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9日,我進入剽悍行動營。

其實在這之前,我還有這段經歷。

2015年萌生寫小說的想法。

2016年從簡書上關注剽悍一隻貓。

2017年年初申請進入小竈羣,在冷靜期因打卡沒完成被奕晴勸退。

努力表現後重新分配進小竈羣四班。但是,我只做了三次作業。

2017年6月29日首次申請加入行動營,被駁回。

2018年7月,拿到極致踐行者大會深圳站門票,48位演講者的分享讓我重新燃燒。

2018年7月29日再次申請加入行動營,經過奕晴考慮,再是米大大的考覈,終於申請到第九期行動營的名額。

纔有了今天,我爲大家分享這一路歷程的感悟。

如果你問我有什麼收穫?

我的回答是:這是一個自我精進的過程。

一、全勤打卡

對比小竈羣,行動營這22天全勤打卡讓我自己都有點驚喜。

我寫過乾貨、寫過內心、寫過詩歌,有靈感乍現的行雲流水,當然偶爾也會出現拼字的不知所云,不管如何,我每天都像在自己思維中尋找新大陸,垂涎若渴的渴望着靈感。這是從未有過得感覺。

二、不對自己說不

行動營剛開營就被推上游戲主持,我有些緊張擔心。我問排長惜命,我能做好嗎,她說可以的。於是硬着頭皮上了。

後來做日報,沒問題,上。

日報文案?沒問題,上

天行者電臺?沒問題,上。

點評組?沒問題,上。

統籌當家?沒問題,上。

辯論賽?沒問題,上。

不管我會不會,不給自己膽怯的時間,先答應,再努力完成。

三、撕掉自己的“坑”

在申請行動營時我對奕晴說:最難成長的不是那些不及格的人,而是什麼都七十分同時擁有八九十分數的主觀、傲氣,卻容易犯60分以下錯誤的人。

最開始我還抱着這種心態,好歹也是新媒體運營,爲什麼文章總拿不到最佳。

某天熊大對我說,你文章寫的不錯,但還有些欠缺。爲了幫助我寫出更好的文章熊大詳盡得告訴我改進的方法。

我結合熊大的方法,還翻看了往期最佳,發現自己一直被自己的身份所“坑”,原來一山還有一山高,其他老鐵的文章有着不同的思維和更廣闊的視野。

我決定化整爲零,重新開始,以全新心態認真仔細的審題寫文,後來獲得兩次提名,一次最佳。

四、老鐵情

今天奶油突然說,想你們了。我有些不是滋味。

22天很短,大家彼此鼓勵,好像十年同窗,是奮鬥戰友。

那天我特別忙,到了晚上十點日報還沒有開始製作,心裏直髮慌。就在這個時候我收到悅悅的私信,我看日報還沒弄,需要我做什麼?

我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結果點開發現小怪的插圖放上去了,奶油已經編好兩個板塊,命竟然悄悄排好版,唐的視頻也做好了。我只寫了兩段文案,如期的在11點時候奉上日報。那一刻我感受到團隊的力量還有抱團時候的溫暖。

伽藍創業很辛苦,但是一有空就幫忙編輯文案。

逍遙在當家那天鼓起勇氣做主場人,上場前反覆測試生怕出錯。

鳴人天天加班,但是答應了分享說到做到。

奶油嘗試過做日報的辛苦後,每天都會幫忙;

唐有一次作圖做到半夜兩點,明明隔天還要上班;

小怪每天都默默把插圖做好了放在日報上;

悅悅是隻要我們需要,她都第一時間出現;

還有我老媽子排長命,在行動營的勇氣一半是她給的,一路給我機會,幫我指明方向。

我記得打卡作業下的每一條建議和鼓勵;

記得每一次發消息底下熱情迴應的信息;

記得每一位大大們的支持和鼓勵。

我看着大家彷徨時候、拼搏時候、鼓勵別人的時候就覺得特別有勁。

五、思維蛻變

行動營前,一天是一天,上班、下班、打王者、睡覺。

行動營後,一天是24個小時。看書、寫文、努力工作、拓展人脈、技能學習、覆盤……

過去我只知道找不坑的遊戲隊友,現在我主動鏈接有想法或者有技能的人一起思維碰撞。

沒想到這樣一碰撞,我和好朋友包子開設了個公衆號,還約了另外一個有才之人一起入夥,我們計劃將心理的故事以畫的形勢呈現給大家,我們將一起實現小說夢。

彩蛋:

雖然後來我知道,當初和我一同加入小竈羣的幾位老鐵有的已經做了連長甚至營長,還好,只要想成長,任何時候都不晚。

剽悍行動營的創始人是剽悍一隻貓,剽悍一隻貓是誰?

知名學習社羣“剽悍江湖”創始人,社羣運營專家、個人品牌戰略顧問,微信公衆號矩陣有百萬讀者,諮詢費20萬/天。在“一塊聽聽”平臺,他有11W+聽衆,在該平臺排名第一;在果殼旗下的“飯糰”平臺,他有12W+訂閱用戶,在該平臺排名第一;在“有講”平臺,其2018年度分享有17W+聽衆,在該平臺排名第一。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