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閘海濤鏈接:zhihu.com/question/2473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醫聯體本身的出發點是讓大醫院和中小醫院之間建立聯繫,並逐步改變大醫院排隊,小醫院沒人的情況。套用一點時髦的話語,醫聯體改革也算是醫療圈的「供給側改革」。想要探討醫聯體是否可行,我們必須區分出哪些是目標,哪些是手段。手段有偏差,可以慢慢修正;目標有問題,一切結束。其次就是去看看哪些是現實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否有合理的解決途徑。不用糾結於個案,只從邏輯上探討。直接說結論:不能指望醫聯體解決所有的問題,但他的價值和意義很明顯,可具備很強的可操作性,所面對的諸多問題都已經在解決或有了解決的方向。在大家都在摸索的時候,值得一試。

------------------------------------------分割線-----------------------------------------------------------------

以下都是個人觀點,歡迎探討。首先是目標。醫聯體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一開始就是已經說了,大醫院排隊,小醫院沒人。政府希望人們能做到小病去小醫院,大病去大醫院。但這裡有兩個很現實的問題:1.患者去小醫院的,大醫院的利益會受損(超級醫院可以忽略門診收益,中大型醫院還是很在意的)2.患者對基層醫院信任度不高,都希望最好的醫生為自己服務。

那醫聯體是否能夠破解這兩個問題呢?其實還是有希望的。

我印象中在醫聯體概念還沒出現前,實際上就已經有了「醫院集團」的概念。例如2002年南京的鼓樓醫院與宿遷人民醫院組建鼓樓醫院集團,也算是國內第一批公立醫院組建集團的案例。組建了集團後,不管患者在集團下哪家醫院就診,都是自家人,自然能規避不少利益衝突;而基層醫院掛上的一個響亮的名頭,對患者而言公信力也會有所幫助;而既然已經是一個集團的自家人了,醫生之間的技術交流自然會更多,大家交流學術心得,會診疑難病症對醫生也有提高。對醫院、醫生和患者來說算是三贏。但需要注意的是,公立醫院畢竟屬於社會服務機構,尤其強調了「公立醫院必須服務公益」之後,醫療集團式的組建方式充滿了商業的味道,自然受到了限制。那「醫聯體」的概念就自然產生。各醫院之間以聯合體的方式出現,不涉及商業運作,相互扶持,資源共享,又能一定程度上解決現實問題,自然值得一試。小結一:醫聯體模式脫胎於醫療集團,對基層醫療發展理論上有幫助,且成本不高,沒有政策風險,值得一試;其次是手段。我閑來無事翻了下新聞,凡是提到醫聯體的,都會有幾個同時出現的名詞,「雙向轉診」,「遠程專家會診」,「分級診療」等等。可以說這就是實現醫聯體的幾個主要手段。那我就來說說這幾個手段。

1.雙向轉診和分級診療。內容很簡單,患者優先到社區醫院就診,如果社區處理不了,請求轉診到本醫聯體的大醫院;在大醫院做了治療,再回到社區做康復療養。邏輯上很通順。如果真的運作得當,真的能讓患者不用沒事就跑大醫院。當然,這裡有不少問題,我一會再說。

2.遠程專家會診。這個和上一條是配套出現的。如果社區醫生一旦遇到沒把握處理的病情就開單子轉院,那社區就成了一個負責開轉診單的窗口,患者反而多了一個步驟,不如直接去大醫院了。所以開始有了遠程專家會診一說。通過一些技術手段,社區發現問題能和醫聯體中的專家溝通交流,對社區醫生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也可以切實提高基層醫療質量。我曾經有幸參觀過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遠程會診中心,整個新疆面積太大,轉院成本極高,所以一附院的專家都會定期抽出時間來,處理集成醫院的問題。可能是因為時間較早,當時還沒有現在這麼先進的視頻系統,達芬奇機器人。但通過網路傳輸病案、檢查影像還是能處理不少問題的。小結二:醫聯體常用的手段邏輯上說得通,運作得當應該會有效果;好了,說了半天好的,現在開始說問題:

1.責權問題。

醫聯體名義上是一個共同體,但法律上並不是一個單一的責任主體。一旦中間發生責權糾紛誰來承擔責任?舉個例子。社區接收了一個患者,發現問題棘手,首先申請遠程專家會診。醫聯體專家查看後認為社區可以處理,並提出治療方案。但專家方案和社區方案不一致。此時問題來了,如果治療方案出現問題,誰來承擔責任?患者治療方案的最終決定權是在遠端專家還是本社區的主治醫生?解決方式:靠咱們的法律專家們來界定了,此處我一個醫療產品狗真的無能為力。2.全科醫生數量都在說分級診療,讓全科醫生服務到家,但全科醫生不是大白菜,說來就來的。學校里都沒有全科教育,哪來的全科醫生啊。現實中很多地方稍微轉換了下思路,既然全科醫生不夠,那我讓專科醫生組成團隊來應對。這方法確實很好,但需要的基層醫生更多,缺口更大了。一個醫生團隊服務近千人,哪忙的過來啊。解決方式: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這個真的需要時間。3.人員激勵。」首診進社區「已經喊了很久,但人員激勵始終不太明確。一個社區醫生之前一個月3000,醫聯體後每個月要多看100個病人,收入只微調200塊錢,換誰都不會有太大的積極性。我一直認同醫生職業的崇高性,也見過面對希波克拉底宣言時的神聖。但我們不能要求醫生永遠無私奉獻。對遠端的專家也是一樣,記得國家有政策,類似的遠程會診是不允許向患者收費的。對專家的補助只能醫院醫院自籌。那問題來了,專家每天的手術都做不過來,還要定期抽時間出來處理社區的會診需求?如果影響了科室本身的工作,醫院還要追究責任;如果出現了問題還要承擔法律責任(問題1);如果醫院認可專家輔助社區,相當與醫院額外增加了一筆人員(專家時間成本)和經濟(專家的費用)負擔。長期下來,就成了社區醫生什麼以不問,只管開單子,遠程專家有空就處理一下會診申請,沒空就忙自己的。失去了本來的意義。解決方式:什麼時候咱們能夠正視知識的價值,能夠尊重知識的勞動,對人的激勵自然會跟上。很慶幸,很多地區都在試點,期待他們的效果。4.物資限制。因為國家的」基本藥物制度「一個社區醫院的藥品一般不超過600種。而三甲醫院隨便一拿出來都是1000多種,2000多種等也有不少。在大醫院看完病,轉到了社區做療養,一看沒藥用,這不是讓患者又抓瞎了嗎?怎麼辦?管你分級不分級,跑大醫院開藥去.......解決方式:「醫聯體」的成功離不開「葯聯體」的支持,做了這麼多年藥品SPD,還有很多小夥伴在堅持。5.信息不暢。經過這麼多年的野蠻生長,醫院信息系統已經遍地開花。各類系統層出不窮。社區轉到大醫院,總得先知道大醫院有沒有床位、號源吧?總要把社區的檢查結果、病案送過去吧?大醫院治療完轉社區康復,社區總要知道大醫院的治療方案和康復要點吧?不好意思,信息不通,都不知道。解決方式:利用網路,信息互聯,這塊是相對簡單,也最容易切入的。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在做嘗試,例如湖北宜昌的分級診療示範平台,最的就真心不錯,也確實有很多實實在在的轉診數據在流轉(為在宜昌辛勤工作的小夥伴們贊一個)。相比一些噱頭式的」雲醫療「,踏踏實實的做點事情更值得肯定。最終結論:不能指望醫聯體解決所有的問題,但他的價值和意義很明顯,可具備很強的可操作性,所面對的諸多問題都已經在解決或有了解決的方向。在大家都在摸索的時候,值得一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