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王維的繪畫是「畫詩合璧」,那麼,陳復禮的攝影就是「影畫合璧」、「影畫詩聯珠」。他被人尊稱為「影界王維」。在中國攝影史上,陳復禮先生可算的上是泰斗級大師,更是一位首屈一指的風雲人物。


1916年出生於廣東省潮安縣一個貧窮山村的陳復禮,1944年在越南開始接觸攝影,從此開始了他輝煌的的攝影一生。在中國攝影界,他與郎靜山、吳印咸並稱為「三老」。他的一生致力於拍攝優美的風光照片。可以說是中國沙龍攝影領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父陳必名先生飽讀詩書,喜愛潮州音樂、戲曲,尤其醉心於筆墨丹青,這使得他從小就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漸漸地對藝術有一種自發的朦朧的嚮往和追求。進入潮州省立第二師範學校讀書後,他對中國古詩詞更加喜愛,特別是對那些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更是熟記於心吟誦如流。這為他往後的攝影生涯埋下了一定基礎。

中國攝協在陳老百歲華誕上贈送的採用汴綉工藝織成的一副陳老個人肖像

1936年,陳復禮赴東南亞謀生,先後僑居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地。1946年,陳復禮在越南經商之餘接觸到了攝影,這一年,他30歲,已到而立之年。為學攝影,他拜西貢攝影家陳芳渠為師,甚至不要錢到照相館去打工,刻苦專研暗房技術。

學習攝影過程中,陳復禮深受台灣攝影家郎靜山的影響,特別熱衷於集錦攝影和沙龍攝影,成為他早期攝影生涯的基本創作理念。在早期的黑白紀實圖片中,陳復禮有許多沙龍味十足的優秀作品,形象鮮明、光影效果出色,深受人們的喜愛。作品中黑白灰影調的運用十分精湛,場景氣氛非常感人,人物神情也極其生動。

血汗 柬埔寨 1957

天真的小女孩 越南 1956

沐浴 寮國湄公河畔 1957

素描 柬埔寨 1956

搏鬥 越南 1967

《搏鬥》,是陳復禮先生的代表作,作品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驚濤駭浪中,一葉孤舟被惡浪衝擊著,前後起伏,上下顛簸,天空烏雲翻滾,水手們同舟共濟,揮槳搏擊。 這幅黑白佳作從表面上看,是表現船員們同驚濤駭浪作殊死搏鬥,為了生存同心協力,對抗海浪,駕駛小舟奮勇前進的精彩瞬間,實質也是寓意著先生自己的藝術創作道路和生活道路,也都是從搏鬥中走過來的;寓意著生命的軌跡、事業的成功、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並非一帆風順,必須在大風大浪中經受考驗,在波瀾起伏中奮力前行。

陳復禮曾經告訴友人:「我的作品除了表達形象之外,主要還是要表達內容,傳達感情。這幅《搏鬥》作品表現了實際的情況,因為我從小在外面流浪於南洋各地,受了不少的挫折困難,需要一種搏鬥的精神,才能生存。」

戰爭與和平 越南 1951

作品《戰爭與和平》,以鐵絲網中的鴿子為主角,配以布滿烏雲的天空背景。但不畏恐怖的和平鴿最終將衝破戰爭的籠網,展翅飛翔在陽光和藍天之上。

其子陳驚雄說:「這與父親的經歷也是緊密相關的。日本侵華戰爭迫使他背井離鄉,日本侵入泰國迫使他輾轉越南,在越南又趕上越法之戰,與戰爭結下不解之緣。所以通過鏡頭表現出來對和平的熱愛尤其強烈。」


上世紀60年代,陳復禮明確提出「建立起畫意與寫實結合的新風格」,這也是他攝影藝術生涯的基本創作理念。當初社會流行崇尚沙龍攝影風格,他卻沒有放棄寫實攝影,並且做到了寫實與畫意相結合,如果那段時期缺少了寫實攝影,那麼攝影發展史將會留下多大的遺憾啊。

他先後獲200多個國際攝影獎項,1959年開始在香港、越南、泰國、印度及中國各地,舉辦過多次個人攝影作品展覽。1982年春在美國波士頓舉行個人作品展覽,展期一再延長,長達14周。

昨夜江邊春水生 越南 1953

流浪者 香港 1955

朝暉頌 黃山 1962

作品《朝暉頌》,太陽噴勃而出,氣勢磅礴,生機盎然,蒸蒸日上,一派繁榮景象,一瀉千里,不可擋阻。本作品給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帶來了激動人心的力量。

千里共嬋娟 江蘇 1982

歡躍 黑龍江 1992

從1959年開始,陳復禮三游桂林,四上黃山,西登康藏,北鄰雪城,足跡遍布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在改革開放之前,陳復禮的作品以拍攝祖國的名山大川為主,展示華夏大地的秀美風光。改革開放後,陳復禮的作品開始捕捉時代的脈搏,記錄社會的變遷,滲透了濃厚的時代色彩。

黎明 廣西 1959

舵手 廣西 1959

火焰山 新疆 1978

江南小景 浙江 1980

快樂的旅程 西藏 1980

寒山寺里談情說愛 蘇州 1980

多少事欲說還休 江蘇 1982

莫辜負三春楊柳 雲南 1984

家鄉的水 廣東 1985

破曉 吉林 1988

1960年代,香港的日常生活在他的鏡頭裡煥發出一種祥靜、向上的塵世之美,如《石板街》、《香港仔漁港》、《漁家樂》等。這些作品充分展現出陳復禮對底層生活的關注,對人生的關愛,展現出一個「流浪者」的感同身受。難得的是,這些寫實作品「融入了審美創造,既注重人物真情實感、環境氛圍的把握,又注重光線、影調和畫面結構的處理,因此形成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人力車 香港德輔道西 1960

行人 香港石板街 1960

漁家樂 香港 1961


陳復禮的攝影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

如果說早年的一批寫實作品讓陳復禮打入世界沙龍攝影圈,奠定了他在攝影界的聲譽,那麼真正讓他被大眾熟知的,還是他的風光攝影,以及後來他對「影畫合璧」藝術形式的嘗試與探索,讓古老的中國畫意與現代攝影找到契合點。

他先後與李可染、吳作人、劉海粟等多位書畫名家合作,巧妙地將國畫、書法、篆刻、詩歌等以題句、落印的方式融入到自己的攝影作品中,開創了「影畫合璧」的藝術創作形式,通過攝影與繪畫的結合,提升攝影的藝術層次。這些作品成為中國攝影史和中國美術史中一道獨特的風景。他也因此成為獨樹一幟的「造意」大師。

陳復禮先生說:「什麼是藝術風格,風格與人有著直接的關係。風格就是人格魅力,『風格即人』。為人處世的『人』和藝術作品的『人』是無法截然分割的,因此,為人處世的『風格』和『藝術』作品中的『風格』也是一脈相承的。不懂得這一點,硬要去『製造』某種風格,最終,只能適得其反,畫蛇添足而已。」

牧歸 吳作人 補畫並題字

古松 劉海粟 題詩

秋江水冷鴨先知 黃永玉 補畫並題字

竹海 李可染 補畫並題字


陳復禮的作品,始終飽含著對祖國山河和各民族人民的滿腔熱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嚴謹的治學精神,推陳出新,成為廣受人民群眾喜愛的時代影者,享譽中外的「一代宗師」。在陳復禮70餘年的攝影歷程中,他不僅創作出了大量優秀作品,同時也為推動內地與香港攝影界交流和共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內地攝影人的良師益友。

2009年,93歲的陳復禮獲第八屆中國攝影藝術金像獎——終身成就獎。這一獎項,可以說是對他長達近70年的攝影實踐、攝影藝術民族化之路孜孜以求的完美肯定。

圖文整理自網路,侵刪!!!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