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人民銀行發公告稱,爲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根據當前流動性需求的期限結構,2019年4月17日人民銀行開展逆回購操作1600億元,同時開展MLF操作2000億元。另外,今日還有3665億元MLF到期。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把到期的MLF中的1600億元用做7天逆回購,一方面是經濟基本面的改善,另一方面是當前市場流動性總體還是比較充裕的,可能不需要全額續作MLF來對衝到期的規模。續作2000億MLF和1600億的7天逆回購,有助於在市場流動總體穩定的情況下,對流動性進行一個結構性的調整。

續作2000億MLF

4月17日央行開展的16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爲7天,中標利率是2.55%;MLF操作期限爲1年,操作利率爲3.30%。

值得一提的是,前一日(4月16日),人民銀行時隔18個交易日重啓逆回購,公佈開展4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爲2.55%。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3月金融數據全面超預期,表明流動性總體合理充裕,進一步降準的可能性有所下降。但同時,央行連續停止操作逆回購,市場預期受本月中下旬相對集中的流動性壓力影響,導致4月15日資金面整體邊際趨緊,資金利率大幅上行。爲了保持資金利率的水平處於央行的合意區間,緩解實體經濟企業融資難題,有必要重啓逆回購,穩定市場預期。

記者注意到,今日還有3665億的MLF到期。對此,溫彬分析,“央行對於今天到期的3665億MLF會怎麼操作?我的判斷是會進行續作,從現在的結果來看,它不是全額的續作,而是採用了1600億的逆回購加上2000億的7天逆回購。這兩個總量的規模加在一起基本上完全對衝了今天到期的MLF,從規模上保持了穩定。但是體現出了一個結構性的差異,這反映出央行當前的一個什麼操作趨勢呢?“我覺得主要可能是幾個因素的考量,我們宏觀經濟的基本面已經是觸底在回升,就從一季度的數據來看,投資、消費、工業增加值都在全面改善。”

對流動性進行結構性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銀行前幾天的貨幣政策例會提到,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同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要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相匹配。

溫彬表示,從這個意義上講,把到期的MLF其中的1600億用做7天逆回購,逆回購是一個短期的流動性投放。一方面是經濟基本面的改善,另一方面是當前市場流動性總體還是比較充裕的,可能就不需要全額續作MLF來對衝這個到期的規模。續作2000億MLF和1600億的7天逆回購,有助於在市場流動性總體穩定的情況下,對流動性進行一個結構性的調整。

那麼,爲什麼使用MLF而不是TMLF對衝呢?溫彬認爲,“一個可能是我們現在銀行在信貸結構方面都已經按照央行的要求,加大了對民企、小微企業的貸款,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也在進一步的暢通,就降低了對TMLF這樣一個貨幣政策工具的需要。另外呢,TMLF的利率比MLF低了15個BP,而在當前經濟回暖,有上行壓力的背景下,央行的政策利率還要保持穩定,所以就不會用TMLF低利率來引導市場預期。”

對於央行未來降準的可能性,溫彬表示,根據央行今天的操作和一季度數據來看,降準和定向降準的概率在下降,央行可能更多地還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保持流動性的總體穩定和市場利率的基本平穩。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張建 攝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