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最擅長把家長里短,敘述成潺潺溪水裡寧靜的溫情。

每一個情節都隱藏著奇妙的想像力和生命力。

如同抒情詩一般,明快,有一種淡雅的風情。

《鎌倉物語》把這種特色發揮到了極致。

舊書卷式的黃色調,帶著時間的豐沉感。

古老的森林和城市水乳交融,天藍色的海洋,綠皮火車,風車式樣的欄杆。

鎌倉本身就具有日本動漫里絕美而神秘的韻味。

更何況,這裡還是妖怪原生之地。

家裡的院子,一目童成群結伴穿行而過,自在從容。

河童偶然在悠然緩慢的腳步間竄出,被驚嚇的只是剛剛安居於此的菜鳥人類。

妖怪的集市歡迎每一個貪鮮好奇的人兒,人類的酒館,也開始有熏然買醉的妖精。

死神出入宅院,與人交談,紳士有禮,人的肉體不過是靈魂的一件衣服,當它衰老,殘破不堪,去黃泉之國,換上另外一件即可。

若你眷念此間塵世,還可以申請留連世間,或以人形,或轉世為妖怪,跟相愛的人共度完餘生。

黃泉之國的候車室,是暫別人世的親人歡聚的禮堂。

你們家的院子里,不經意就可能住了一個皮皮神,你得仔細分辨他的屬性:

如果是本身就很倒霉的神,譬如窮神,那麼最近一連串倒霉透頂的事件就都得到了解釋。

但是,善待神仙,忽略他的屬性和搗亂,也許危急關頭,真能救你一命。

這部片子里,電影向來的主角——「故事」,反而被導演山崎貴淡化到了極簡甚至散亂的地步。

它更像一幅用鏡頭去細細描繪的志怪式的《清明上河圖》。

淡雅的敘述,淡雅的細節,淡雅的鏡頭,淡雅的BGM。

溫和呆萌的人設,可愛有趣的妖怪,瑣碎但溫暖的細節,是案几上斜插的月桂花,是手裡散發著淡淡清香的茶,是在冬日裡飲下後,從心裡漸漸泛出的那一點點暖。

當我們不再聚焦電影必須要去講一個好故事的時候,也許才能明白山崎貴的苦心。

現代社會的發展進程里,以秒速進步的科技和光速產生的信息量,組成了人類的新式日常。

所有慾望似乎觸手可及,卻又霧霾重重,令人呼吸困難。

人們在享受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為豐盈的物質,卻漸漸沒有了生活。

人們疲憊不堪,空虛,盲目,喪失思考能力,彷彿只有物質才能填滿心中巨大的空洞,情感逐漸離身,飄蕩於虛空之中。

妖怪,誕生在這些虛空之中的情感里。

他們,是人類逐漸缺失的那個美好的部分。

因此他們是那麼的迷人。

一隻眼睛頂在頭上顯露出來的乾淨純真,一張嘴描繪出來的童言稚語,一顆心等待出來的千年執念——

單純、相信、渴望、等待、執著、放手

——它們源自人類的情感,在山崎貴的鏡頭下,成為生命里日常的希望和愛。

我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彷彿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妖怪們打開異世界的通道,穿越山崎貴的鏡頭,直接進入電影里,向你我傳遞每一份真摯的、豐滿的情感。

若我們重新面對充滿生氣的,有血有肉的自己時,不知道會不會驚喜地發現,每天藏在你茶杯里游泳的小小神明?

(圖片源自網路)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