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演員其實很多都是星探發現,例如林青霞、王祖賢等,也就是說星探在普通的環境下選擇的美麗的人兒,娛樂圈的發展速度沒有現在快。

自從02年我國經濟飛速發展,韓流的湧進,確實帶來許多變化。

本來我們國家非常重視演員的演技,而後學韓國追求流量,愛豆……選秀

尤其是近幾年選秀節目層出不窮,明星超高的收入以及整個社會對金錢的渴望,導致了許多人恨不能擠進去。

為了擠進去,整容也成為一項重要的環節。因為整容,導致演員得辨識度低了。而且越來越千篇一律,當然社會發展到了一定極,又會反彈。只是時間問題,有辨識度有演技的美女才是最需要的。


因為娛樂主流中心的轉移。

在那個年代,香港是整個亞洲娛樂的中心。從香港走出的藝人,全亞洲都為之追捧。

男藝人,四大天王,演唱會綜藝節目遍及全亞洲,每次都是萬人空巷。女藝人,朱茵、黎姿、邱淑貞……至今都是多少日本韓國心中的女神。乃至今日,韓國日本的歌曲電影都在致敬著當年最鼎盛的香港娛樂圈。

於是在那個年代,香港有能力左右全亞洲的審美。

今天,很多大牌的穿搭都可以看到當年香港的影子,甚至可以找到極為相似的寫真照片。

不僅在穿著,長相也一樣。亞洲當時覺得當時美女就應該是邱淑貞、黎姿等明星的樣子。而當時的香港明星不僅要美,還要美得有辨識度,還要有演技,還要有好身材,還要有綜藝感。

因此不大的香港,成就了一個時代的娛樂圈。

而隨著香港的沒落,日韓文化衝擊著中國文化市場。與香港不同,韓國日本沒有那麼多天然好看的美女(香港當時的明星來源於全體華人、中國人),於是用整容這項技術來彌補外表的不足。

既然是技術,那一定要有模板,不然你去醫院整容按醫生的審美來調整,感覺和去剪頭髮一樣虛的一批。

於是美就漸漸被定義為,瓜子臉、大眼睛、高鼻樑、小鼻頭。

韓國又是提倡快速培養藝人投放市場。在公司練習,培養唱跳,演戲綜藝感,然後成團活動,最快的壓榨藝人的價值。

於是公司不再一味追求長相了,只要你能力夠了,公司出錢改變你的形象。這樣一批批流水線般的藝人出現了,一個團體你不喜歡,沒事還有10086個等你pick。

韓國娛樂公司在這樣的模式下賺的盆滿缽滿,瞬間成為了全亞洲的娛樂中心,乃至影響全世界的娛樂市場。同時他們也將這樣的審美一再的強調營銷。讓全世界都覺得那樣就是美的。

中國一看這模式我也可以啊,於是乎在練習生系統還沒建立起來之前,就先送去整容然後包裝推出。

一個個是都很上鏡,但是業務能力實在不敢苟同。

看看現在各大節目推出練習生和偶像團體,為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像韓國學習,低成本高回報的流水線模式。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娛樂圈如今資金市場遠好於當年的香港,卻不能和當年的香港相提並論的原因。

放棄的不僅是我們獨特的審美,放棄的還是我們自己的文化創新。


我覺得這是娛樂產業進入工業化發展的代價。就如手工時代的物品各有各的特點,流水線上的產品卻往往千篇一律。八九十年代的明星,是先有個性,再有人設。說是「造星」,更像是「推星」。往往是根據明星本人的特質加以包裝和修飾,那些明星出道前經歷複雜,有修車工,有售貨員,也有牙醫,每個人身上都有獨特的個性,在這個基礎上揚長避短,自然有其不能替代的氣質。而現在,工業化高度發展,一首歌都可以根據大數據來創作,偶像更是從「造星」之初就是按照設計圖紙來的。還要考慮韓國整容業對整個娛樂圈的影響。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明星從臉到人設都是細分之後的產品,當然難免千人一面。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感慨這個時代巨星不再的原因。


是現在明星太多了。社會太進步了。以前本來就香港那幾是百個個明星。能數過來。現在能數過來嗎?


過去演員是手工的,現在是流水線上的!


以前的明星各有千秋,現在的明星千篇一律!


我覺得首先是現在部分女性的審美髮生了變化,不講求真實,大都追求濃妝艷抹網紅臉風格。

第二是美容業的發達,加上互聯網傳播快的特點,愈發加劇了這些女孩子對這種美的追求。

第三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審美流行,對比以前的一些奇葩審美流行,這樣說起來倒也不奇怪了。


可能是時代不同了吧 那些年我們的生活處在溫飽線上 剛迎來開放的初期 看到港台的帥哥美女感覺真的驚艷 現在大家比起明星沒有那麼大的差距了 見的也太多 就沒什麼感覺了


本人覺得是時代越來越發展,大眾審美要求不同了吧,之前明星很多都是都是純天然的美,現在大眾的審美要求可能很多就是大眼睛,雙眼皮,鼻子挺,下巴尖才被很多人認為是美女。明星出現在屏幕上,也要迎合觀眾的審美,臉越來越撞也是無奈之舉吧。


以前的明星有模有樣!現在是一模一樣!以前的明星是實力演技!現在是顏值加五毛特技!太多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