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一天完食《紫色大稻埕》,看了4.5集才發現男主角就是我們小時候的施易男,竟然到了我們30幾歲還看到施易男在電視上演無違和感的高中生,這其中一定有什麼誤會...

早期台灣史+前輩畫家,完全就是我的菜,雖然始終不太能接受柯佳嬿演戲,雖然後半段剪接完全不知道在幹麼(前半段也有點怪怪的),雖然裡面戲劇(新劇)段落毫無張力(美術部分有比較多細節),每次柯佳嬿在台上講什麼看似有力其實根本毫無說服力的句子,台下觀眾叫好鼓譟時,我都會全身起尷尬的雞皮疙瘩...但整體而言這齣戲劇情、視覺考究、演員等等都是水準之上。日治台灣史對我們這代來說根本是不存在的黑洞,我自己要不是後來《跳舞時代》紀錄片勾起了對早期音樂的興趣(也僅止於興趣而已),加上後來工作的關係,可能也是雪芙雪湖傻傻分不清楚。

事實上,唯有戲劇、文學,才能為歷史賦予血肉。看過那麼多次陳澄波相關紀錄片、展覽,只有今天在《紫色大稻埕》看著施易男伸出顫抖的雙手說:「他們竟然用鐵絲穿過他的手,這樣羞辱他,那是一雙畫畫的手啊」,才忍不住流下幾滴眼淚(換成今天,就是我們人人叫得出名字的大咖老師被鐵絲串在一起遊街槍決啊,I've never imagined it this way)。

整齣劇以施易男演的虛構角色(茶行少爺)貫串,先是堅持要學藝術的任性少爺,發現自己天分不如人,後來家族又遇到危機而勉強接班,最後夢想依舊在,只是轉了個彎,努力用自己力量支持民主、文化運動,完全就是大稻埕時代的縮影,everyone can find one's own place to make a contribution。

片尾最後的台詞「我們這一代畫家畫出了我們的太平青春,黃金年代,日後卻沒有人記得」。消失的20世紀初日治台灣史,也是這樣的黃金年代吧。新思想、新藝術、新政治開始萌芽,人人都相信只要努力,台灣會有更美好的未來。這樣的時代永遠不會再有了,因為政治現實讓我們看見期待會幻滅,希望會成為絕望,但這樣的絕無僅有也是它最珍貴之處。聽說現在小孩學校要學誰是郭雪湖了,台展三少年是誰,哪一年得獎都是其次,希望他們能在心中保留這樣黃金年代的一絲光芒。

702x527x0575ffd5-97c0-4a27-b749-99b60a1488e2-1024x768.jpg.pagespeed.ic.00pcxfCk3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