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尿毒症病人來說,腎移植是目前最佳的腎臟替代方式,我國目前的供腎來源主要有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供腎(DCD供腎)和親屬供腎(活體供腎),和DCD供腎相比,活體供腎的安全性更高,恢復更快,因此可以說,活體供腎移植是目前治療尿毒症的最佳方法。

上週五,在浙大一院手術室裏開展了第100例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活體取腎術,手術的操作者是浙大一院腎臟病中心主任陳江華教授,從患者開始麻醉到手術結束,僅僅用了2個小時多,患者麻醉復甦後順利送回腎移植病房。昨天是患者術後第4天,經過腎移植病區醫護的精心治療,目前已可以康復出院。

(第100例達芬奇機器人供體準備康復出院)

活體供腎腎移植最重要的是保障供體的安全性以及降低供體的損傷。傳統開放的活體供腎取腎術在獲取腎臟時至少需要在供腎者身體上開約15-20公分的創口,進而分離腎臟周圍的組織和器官,若是較肥胖的供體則存在視野暴露差,手術難度大等缺點。而在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進行活體取腎術,不僅手術視野良好,還可以將手術給供腎者身體帶來的損傷降至最低。本次手術,術者在供腎者左腹部開五個直徑約8毫米的創口,再將達芬奇機器人機械臂通過這五個創口伸入到供腎者腹膜後間隙,讓血管及組織等結構通過其中一個機械臂上的攝像頭,放大20倍後顯示在操控臺的監視器上。隨後在陳江華教授的操作下,機器人靈活自如、精準無誤地進行了腎臟遊離及血管分離等步驟,最後通過腹部不到10公分的切口取出腎臟,緊接着對受者成功地進行了腎移植手術。

(陳江華教授在手術中)

供腎取腎術式的選擇原則爲採用術者最爲熟悉的手術方式,目前浙大一院腎臟病中心開展的有開放的活體供腎取腎術和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活體取腎術。與其他移植中心採用的腹腔鏡下活體取腎術相比,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優勢更爲明顯,是微創領域的又一次飛躍,機器人的三維視野、靈巧的機械手臂(全自由度關節)和智能濾過人手抖動以及精細而高效的分離、止血,減少了手術併發症,使微創技術更加完美,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技術安全可靠,臨牀治療滿意,具有創傷小、術野清晰、失血少等優點。

活體腎移植手術,不僅僅拯救了病人,更是增強了親情的紐帶。目前浙大一院腎臟病中心已累計施行腎移植手術5978例,其中活體供腎腎移植數量1417臺(達芬奇機器人輔助取腎100臺),移植腎一年存活率超過95%,十年存活率超過80%。陳江華教授開創的以腎移植爲核心的尿毒症一體化治療體系,使得尿毒症患者的20年生存率達到了68.9%,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成果榮獲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附:陳江華教授簡介

浙江省特級專家

主任醫師 二級教授 博士生導師 求是特聘教授

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人工器官分會主任委員、華東地區腎臟病協作委員會主任委員、衛健委中國腎移植科學登記系統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學會腎臟病移植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長、腎臟病透析移植分會主任委員,浙江省醫師協會腎臟內科醫師分會會長。

浙大一院腎臟病中心是國家臨牀重點專科( 腎臟病、器官移植) 單位,浙江省醫學支撐學科,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重點學科,浙江大學腎臟病學碩士、博士和博士後流動站,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單位,浙江省透析質控中心掛靠單位,衛生部腎臟病學專科醫生培訓基地和血透護士專科培訓基地。腎臟病實驗室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III 級實驗室及浙江省腎臟疾病防治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包括血液淨化中心、腎臟移植中心、腹膜透析中心、腎病病區和腎臟病實驗室,擁有醫、護、技專業人員300 餘人,病牀148 張,配備國際上最先進的血液透析機和血液淨化治療機175 臺,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腎臟病一體化診療中心之一。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