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zyczy1987

  Unheard-疑案追聲

  如果你是一位隱身偵探,你可以破解案件的真相麼?

  你可以在兇案現場的衆多嫌疑人中找到真兇麼?

  基本信息

  遊戲信息:

  名稱:Unheard

  中文名:疑案追聲

  類型:獨立, 角色扮演, 模擬

  開發商:NEXT Studios

  發行商:NEXT Studios, bilibili

  語言:簡體中文和英語

  發行日期:2019年3月29日

  標籤:模擬、推理、獨立、解迷、懸疑、角色扮演、劇情豐富

  最低配置: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Windows):Windows 7/8/10

  處理器: Intel(R) Core(TM) i3-3220

  內存:4 GB RAM

  圖形: NVIDIA GeForce GT 610

  DirectX 版本: 9.0c

  存儲空間: 需要 2 GB 可用空間

  聲卡:100% DirectX 9.0c compatible sound card

  推薦配置: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Windows):Windows 7/8/10

  處理器: Intel(R) Core(TM) i5-3470

  內存:8 GB RAM

  圖形: NVIDIA GeForce GT 630

  DirectX 版本: 9.0c

  存儲空間: 需要 2 GB 可用空間

  聲卡: 100% DirectX 9.0c compatible sound card

  遊戲簡介

  接受了“聲探”測試的你,只要戴上耳機,就能“聽到過去的聲音”。

  你要用這種能力回到案發現場,跟蹤每段對話,找出幕後黑手,解開神祕懸案。

  然而這些聲音從何而來?聲音是否真的可信?在這些看似毫不相關的案件下,是否還隱藏着別的東西……

  通過某種技術讓你回到案發的那一刻,可以聽到所有相關人員的對話。

  當時發生的一切都會以聲音的方式重現。你無需控制任何人,要做的就是傾聽、

  跟蹤、猜測人物身份、找出人物之間的關係……最終,找出案件的真相。

  在這裏你不再是對着一堆痕跡來探案,而是進入到了案發當時的時空。

  你所聽到的的每個人都可能是兇手,每一秒鐘都可能透露出關鍵的線索,

  每個角色在每個節點都可能會與其他的支線發生交集。

  在這裏,每個偵探都是自己的剪輯師,因爲你們聽到看到的故事順序會完全不同。

  個人介紹

  疑案追聲這款遊戲的開發商,在商店頁面的簡介裏首先致敬了三個系列,本格推理、浸入式戲劇和廣播劇。

  本格推理:作爲本格推理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要有謎團:僅僅是有殺人事件,不能稱其爲本格推理。犯人及所用犯罪手法,讓人困惑。

  然後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撥雲見日,謎團也漸漸解開,這纔是本格推理應有的姿態。

  2用正確的方法解開謎團:這一點極爲重要。推理、推論的方法必須嚴密清晰,

  來不得半點模棱兩可之處。(很少有作品能做到這一點。)在推理中,用了靠不住的方法,就不是本格,充其量也只是犯罪小說。

  “因爲如此如此,所以得到這個那個,所以罪犯就是你!”諸如此類,是本格推理中常用的解謎方式。(該資料取自百度百科)

  浸入式戲劇:

  沉浸式劇院(或互動式劇院)通過消除舞臺並將觀衆沉浸在表演本身中而與傳統戲劇區別開來。通常情況下,這是通過使用一個特定的位置(實現特定地點),

  讓觀衆與演員交談,並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互動),和/或向參與者提供機構改變敘事(選擇你自己- 冒險)。現代形式的沉浸式戲劇具有廣泛的定義,

  所有定義都基於演員與觀衆之間的參與程度和類型。批評者之間就這些相互作用的定義進行了大量辯論,其核心是觀衆影響力,參與度,社會結構和角色以及參與等概念,

  所有這些都取決於工作進展所需的參與程度。雖然許多評論家認爲所有藝術都在其創作者和觀衆之間融合了一定程度的合作,但沉浸式戲劇的不同之處在於,

  觀衆希望在作品的創作過程中發揮某種程度的積極作用。沉浸式戲劇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取決於觀衆的參與程度,從公開承認觀衆的存在,到觀衆在確定敘事時的完全自由選擇。

  當觀衆成員的創作自由與存在於他們身上的敘事結構之間存在適當的平衡時,沉浸式戲劇中的互動最爲成功。(該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廣播劇:

  廣播劇(Radio Drama 或 Audio Drama又稱放送劇、音效劇、聲劇)是一個戲劇化的,純粹的聲學性能,廣播電臺或音頻媒體,如磁帶或CD出版。

  沒有可視組件,主要爲播音員或配音演員所演出的戲劇。以幫助聽者想象的人物和故事。適應電臺廣播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藝術形式。廣播劇以人物對話和解說爲基礎,

  並充分運用音樂伴奏、音響效果來加強氣氛。人物對話是推動劇情發展的主要手段。廣播劇要求演員配音要個性化、口語化,富於動作性,演員播演一定要吐字清楚,

  表達準確生動感情充沛真摯,配樂應當富有特色,波瀾起伏,動人心魄,音響效果必須逼真,解說詞應當幫助聽衆瞭解劇中情景和人物的動作狀態。(該資料取自百度百科)

  說起他致敬的三個系列,我都有所關注,我本身就是推理小說(劇集)的愛好者,本格派又可稱爲古典派或傳統派。以推理解謎爲主要走向,是推理小說的主流。

  像很多的優秀小說家寫的都是這個流派,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大偵探波羅,馬普爾小姐探案等等作品,20年前的日劇古畑任三郎系列也是這個題材,

  可以說,推理探案很多時候都是要從線索,邏輯出發,一步步的追尋案件的脈絡,然後縱觀全局,逐一擊破,抽絲剝繭一般的找到案件真相。

  廣播劇就要說小時候聽的刑警803了,這個系列共計167部788集,雖然我也不知道我最後聽了多少,聽全了沒有,但這也算得上小時候陪伴我的聲音之一了,雖然很他的內容嚇人,

  播出時間還盡挑在深更半夜,但是小時候沒有現在那麼發達的網絡,電視家裏不讓看,只能關燈上牀偷偷的聽廣播了。。

  浸入式戲劇說實在的並沒有去看過,但是在我看過的很多電影中也有所涉獵,

  例如《羅生門》《兩杆大煙槍》《記憶碎片》《恐怖遊輪》《瘋狂的石頭》這幾部電影,都是多角度的說同一個故事

  在一個故事中,不同的人,不同的視角,產生不同的相互影響,導致故事達到了這樣的一個最後結果。也許就是之間的一點點蝴蝶效應,產生了最後不一樣的結果。

  說完了遊戲的要素,我們說說遊戲的質量吧,從遊戲的創意、操作、聲音、畫面上來說,《Unheard-疑案追聲》都是一款不錯的作品,雖然個別的地方有些許瑕疵,但是確實瑕不掩瑜,

  一個人在屋裏翻書的翻頁聲,睡覺中的打呼聲,廁所的流水聲,手機的微小噪音,很多時候這個房間裏只有這一個人,而且無對話,沒有任何的案件相關東西,可是遊戲公司還是忠實的還原了場景內的聲音

  不得不是,製作公司的態度相當的認真,而且配音團隊相當的優秀,很多對話配的一點也不尬,非常的自然,在語句銜接,口頭語上都表現的很不錯,有方言,有悄悄話的。

  除了女流的臺詞棒讀感太嚴重之外(過場和關卡內都是),其他演員的配音都很到位,也不排除女流的配音不是到工作室專門配的,只是簡單的給了臺詞所以不知道語境,所以纔沒有達到別人配音那麼生動的效果也說不定了。)

  遊戲角色的操作簡單,全程鼠標即可,左鍵選定,右鍵點擊移動小人,可惜小人的行動還是點擊式的,不是鼠標按住到哪走哪那種,讓很多時候點遠了就拉回來再點幾下才走過去。也不算問題了,設定而已。

  如果你看了上面的介紹感覺遊戲還可以,或者你是一位資深解密遊戲愛好者,

  那麼我建議你不要猶豫,現在去買遊戲吧,遊戲的質量相當不錯,雖然一共5個章節,但也可以遊玩3個小時+的時間。

  是不是一部優秀的作品,這個問題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答案,我不好說,但是起碼我覺得物有所值。

  好了,下面的文章可能開始會有大量小量各種姿勢的劇透了。如果不想影響遊戲體驗 請關上文章吧。

  如果你想玩完以後看看別人的看法或者一起交流交流,那麼等你玩完遊戲再回來看看也是很好的。

  遊戲對我的個人體會

  遊戲時間的確不長,從開始到全成就大概2個小時,遊戲的難度不高,也可以說基本沒有什麼難點,上來確定主線人物,然後跟着主線人物走一趟,第二次跟着線索人物走一趟,

  基本上2-3趟下來,遊戲的內容你已經瞭然於胸,而且第一遍給人物帶上的名字再聽後面的時候也顯示,遊戲的難度一下子減少了太多,本來一開始我以爲遊戲的選項無論怎麼選都會告訴你正確,

  然後最後每關給你打個分,最後根據分數走入不同的結局,我是偵探,還是瘋了,或者別的什麼,但我到第五關的時候第一次錯才發現原來不是我想的那種計分法,原來過關必須對上纔可以,

  甚至怕玩家過不了關還會溫馨提示你,人名都對了,3個答案有2個正確。。真的有這個必要麼?

  遊戲的難度已經很低了,還要這種過家家一樣的方法哄着麼。。而且提交答案錢會確認再三,我以爲提交錯了會從頭再來人名全抹掉,但是也沒有,給了你過去標記的東西,繼續的去蒙吧。。

  遊戲除了第4,5關的語音10分鐘,剩下的幾關都是5分鐘左右,說實話,哪怕每個人跟着聽一遍也花不了太多的時間,嫌犯最後也會水落石出,但是第四關設計的很好,你就算全程跟着目標人物也發現不了,

  因爲他的動作活在別人的語句中,他的行爲沒有太大硬傷,所以我覺得4,5設計的很好,第三關劇情上有點小問題,進入警局的人都要沒收手機,除了隊長帶進去的倆人沒有,剩下的人都要被看門的要走手機

  喝醉也會拿走你的手機,因爲無論是酒駕還是拘留都會收走這些,但是瘸子卻有手機,我不是說假腿裏的,而是說身上的,這個也可以解釋一下,說什麼吐的滿身都是,沒有去搜查,可惜沒有這句臺詞。。

  然後再討論一下最後“我”是越獄的瘋子,還是偵探吧,首先從邏輯上說,我就不會是那個病人,雖然我化身病人並且用菸灰缸砸了醫生出逃,跟劇情可以銜接上,但是問題也就出現了,我是在第五關結束才被詢問自己是誰的,

  如果我對面的醫生是怎麼知道第五章的故事的呢?因爲如果我是病人,在這個時間線中之後的事情並沒有發生,那麼醫生憑空編造出來洗腦我,那我也是被洗腦的人,也不會是故事中的那個病人。(獲得成就妄想也側面說明了這一點)

  那麼我是偵探麼?理論上說,是的,但是最後選擇偵探以後房間逐漸擴大,我發現之前的所有故事人物都在我的周圍,每個房間2人一組,是精神病院?還是什麼?最後圖片開到最大,在圖片右上角有兩輛警車,也許說明了我在那,

  我在警局,但是這真的是警局麼?爲何只有一間廁所,遊戲內警局可是2間廁所的,我在精神病院的幻想裏?因爲除了警局剩下的245圖都是單廁所的,所以呢?我到底在哪裏?

  也許僅僅是官方的一個不小心,不是什麼暗示,但是一個解迷遊戲,多思考思考也不過份,畢竟最後的結局看似很開放式,但是也有自己的含義在裏吧。)

  總體來說,《Unheard-疑案追聲》是一部優秀的作品,雖然沒有達到我一開始期待的高度,但是充分的體現了團隊的認真,努力和態度,這是很讓人開心的事情,似乎團隊還說有一個免費的DLC

  希望DLC裏面的故事可以精彩一點,讓人多享受這類解謎遊戲的樂趣,期待貴公司下一部類似的作品,加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