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死後,賈珍大操大辦,守靈出殯期間,除了四大家族的人之外,官場上的各路人員都紛紛登場,以不同的形式對賈府表達關切關愛之情。在這期間,有兩個不該來的人竟然高調登場,雖然當時給賈府帶來了好處和威望,但也給賈府日後抄家帶來了禍端。

這兩個人,一個是大太監戴權,一個是北靜王。

戴權出場很蹊蹺。秦可卿死後,賈珍有兩個心事,一個是能找個好棺材,這件事薛蟠幫助她解決了。另一個是爲了能在出殯的路上好看,還想着爲兒子賈蓉沒有官隊員,只是個黌門監,執事也不多,正發愁時,戴權竟然來了。原文如下:

“可巧這日正是首七第四日,早有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先備了祭禮遣人來,次後坐了大轎,打傘嗚鑼,親來上祭。”

脂硯齋在戴權之名後有四個字的批示:妙!大權也。也就是說他是有權勢的人。事實上果然如此,賈珍把自己的想法透露給他後,戴權讓拿1200兩銀子,給賈蓉捐了一個五品龍禁尉的官。

此時,賈元春還沒有受寵,即使是受寵,掌管的也是分管六宮的夏太監。另外,太監私下結交更是大忌。所以戴權是一個不該來的人。

北靜王的出場很意外。在四王裏北靜王雖然年輕,但是地位是最高。他完全可以像其他三王一樣,送殯期間派人路祭即可,根本沒有必要親自到場。但是他在散朝之後,卻親自來了。原文如下:

近聞寧國公冢孫媳告殂,因想當日彼此祖父相與之情,同難同榮,未以異姓相視,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喪上祭,如今又設路祭,命麾下的各官在此伺候。自己五更入朝,公事一畢,便換了素服,坐大轎鳴鑼張傘而來,至棚前落轎。手下各官兩旁擁侍,軍民人衆不得往還。

北靜王不僅到場,還親自接見了賈寶玉,把皇上賞賜的一串鶺鴒香念珠作爲敬賀之禮送給了賈寶玉,力邀賈寶玉日後到北靜王府做客。

一個是大太監,一個是北靜王。別說是賈元春此時並沒有封爲貴妃,就是封上貴妃後也沒有這麼大的本事讓這兩個人出場。所以他們的出現必然是有某種關聯。書中通過賈敬禮的葬禮,巧妙地暗示了出來。賈敬死後,有人將此事上報朝廷,皇帝下了一道奇怪的旨意。原文如下:

賈敬雖白衣無功於國,念彼祖父之功,追賜五品之職。令其子孫扶柩由北下之門入都,恩賜私第殯殮。任子孫盡喪禮畢扶柩回籍外,着光祿寺按上例賜祭。朝中由王公以下準其祭弔。欽此。

這道旨意說的很清楚,王公以上人員不準祭弔。對比秦可卿的葬禮,內幕就出來了。賈敬那麼高的輩分,殯葬的規格遠遠低於秦可卿,這說明皇帝對上次賈府辦葬禮明顯不滿,對參加的人員有怨。而不滿和怨恨的背後,其實是宮內的派系爭鬥。

《紅樓夢》裏賈府的興亡衰落,雖然有自身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參與了派系爭鬥。從賈元春的判詞看,她之所以突然能夠封妃受寵,後來又突然死去,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參與宮中兩股勢力的角逐。

在賈元春這一派力量強盛之際,恰好秦可卿死去,於是北靜王和戴權出場,表面是給賈府面子,其實是暫時勝利地一方向失敗的一方示威。

但是世事如棋局局新,宮內鬥爭此一時彼一時,就如甄士隱所說的那樣: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

得勢時目空一切。戴權身爲一個太監上門慰問也就罷了,竟然打傘嗚鑼而來;北靜王做的更過分,不僅親自路祭,還把皇上賞賜的念珠輕易送給別人,把根正苗紅的賈寶玉收到自己麾下。

失勢時,戴權和北靜王當初的張揚炫耀,卻給賈府留下了禍害。所以,賈元春死後,賈府很快被抄家。

作者:大愚小孩,每天陪你讀不一樣的紅樓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