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有一間舊書店,它的名字很有意思,叫「毛邊書局」。這名字很有點中華書局,出版機構的味道。可它就是一間舊書店,逼仄、擁擠,不敞亮,空氣里瀰漫著舊書的味道,經年日久的紙張和時間充分發酵融合後的書冊氣味讓每一位喜愛舊書,淘書的人在這斗室里心安。

結識毛邊書局,實屬偶然。初到成都,在地圖上搜索成都舊書店,推薦的第一家就是「毛邊書局」。在此之前,我沒有聽說過「毛邊書局」,儘管它歷史悠久,聲名在外。隨手在網上輸入「毛邊書局」搜索一下。

當看到網紅書店字樣時,我心裡有些打鼓,我的經驗告訴我,因為網紅效應帶動的一些商品或服務,大部分都會讓顧客失望。就像許多網紅餐館的飯菜難吃一樣,我怕毛邊書局也不靈。但地圖顯示我所在的浣花溪公園距離毛邊書局所在的清溪東路並不遠,我決定去毛邊書局逛一逛。

毛邊書局位於成都市青羊區清溪東路80號院三單元一樓,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式小區顯得的有些破敗,和當下中國的城市新型建築體比起來,這裡已經有點落伍了,但也多了一份生活的氣息。

我知道成都有許多酒館開在小區里,但是書店開在小區里,還是多少讓我感到有些詫異,沒有門面,怎麼賣的出去書呢?

敲開老舊的鐵門,開門的是書店主人很瘦卻精神,只說了「請進」便無言語,沒有生意人應有的熱情客套,便回到內室去忙碌了。逛過的舊書店不少,但是被舊書擠壓到空間如此狹小的舊書店卻是第一次見到,僅能容一人通行的進門過道里也堆放著舊書。

走進內室,四周還是書,已經挨著天花板了。除書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流沙河先生題寫的「毛邊書局」匾額。

但是,更讓我注意到的則是貼在桌角的一張小紙條。

簡短的幾句話,看出了店主的經營之道:「不用客氣的言語招呼你,只用滿屋子的書歡迎你。」

毛邊書局內的書,以普通平裝書為主,看不到珍貴的古籍善本,少見名人簽名本,精裝書很少,更無所謂鎮店之寶。如果真有的話,恐怕就是書店老闆傅天斌本人吧!

但是這些稀鬆平常的平裝書卻是成體系的分門別類的,由此可以看到傅天斌對於圖書管理及分類的專業。剛進門左手邊書架上滿滿當當的全是有關西藏的書籍,散文遊記,援藏幹部回憶錄、藏文版的佛經、學習藏語的教材。第二排書架上則是與四川文化地理、老成都記憶有關的書籍。在這裡我看到了《四川方言詞典》、《李劼人與菱窠》、《華陽國志》等關於四川各地文化及川菜,川劇研究的著作。

在內室隔壁的小房間里,進門的一架大多是關於飲食的書籍,有車輻的《川菜雜談》、也有沈宏非的《飲食男女》。最靠里的書架上有市面上不多見的台版、港版舊書和日文版的政治人物傳記。

穿過狹窄的過道,走進另一間,主要以哲學、社會學、醫學類圖書居多。所有的書都按照分類排列整齊上架,每一本書籍都平平整整,無論品相幾分,均收拾的乾乾淨淨。隨手抽取任何一冊書,不會有灰塵,沒有慣常逛完一間舊書店就灰頭土臉、兩手泥灰的不適感。所以,毛邊書局的每一本舊書都是傅天斌收回來以後,經過二次清理才上架的,不然根本不可能做到舊書沒有灰塵。對於熟悉舊書店的淘客們來講,店主在這些舊書上耗費的心力不言自明。

毛邊書局的每一架圖書,店主都會寫上架時間,店主很了解淘書人的心理,所以沒有像其他的舊書店在封底頁用鉛筆寫價格,而是特別細心的給每本書做了一張標記價格的小紙條,可見店家確是一個愛書人啊!

毛邊書局無法給你提供一個五星級的閱讀環境,這裡沒有曼妙的輕音樂、沒有醇香的咖啡、沒有富麗堂皇的裝修、沒有從容自拍的燈光和空間,更沒有都市書店的喧囂和熱鬧。它不如誠品文藝、也無法和方所的寬敞相比。

它有的只是昏黃的燈光、必須側身才能擠進去的書架過道,滿屋子的舊書。在一個熱天的午後,抑或一個冬日的早餐,來這裡淘書,會讓你熱或冷。但是,對於每一個喜歡舊書的淘客來說,這裡可以找到書店已經久違了的踏實感。特別是在新書店紛紛轉型或消費升級、舊書店難以為繼的今天,毛邊書局就如同一桿槍、一面旗一樣立在這裡,讓所有的愛書人,淘書人找到一份安寧,一種回歸、一段屬於自己的獨特體驗或記憶。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