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講個故事。

雕牌當我說到『雕牌』的時候,你們想到了什麼?

一定是雕牌肥皂,雕牌洗衣粉。

而且雕牌的廣告定位也特別明確,狂打家庭親情牌。比如:媽媽下崗了,女兒給媽媽洗衣服。比如:全家去玩,衣服弄髒,女兒說我們家有雕牌超白。以至於,有人看電視,遇到雕牌的廣告,都要含淚看完。把廣告當短片看。但是,你們聽說過『雕牌牙膏』嗎?來,想像一下,用雕牌牙膏刷牙的感覺。……是不是有股洗衣粉味兒?而雕牌的公司浙江納愛斯公司,確實在2001年推出過『雕牌牙膏』這款產品。還打造了一個『新媽媽』的廣告。但是結果可想而知,銷量下滑。直到2005年,雕牌牙膏才改名叫『納愛斯牙膏』,但牙膏市場已然割據,納愛斯牙膏想成功變得更難。當雕牌推出雕牌牙膏時,假如雕牌是個青年的話,儼然就是一個斜,杠,青,年。洗衣粉/肥皂/牙膏……但是,這是個失敗案例。這也就是為何我要跟各位說,不要做『斜杠青年』。這會讓你定位混淆,你的客戶會不知道你到底是幹啥的,反而降低你的職場競爭力。

2.

有本很經典的書叫《定位》,是講品牌營銷的。這本書一般是廣告人、媒體人的必讀。但也同時推薦給所有人。

因為,在職業環境里,每個人都是產品。每個人都要給自己做一個定位。所謂定位,就是『如何在潛在客戶的心智中與眾不同』這點,蘋果、小米、鎚子、華為這幫做手機的都很懂。一想到華為手機,你的心智就是一幫超努力愛國的技術工作者做出的一款高技術、多功能、耐用的手機;但一想到鎚子,你的心智自然會想到設計感、自由、情懷這樣的定位。這就形成了各個手機品牌在用戶心智中的獨特佔位。而職業也一樣。同樣是手機開發的,你說自己在華為工作,大家總會給一種『狼圖騰』的定位;而你說自己在鎚子工作,大家就會給一種『夢想者』的定位;……而這本書《定位》要強調的,是你的定位一定要『極,度,簡,化』華為公司提到一個自己的核心定位叫:『力出一孔』,把有限資源放在有限的事上,才能形成高強度的勢能。『利出一孔』,員工不與公司發生關聯交易,只掙跟華為無關客戶的錢,說白了也是極簡定位的意思。因為這個社會是個傳播過度的社會,互聯網造成了信息大爆炸。別說公眾,即便是你的上司,老闆,要想把公司員工都記住,也死掉幾千萬腦細胞。此時,如果您老人家給自己一個『複合』定位,『技術高強,又善於宣講,還協調能力強,還有好多業餘愛好』,這顯然是『斜杠青年』的定位。那如果你在一大企業里,你就喪失了『與眾不同的心智』。因為太複雜,而讓周圍人記不起你。複合就是複雜!違背了『極度簡化』,就佔據不了人們的心智。比如你把自己定位成『斜杠青年』程序員/項目管理/登山愛好者/全馬/自媒體……誰能記得住呢?如果沒人記得住,就你一個人自己玩,好玩?有用?有個人諮詢我說,自己做情感諮詢、職業規劃諮詢、開微店賣首飾、還滴滴司機,職業該怎麼辦?這絕對是斜杠青年。但是,但是你要這麼給自己定位,在你的客戶眼裡就顯然會造成認知混淆。再拿我自己的例子說。我過去講課時,還在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做產品總監。那時我自我介紹就說我除了是培訓、諮詢,還做互聯網產品總監。學員最後給我的講課總體評價OK,但是總在專業度上分值會稍微打低。而我現在講,就只說自己做跟生涯規劃相關的事,多年經驗。專業度就明顯提高。你明白『斜杠青年』背後的問題了吧?既然要出來賣,就要給自己一個最簡單直接的定位。比如:『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女子』網紅 papi醬。定位極其清晰。其媒體角色也定位清晰:吐槽短視頻。她要是後邊不做小吐槽視頻,改跟羅胖一樣搞什麼讀書會,或者弄什麼時尚界,估計就沒人關注了。

3.

但是這時代現在不就是多元化碎片化嗎?未來多元化的生活和職業才是常態。我們做斜杠青年,不是追求生活更有趣嘛。那咱們就來試試:要既做斜杠青年,又要極度簡單的定位。的方法。a 在不同情境下展露自己的某個唯一即便你是斜杠青年,你是 工程師/樂隊貝斯/健身者/業餘演員。但你在不同情境,還是一個定位。在做開發時,就是個工程師。在樂隊里,就是個貝斯。在俱樂部里,就是個健身者。在小劇場里,就是個演員。用情境來定位,在哪個情境就突出自己哪個形象。這樣,你的受眾就不混淆。所謂『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就是這個意思。每個戲台扮演好一個角色。b 我們所說的極簡定位跟斜杠青年的斜杠不是一個事兒為啥這麼說呢?比如新精英的古典,他可以算個斜杠青年吧公司老闆/培訓師/運動者/旅行者/樂隊/影評/……但是,他給自己一個很極簡的定位,就是『古少俠』這個定位很簡單,人們一看就能感覺到,少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但這個定位又可以很豐富,完全可以斜杠,毫無違和感。那麼怎麼能給自己弄出一個類似『古少俠』的定位呢?不妨把自己的斜杠里的內容都整理一下,看看有什麼共同點。比如:設計師/烹飪/沙龍分享者/玩魔方者/……看上去好分散,好複雜。但可以用一個簡單定位:

匠心

一個詞就把自己給說清楚了。c 在職業初期,盡量不要『斜杠』你可以看看各種宣傳『斜杠青年』的勵志文章里,它們舉得例子:趙薇:演員/老闆/導演任泉:

演員/老闆/製片人/天使投資人

某網紅:網路紅人/美食雷達/自媒體人/經紀人/美食攝影/全媒體推廣

都是一開始先單一,然後等一定程度的職業成熟了再開始染指『斜杠』的。說的二逼點,先得『牆內紅旗不倒』,然後才『牆外彩旗飄飄』。職業初期,斜杠就代表不專一。背後給別人的感覺就是:濫情,花,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悠,走還不會就學跑。後邊就不好收拾殘局了。

因此,在職業初期,最好還是先『力出一孔』,打造出自己針尖一樣的定位和品牌,之後再斜杠,也不誤了水靈靈的生活。

我是生涯黑客,多年專註於職業生涯規劃1對1諮詢服務,諮詢特色是將生涯規劃理論與中國社會殘酷競爭法則相結合,幫大家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社會閱歷,認識職場本質,從而解決職場定位、升職加薪等諸多困惑。

1、諮詢微信:Last_hear1918

2、1對1諮詢定價: 100元人民幣

3、諮詢時間: 1到2小時

4、諮詢內容: 各種職業生涯規劃思維模型、社會行業發展規律、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職場的本質法則、職場升值加薪潛規則、階層逆襲策略等諸多內容。

5、諮詢超值服務:每次諮詢結束免費送價值3000元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

需要諮詢請提前預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