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商韜略 伊然

歷史給人留下很多教訓,其中一條是很少有人會吸取教訓。

這句話,在今天又應驗了。

當地時間4月15日下午6時50分左右,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嚴重火災。

火災起於閣樓,蔓延速度極快,從報告起火到火焰竄上房頂僅僅用了一兩分鐘時間。巴黎聖母院整整個木質內部結構都在燃燒,塔尖在大火中倒下,屋頂幾乎被損毀,戰爭時期得以倖存的建築,卻在和平年代損毀了,舉世震驚。

經過近四個小時的撲救行動後,消防部門稱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得以保存和保護。巴黎市長表示:“在聖母院大火中,我們救回了不少,但失去的更多。

從1163年開始興建的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最爲世人所知的歷史遺產。自中世紀以來,巴黎聖母院的哥特式建築就一直是法蘭西天主教的信仰重地。

實際上,巴黎聖母院在很長時間裏沒有得到維護和修繕。1831年法國大文豪雨果的長篇名著《巴黎聖母院》出版,提升了聖母院承載的文化價值,也喚醒了當地民衆對於古蹟保護的意識。

如今的巴黎聖母院每年接待1200萬名遊客,讓悠久歷史的古蹟本體面臨嚴重的保護壓力。因此近年來,法國各界也都致力於“大修經費”的籌措。

可誰知大修纔剛開始沒多久,就遭遇了難以想象的災難摧殘。不幸之中的萬幸是因爲修繕,很多文物提前被搬出了失火區域。

初步調查,起火併非人爲原因,可能是維修電路出現了問題。

“卡西莫多的鐘樓沒了”,“玫瑰玻璃窗裂了”,“修復可能要八到十年,在此期間都不會對外開放,可惜了”……各式各樣的感嘆在朋友圈傳遞着。

此次失火正值傍晚的人流高峯期,在塞納河畔,民衆看着大火燃燒輕輕吟唱歌謠、跪下祈禱,惋惜八百年歷史遺蹟的灰飛煙滅。全世界的民衆不僅僅通過新聞媒體,也在視頻、直播、vlog裏看到了不同鏡頭下燃燒的大火和轟然倒塌的塔樓。

遠在萬里之外,旁觀者忍不住扼腕嘆息,影像留下了建築倒下的過程,讓人們記住了它最後的模樣,但越來越智能的視頻平臺卻在這一個讓人深感痛心的文化損失和意外上出了差錯。

據外媒報道,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後,衆多網友將現場視頻傳至YouTube。

然而YouTube的推薦算法卻將巴黎聖母院大火的視頻、直播鏈接直接和一些暴力、火災、襲擊事件自動關聯,引起了極大憤怒。

有不少人批評YouTube審覈把關不嚴,把意外失火和襲擊關聯,有混淆視聽、製造陰謀論的嫌疑。

YouTube已移除相關推薦,並發表聲明。

“對於巴黎聖母院的大火我們深表悲痛。去年,我們和大英百科、維基百科等第三方平臺合作推出‘信息板’。該模塊由算法自動生成,而我們的系統時而犯錯。”

客觀分析,應該是視頻中的失火影像造成了算法的誤解。可以推測,YouTube使用的是根據視頻或圖像之間相似之處找出關聯性的 CV(計算機視覺)算法。

這已經不是YouTube算法系統第一次被詬病了。

2018年初“自殺森林門”鬧得沸沸揚揚,網紅Logan Paul拍攝自殺者遺體還被大量推薦給他的青少年粉絲長達兩天;普通消費品廣告貼片極端內容視頻;槍擊直播被當做遊戲實況錄像……

一位參與過YouTube算法設計的工程師幾年前面對媒體採訪時,很坦誠表明過推薦系統是有風險的,“YouTube上的東西看起來像現實,但這裏面的現實被扭曲了。”

CV 算法可以有效地辨別類似圖像,這些工具相關內容在一些方面頗有成效。但是,系統不一定能及時處理沒有預料的突發事件與預設檢查內容之間的異同。

此次失誤大概率也是因爲圖像中有“大火”、“高塔”和“很多煙”。

如果說微博時代,“人人都是媒體”;直播時代,“人人都是明星”;短視頻時代,“人人都是導演”。那在視頻影像信息流量愈發爆炸的時代,是否能完全依靠 AI 和算法識別內容?

信息爆炸時代,社交平臺巨頭啓用人工智能算法去檢測平臺上海量的內容。

算法是一種生成機制和傳播策略,體現爲抓取、匯聚、分類、排序,也體現爲提取、匹配、推送。技術的發展把過去主要由人負責的內容揀選工作交給系統來處理。

近年來,網絡平臺算法帶給用戶前所未有的使用和閱讀體驗。即使不理解全部原理,大家也樂於利用算法。平臺用算法實現運營流暢,內容生產者爲了傳播量要取悅算法,受衆通過算法看到自己想看的內容。

近幾年,互聯網平臺喜好使用的智能推薦系統,大多數都是根據用戶瀏覽記錄和關鍵詞提取進行關聯推薦。算法越智能,越能使用戶陷入爲其量身定製的信息之中,久而久之,觀者也失去了解更大範圍事物的機會。

算法的設計、目的、數據使用是設計開發者的主觀選擇,設計偏向、數據缺陷,再加上無法透明的“黑箱”也是客觀存在的問題。搜索和推薦算法也可能會成爲錯誤信息傳播的引擎。

算法作爲信息處理工具,仍需要人工的干預,YouTube匆匆忙忙刪除內容,表達歉意,但這次暴露的問題顯然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完成改進。縱然升級了整套系統,人工智能也不可能完全替代人的判斷和選擇。

白巖鬆之前調侃自己不愛用手機,理由是“現在手機全是按你的愛好推送,你只看自己喜歡的,你不會彆扭。彆扭,往往是進步的標誌,因爲你進入到陌生的領域。手機的投其所好是毀人的最好方式之一。

白巖鬆指向的不該是手機,而是算法。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數風雲人物 · 貳》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