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不理解現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為什麼處理方式要正骨,突出的髓核是一個膠凍樣物質,正骨又能如何?臨床上也沒通過正骨使突出物減小的案例,對於突出較大的患者,還有很大的風險性,我不建議腰椎間盤突出症進行正骨!

響聲是這樣發出的

之所以會響,這是由於要椎體的上、下關節突構成的關節突關節,韌帶鬆弛或者發生半脫位,液體中的氣體滲出,形成一個大氣泡,歸位的時候,擠爆發出的聲音,不是骨頭的摩擦,類似於扳手指。

響聲好不好?

  • 談不上好不好,正位和腰椎間盤突出沒什麼關係,個人建議,如果沒有癥狀的關節突關節半脫位是不必正骨的,一旦出現癥狀,矯正是正確的,這是一種回歸原來狀態的處理,本身沒有任何問題。

  • 應該擔心的是暴力性正位,尤其肌肉在很緊張的狀態下,只考慮到關節的問題,強行去正位,很可能造成軟組織的損傷,肌肉不處理也很難讓關節穩定在正確的位置上,錯位還是會再次發生,這種頻繁正位不好,沒癥狀不要正!

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之所以有部分人正骨會減輕,這是診斷有問題,有的人關節突關節發生半脫位,會引起椎間孔的變化,椎間孔是神經根的通道,因此,少數人也會造成腰腿痛,這部分在正骨之後癥狀立即好轉,不同於普通的腰椎間盤突出症!

方法只是個工具

任何一個人身體出現疼痛的時候,要考慮到是何原因,這種處理的目的是什麼,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康復率,而不是盲目的只知道做方法,這一類問題都這樣處理,這是很愚蠢的,康復率很難提高,分析診斷我做過視頻講解,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一般正規中醫院進行的手法治療,通過小角度調整關節,會出現一定的彈響,說明原來的關節失穩得到複位,關節囊受到擠壓發出彈響,但也要注意,像我們中醫藥大學的老教授,手法治療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不能「逢偏必糾」,也就是觸診檢查發現有關節錯位,但沒有相應的神經壓迫或血液循環障礙的癥狀,不需要進行複位關節,這種情況說明椎體雖然有一定失穩徵象,但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你貿然進行調整關節,反而造成椎體穩定性下降,有可能會出現新的癥狀,所以一般對這類情況建議患者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恢復就可以了。

而像按摩店裡的推拿手法,這類調整關節往往不是針對性治療,更多還是一種炫技成分,通過手法使關節過伸誘發彈響,不一定代表關節有問題,雖然有一定松解作用,但如果頻繁使用這類手法,對於正常人來說反而容易誘發關節韌帶鬆弛,造成關節穩定性下降,誘發椎體失穩。


您好!做腰椎牽引、推拿、複位只能改變神經根和突出髓核的位置,而不能使突出的髓核複位,同時出現關節響聲也屬正常現象。目前社會上用藥和醫療器械使之複位、還納是沒有任何科學道理的,只不過是一種假想,科學已經證實了這一點,而且一旦椎間盤突出伴有椎管狹窄時,使用牽引、推拿、複位只能加重刺激椎管內軟組織和神經根的水腫而加重壓迫癥狀,建議還是去當地專科醫院就診比較好些。

我是斌哥,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健康相關的內容,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喜歡文章的朋友請關注、評論、轉發!


正骨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會出現關節的彈響聲。關節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裡面有關節潤滑液和若干氣泡,當關節收到瞬時的壓力或者拉力時,大的氣泡破解,產生彈響聲。所以正骨時出現彈響聲是正常的,也說明了關節的狀態比較好。反而對同一部位進行了好幾次正骨,都沒有出現彈響聲,那就說明關節的狀態很差,需要更多次的治療才能有效果。


由於扭傷造成腰間盤突出,患者是比較痛苦的,有的歪腚,有的卧床不起。這樣的患者看中醫大夫一般都要用正骨的手法將突出的部分扶位,在採用搬法扶位時一般會聽到彈響聲,這說明突出的部位已經扶位。患者的痛苦立減,患者也可下地行走了。在此基礎上休養幾天就可痊癒了。不像西醫讓你睡硬板床一個月。因此說聽到彈響聲是骨胳複位的表現,是好的現象。當然,如果腰脫時間較長腰部骨胳丏化形腰部像木板樣堅硬就不宜用搬法複位了。


只要正骨關節就肯定響,您這問題問得莫名其妙讓人無法回答。任何事情都有度,在度的範圍內不說有效至少是無害的,超出度的範圍任何療法都有風險,從你的問題無法評估度是如何,是以也無法回答,免得成為訛醫者的依據。


好也不好,響了是1是給你正好了,2.是你給你正偏了,也響


不推薦正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還是運動康復慢慢拉伸脊椎,讓肌肉恢復平衡張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