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89年,愛回憶童年,高中畢業後,多次回母校,熱淚盈眶,男生哦!


小時候在蘇北農村,家鄉最好的是水網密布,物產豐富。到我們這代,已經不像以前,不會有吃不飽,穿不暖的了,魚蝦蟹,河蚌(歪歪),蜆子,螺螄吃不完,特別是小龍蝦,我們小時候,出去半天,能拎回來一水桶,爹媽都懶得燒,捉幾個土青蛙,把皮剝了,拿尼龍線一系,扔田溝里,再拎上來,能釣一串龍蝦,笨得很,誰能想到現在龍蝦這麼精貴。。還有等田溝幹了,拿個鐵撬挖泥鰍,小時候都餵鴨子的,田裡還有黃鱔(長魚),慈姑,荸薺,野兔,野雞,刺蝟。。蛇也是不怕的,怕的是黃鼠狼,是黃大仙,嚇小孩。。。桑樹棗子(桑葚),蘆柴里的蜂蜜,毛針(方言,一種類似棉絮包在草皮里,嚼了有甜味,不能吃下去)都是好玩勝過好吃的。。梨,草莓,西瓜都有鄰居不成規模的種了玩,偷著吃可好吃了。。現在小孩吃個飯幾個大人追著,我們小時候不存在的,外面有大自然等著小夥伴們探索,趕緊把飯扒了。


87年,坐標蘇北射陽某農村,小時候對比現在,印象就是窮。前面有人說什麼農村夏天各種蝦啊螺絲啊什麼的,這是事實,但是也就夏天那兩個月,關鍵是弄出來的哪捨得自己吃啊,都是拿出去賣的。2000年以前平均一周吃上一頓豬肉吧,小時候夏天太熱了晚上捨不得吹風扇浪費電,人都是露天睡在外面的,2000年家裡開始搞副業掙了點錢才換上彩電。童年的記憶滿滿的就是窮


記得剛玩知乎偶然間看到一個女孩子寫的,和我一樣淮安人,年齡也一樣。說出了,我們那個童年的很多東西。印象最深刻地就是糖精,我問我媳婦,泰州興化人,算是蘇中吧,她不知道什麼是糖精。當時讀了那段回答,感受頗深。我的童年,沒那麼光彩,沒那麼優越,但是我經歷的,就是最好的,我從不後悔。

語言能力比較差,希望大家都能說說自己的童年。


91,淮安,縣城長大。比較幸福。吃穿,爸媽都是力所能及給最好(我們一家都比較會吃)。小學前就給我去學舞蹈,書法,說是要培養興趣,強身健體。98年左右,我已經會打紅警了,網癮來的有點早23333。小學之後,就是各種輔導班,奧數班,我媽還很有先見地給我報了個英語班,所以英語是從8歲一直學到現在。爸媽零用錢也很寬鬆,只要我合理計劃用錢,他們基本都隨我。後來讀大學接觸到很多一線城市的同學,覺得沒什麼差別。在上海實習,在杭州工作,接觸了各地的人,總體而言我覺得我們江蘇人的各方面素質都很優秀,特別是在學習力,接受能力,以及變通力等方面,南北都差不多,要說差別,可能蘇北更努力更耐心,蘇南更自信開放一點。總之在省外,我為我是江蘇人感到驕傲,也為我是蘇北人感到驕傲。


挺好噠


99年女孩子農村,下河逮過魚,打過蓮蓬,爬過歪脖子樹,稻田地里幫著打開放水口,秋收農忙幫著運輸稻草麥秸稈,曬穀子,幫老媽抬糧食袋子,前幾年樹沒砍完的時候每年夏天村西頭有條河,河堤栽了樹,都去乘涼,老涼快了,夏天傍晚去摸解拉猴(知了幼蟲)頭幾年不會摸不著,長大之後對這個過敏來著,不能吃了,會摸了,給弟弟摸了兩年,得有幾十個,還給老爸存了一瓶過年回來炸了吃。對我來說高中以前都是童年,高中在縣城很少回家,剛好也搬家了,長大了,各人有各人去處,好玩的一個人玩沒意思。樹也光了。跳皮筋,摸魚(遊戲,參與人多玩的少,喜歡),參關(遊戲),驅賀(機器人),機器靈砍大刀(玩的少但蠻喜歡的),跳河(遊戲),咯噔咯噔定(遊戲),刀子子(玻璃球,沒玩過哥哥會玩超厲害)童年前半段還蠻簡單幸福的吧,後半段和老媽弟弟生活由於大人長期偏心以及吵架感覺複雜並且沒那麼快樂但是還好,再後來就是初三老爹出軌老媽受不了大過年吵架一直到現在,然後老媽(我確實不知道原因並且有過諸多猜測但是我愛我媽)開始對我和弟弟公正起來,我的脾氣好像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控制不住,很容易暴躁,現在還是控制的不好。現在大一沒出省,城市蠻大,方言蠻難聽的。遇見的人(中年婦女,不好意思了不是所有阿姨都不好但是真的對很多阿姨沒有好印象非常抱歉)不是很友好,但也有有好的人,蠻渾渾噩噩的,突然長大,這幾天在找兼職,暑假留校。

希望弟弟可以幸福安康快樂。希望弟弟成為一個很好的人。實在不行成我這樣也行,但是絕對不要比我再差了。


抖個機靈……

我的童年不知道有個地方叫蘇南,所以那個時候我還是蠻開心的。_(:з」∠)_

當然,我現在也蠻開心的就是了。


我不是蘇北的啊。幫不了樓主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