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8_SummerOkinawa_1030 f


對於世界各地陶瓷器的產地、特性、作家我不是非常深入的了解,知識也不甚充足,但是因為生活中喜愛使用各式美麗特色的器物,所以就算不夠深入研究,卻因為手感、質地、釉色、圖樣,或者只是一眼的感覺而有自己的偏愛及喜好,沖繩的陶器就是第一眼讓我喜愛的這種。

相較於日本本島許多有名的陶瓷產地,位於南方島嶼的沖繩雖然有傳自中國、朝鮮及本土日本的技術,但似乎名聲仍不及本土陶瓷響亮。不過還沒真正到過沖繩的我卻在之前就已經被沖繩陶器給吸引,雖然只是透過雜誌、網頁、以及手上剛好有的幾件器物,可是那拙拙、粗粗帶點野性又可愛的個性,我真的是一眼愛上。

匆忙決定的沖繩行,腦筋還沒轉過來,只想著沒時間做功課安排行程了就好好在泳池邊放空吧,直到抵達的第一天晚上,晚上在旅館瀏覽網頁找隔天行程時,我才猛然想起:「ㄟ!我現在不是就在沖繩嗎?那不就是我喜歡的讀谷山燒北窯的產地嗎?」(好在及時醒過來,哈哈)

也還好因為有租車,所以得以一訪位在中部沖繩的讀谷藝術村,一個位在蔥綠自然環境裡集合了十多個窯場、陶藝工作室、玻璃工作室及售店的聚落。


20130818_SummerOkinawa_1017 f


20130818_SummerOkinawa_1033 f


20130818_SummerOkinawa_1015 f


20130818_SummerOkinawa_1014 f


20130818_SummerOkinawa_1016 f


沖繩陶器不是細幼質地的那種,手感沈重、粗厚,常有藍、綠點點圖案帶點趣味可愛,是屬於民生日常使用的器具,我最愛的就是它的厚重、不華麗,卻可以襯得食物更加美麗可口,且每一個手繪都獨一無二,似乎帶點不完美的筆觸特性。

主要有兩個產地,一個是位在那霸市的壺屋地區;現規劃為「壺屋やちむん通り」,其中還建有「那覇市立壺屋焼物博物館」,另一個就是在中西部的讀谷藝術村的「やちむんの里」。


20130818_SummerOkinawa_1020 f


沿著讀谷藝術村「やちむんの里」主要道路一路散步會經過各個窯場及工作室,有的有開放參觀,有的需要事前預約,有的從外頭就可以看到陶藝職人們正埋頭工作著,雖是半開放,但他們的專注令我們不好意思進去打擾,特別的是還可就近在聚落裡參觀建造在坡地上呈一斜面;於17世紀傳入沖繩的「登り窯」(想到埔里的蛇窯)。


20130818_SummerOkinawa_1508 f


20130818_SummerOkinawa_1511 f


20130818_SummerOkinawa_1512 f


20130818_SummerOkinawa_1506 f


而且因為是產地,所以器物作品的價格比在沖繩各地都要便宜,平常常在各網頁瀏覽著北窯作品的我,一時可以親眼看到親手摸到這麼多這麼多缽、盤、杯、壺,好興奮呢。


20130818_SummerOkinawa_1024 f


20130818_SummerOkinawa_1010 f


20130818_SummerOkinawa_1026 f


20130818_SummerOkinawa_1022 f


如果沒有開車可方便到讀谷村,在那霸市區壺屋地區的「壺屋やちむん通り」其實就可以逛上一下午了。 3、400公尺長,路面鋪有琉球石灰岩的「壺屋やちむん通り」就在著名的牧志公設市場附近,沿著國際通走過來不遠,一間接著一間的陶藝小店、還有咖啡館、壺屋焼物博物館,以及沖繩縣文化遺址登窯的「南窯」,對於喜歡這類樸拙帶著南島氣息感的陶器的我因為時間有些緊迫,眼睛和手忙得不得了,幾乎沒機會拿起相機呢!


20130826_SummerOkinawa_0202 f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