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無數人削尖了腦袋希望鑽進去的圈層。

在多數人眼中,這是個光鮮亮麗、備受矚目的行業。

可提起小鮮肉,很多人的印象大多是耍大牌、愛炒作,面癱演技卻拿著高片酬,不努力還不能吃苦,毀了不少好劇本不說,還敗壞了圈內的風氣。

今天,一則名為「劉德華談好演員標準」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引發了廣大網友關於「演員職業操守」的議論。

在魯豫的採訪中,劉德華談當下演員標準時,表示出了自己的疑惑:「連準時、記台詞都是優點,準時不是應該的嗎?」

做為國際巨星,劉德華坦言現今依舊保留著「自己記著前後戲服一致,避免穿幫」的習慣,甚至在他說「世界改了,我還停在以前」的時候,神色中的疑惑夾雜著一絲落寞。

其實不僅劉德華,很多老一輩的明星都曾公開「懟」過這種現象。

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成龍大哥曾在採訪中表示年輕演員愛耍大牌,拍兩個鏡頭就喊辛苦,拍戲現場更是手機不離手,不拍戲則幾乎找不到人,沒有一點敬業精神。

國家一級演員陳道明也曾公開批評過年輕演員不能吃苦,怒斥他們現在動不動就把手破了、摔傷了、冬天在水裡、夏天穿棉襖等等細微小事說成演員的功勞,把這些炒作成為敬業。

素有「小鋼炮」之稱的馮小剛,吐槽的更為犀利,稱這些小鮮肉只是長得好看,其實連話都說不利索。

接連遭遇幾位圈內具有超大影響力的大佬,被公開diss的小鮮肉們,站在了風口浪尖。

但這個風口浪尖不是別人推上去的,而是他們自己把自己送上去的。

數字小姐、瞪眼怪、摳圖老妖、耍大牌、面癱臉···

這是現在年輕演員們的通病,他們浮誇做作,對事業不尊重、對角色不鑽研、對演技不提升,他們毀劇、破壞風氣,從這些方面看,他們罪有應得!

但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都有兩面性,所以,這不單單是年輕演員的問題。

現在的演員,大多數不是靠演的好才出名,而是先出名再演戲,他們是明星,不是演員。

做為演員,就要有演員的基本素養,研究好劇本和角色,把故事完美的呈現給觀眾,是演員的基本要求,但不是明星的基本要求。

他們可以是練習生、前台、廚子等等身份,因為一場選秀或者特殊的機遇,暴露在了大眾的視野範圍內。因為他們的顏值、性格、聲音等原因被觀眾接受,於是變成了明星。

明星必須是在天上的,演員有時是需要泡在泥潭裡的。

演員這個身份,就註定了大多數時候不是自己,你要做劇中的人物,上一部劇是皇上,下一部可能就是乞丐,但你要切換自如。

但天上的明星怎麼能容許自己低賤下去?所以落水戲必須是礦泉水、太麻煩的場景摳圖,甚至不露臉的鏡頭都可以甩給替身,他們只需要大把斂財即可。

所以,他們不必去鑽研演技,不會下苦功去琢磨角色,因為有一幫粉絲捧著、有流量掛著,磕破皮都會心疼不已。

郭德綱說:「所有人都在山腳下待著,咱們都是藝術家。」

馮小剛說:「垃圾電影遍地也和大批垃圾觀眾有關。」

小鮮肉橫行的現狀,背後固然有資本方運作的努力,但更多的根源在於「觀眾慣的」。

是不是所有人都這麼看小鮮肉呢?黃磊不這麼認為。

他認為不要輕易的站在年齡高度去指責年輕人,年輕人裡面一樣有優秀的,不能說老演員就是老戲骨,小鮮肉就不會演戲,不要用這種方式去看待年輕人,因為你曾經就是年輕人。

黃磊的這番話引發了不少爭議,很多人覺得黃磊說話太不客觀,因為自己曾經是小鮮肉就為今天的小鮮肉站台,讓人失望、人設崩塌。

我倒認為,其實黃磊說的和劉德華、成龍等人的言論並無衝突,沒有站台不站台的說法。

做為曾經的北京電影學院老師,黃磊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對年輕演員接觸的也比較多,他的言論,我更願意解讀為「不要一棒子打死」。

小鮮肉橫行固然可悲,但並不是所有小鮮肉都是靠顏值和流量堆出來的「大牌」,這裡面還是有很多優秀的年輕演員。

我相信黃磊的話,更多是為優秀的年輕演員爭取機會,防止真正的好演員因為「小鮮肉」這個標籤而在大眾的視野里被同化。畢竟像易烊千璽、張子楓、彭昱暢、趙今麥等年輕小鮮肉們的演技還是有目共睹的,而且表現出來的也是認真努力、正能量滿滿。

抵制垃圾「小鮮肉」,發掘優秀年輕演員。從這個角度來看,黃磊和劉德華等人的觀點好像又沒有什麼不同。

註: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侵刪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