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程思煒

10月以來,決策層接連喊話穩定民企信心。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研究解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困難」次日,11月1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提出六項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政策舉措,減輕企業稅費負擔位列首位。

過去數年間減稅降費政策頻出,但企業獲得感並不強。如何才能改變這一狀況?「推進增值稅等實質性減稅」「根據實際情況降低社保繳費名義費率」等政策的實現路徑將會如何?

導致企業對減稅降費獲得感不強的原因有多種,除了企業自身狀況,征管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以營改增為例,在營業稅和增值稅並存時,很多中小企業存在低報營業稅等行為,營改增後,所有交易環節都需要提供發票信息,倒逼上下游企業形成自動監督鏈條,相當於強化了稅收征管,部分企業實際稅負上升。

帶有一定稅收屬性的社保繳費,也是如此。由於大量企業存在繳費基數不實的情況,明年稅務機關統一徵收社保費後,可能帶來征管力度加強,在八九月間成為企業的一大擔憂。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坦承,在營改增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規範征管給一些要求抵扣的小微企業帶來的稅負增加;在完善社保繳費徵收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征管機制變化過程中企業的適應程度和帶來的預期緊縮效應。對這些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解決,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他強調,既要以最嚴格的標準防範逃避稅,又要避免因為不當徵稅導致正常運行的企業停擺。

未來減稅降費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或將更多考慮征管因素的變化,給企業留出適應調整期,嚴征管與降稅率、降費率需要同時推進。


閱讀更多內容,請點擊鏈接:

穩定民企信心 如何實質性減稅??

economy.caixin.com
圖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