,新興的世界音樂形態,給了音樂人更多的機會。期待中國世界音樂走向國際的舞台。


世界音樂主要是所有民族的音樂。

世界音樂(

World music

)有時又稱民族流行音樂(Ethno pop)。廣義的世界音樂可以泛指世界上所有的

民族音樂

。在西方「歐美文化中心論」為主導的觀念下,第三世界的民族音樂及民族化流行音樂,均被成為「世界音樂」。而像美國的黑人民歌——

布魯斯

,白人民間音樂——鄉村音樂,英國民謠等歐美民間音樂則被他們自己排除在世界音樂之外。Worldbeat和世界

音樂

相比還是有一些不同,因其通常是西方音樂混合的產物。當然,由於Worldbeat從各種本土音樂中汲取了其風格,樂器,以及韻律,所以仍歸屬於世界音樂。

此乃複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