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草東沒有派對、落日飛車、靜物樂團、茄子蛋、告五人、Hello Nico等誕生於台灣魯蛇世代的獨立樂團「撐場」,樂團文化或許會如同此前風靡內地的搖滾文化般消逝。

我們需要明確的是,樂團文化原本就是音樂市場中更趨小眾、更趨亞文化的一種,它曾經在Beyond、黑豹、五月天等「超級樂團」的帶動下一舉進入主流市場,並拿下有分量的「席位」,而由於市場斷層,它回歸到小眾和特定圈層之中,如此,要如何打一個「翻身仗」?

《中國有嘻哈》《中國新說唱》帶來的說唱熱,《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帶來的街舞熱,或許能為樂團文化再次衝擊主流市場提供路徑參考。

對青年文化的觀察和開發正成為綜藝節目的「爆款方法論」,在說唱熱和街舞熱中,頭部綜藝為「地下」文化提供一個面向「地上」的展示舞台,成為銜接小眾圈層與主流市場的一道橋樑。

在筆者看來,樂團文化與說唱和街舞文化有著多個相似點,如題材自帶流量、有破圈潛力、有廣泛的受眾基礎、能夠迅速引發共情等,但樂團題材並非完全「保險」,甚至可能面臨「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結果——2017年,江蘇衛視和壹天文化共同出品了一檔綜藝《中國樂隊》,雖被「文青」和「滾青」們翹首以盼,且有兩岸三地近50隻樂隊參與,但口碑與收視率卻雙雙撲街,未給市場帶來任何水花。

2019年已被官宣的樂隊綜藝是《樂隊的夏天》,據悉,該節目由米未打造,已與太合音樂、摩登天空戰略合作。不出意外的話,樂團文化將借著節目熱度重回大眾視線,而它能達到何種高度,是一時的熱還是持續的回溫,又是否能誕生新的「五月天」,則又是一連串的疑問句。

五月天時隔五年推出的新專輯《自傳》里有這麼一句歌詞——「在我的時代,還有唱片行,如同博物館,裝滿了希望」。時過境遷,日趨消亡的樂團文化還能迎來複興之日么?


這個時代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才華出眾,不會埋沒。只要有能耐,不怕沒有顯示機會。等待也是一種能力,積澱。


不可能,科技的發達會讓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現在人們的確沒有閑余吋間坐下來花錢觀看欣賞一個樂團的演奏表演,即使專業人音樂人甚至著名的歌星也往往使用電子音樂。而電孑合成音樂在技術上更有出色的表現,音樂本身也是大眾文化,方便,快捷,好聽。就行!


我覺得樂團熱不太可能掩蓋過街舞和說唱熱

原因有三個

第一條,文化層次,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文化層次不是很高,欣賞不了了,也可能不是很喜歡那種高雅的藝術,曲高和寡,他們更喜歡大眾化的,能夠貼近其生活的,以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表達的藝術,說唱、街舞這些很對大家的胃口。

第二條,時間。大部分人每天都在為生活奔波,沒有閑功夫坐下來欣賞,

第三條,經濟原因,樂團需要專業的器具,專業的知識和人才,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觀看肯定不得是免費的,很可能價格不菲,大部分普通老百姓還在為生活奔波勞累,是捨不得花錢去欣賞的

基於上述三點,我認為樂團不太可能蓋過說唱、街舞這些藝術


我記得前幾年出現了好幾個48樂團,都是從日本韓國引進來的,那時候火的很,最近也紅火了不少人。


假如能大眾化、少經濟化就會的。


我覺得跳舞熱


大眾的口味我們猜不準,流行趨勢的變化也不得而知,但一切都是皆有可能的。熱度不可能只增不減,新陳代謝的快,誰知道呢


每個領域有每個領域的愛好者,不管有沒有樂團熱,只要有做樂團的樂團就不會死,不要跟著社會走,社會喜歡什麼就做什麼只會越來越商業化,跟隨自己的愛好,作什麼都多。


會的,樂團演出比個人強,一般做樂團的本身綜合實力也比較強,希望有這樣一個節目,讓更多音樂人走上更大的舞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