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有台14年的macbook air 11低配,用來開發遊戲,xcode編譯cocos2dx源碼(c++)的速度太慢了,正考慮買一台pro,現在糾結的是pro13寸低配的cpu和air11寸的都是i5的,主頻分辨是2.7和1.4,怕買完pro13寸性能提升效相對於air11i效果沒那麼明顯,網上說pro15寸的i7是四核的但是剛出的新款pro15用的顯卡是上一代的,樓主不玩遊戲,但是以後可能會用電腦開發3D遊戲,電腦打算用個3-5年,所以希望大神給點意見,樓主預算的極限只能考慮pro15寸低配,換電腦就是為了提升開發效率。


高配吧,能用久一些,換機器的損耗肯定不如咬咬牙上個更好的配置划算

去買日淘或者港行吧,我去年年底買的,比國行便宜差不多5k了


當然是15寸啦,不然用xcode很費勁 (我13寸和15寸都有,深有體會),然後自己換內存條。我不清楚14年款容易換嗎,我是更早機器,自己換了內存條,感覺速度明顯提升
我也在糾結差不多的問題..糾結13中配還是15低配,只用pslr。看了各論壇的大部分對比貼,很多人總是說15高配如何厲害如何高性價比,但是畢竟還是比低配貴3000多。我覺得配置,適合自己夠用就是最好的。買來用不到,就是沒有性價比。
果斷15低配,四核標壓i7要比低壓的i5快太多太多了。作為生產工具,15低配是性價比最高的。15低配比13低配內存大一倍,SSD大一倍,CPU快一倍,只貴四千塊錢。


剛剛把手上的2012.13寸mba(8G內存),換成2015.13寸mbp頂配。

首先,即使換了之後,我還是覺得我的13寸mba對於開發cocos項目來說足夠了。唯二的問題,第一,硬碟太小,128G完全不夠應付日常開發。我外接了一個256G的SSD硬碟,剛開始還好,後來由於USB口供電問題,造成硬碟數據損壞,來來回回壞了幾次,實在忍不住換了新電腦。第二,cocos在3.x以後,每次出包都需要編譯cocos的lib,由於最近項目需要,每天需要出一次版本,所以每天都要編譯lib,一次消耗將近半小時(有可能一天需要編譯多次)。換了新電腦之後,一次大概10分鐘。做開發,不要考慮性價比。需要考慮你開發的最低需求。性價比上去了,需求滿足不了,用不了多久還是要換機的。


為何不買高配
適合自己的是最好的,用不到你買高配有什麼用?純粹自娛自樂,學習或者辦公,pro 低配足以滿足,這都不能滿足,低配air 的出現還有什麼意義?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