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與醫院級別無關,也和科室無關,一般普發病,常見病在認識上基本相同,在用藥治療上往往會夾雜個人的經驗和用藥習慣。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剛上中學,由於身體不好,經常鍛煉杠鈴,同學開玩笑偷加重量,挺不起又放不下,得個傷力病,胸痛,半咳,不停的吐痰,老是一點點,一點點的吐。西醫沒辦法治,介紹中醫治,吃了六十幾副葯也沒效果,後來聽說農村有個很不錯的醫生,去了,吃藥也沒效果,又回到醫院治,醫生排隊的病人很多,我看見有一個四醫大的實習生跟前沒病人就叫他給看,開的方子和主任醫師開的一樣吃了三副葯病就好了。後來我對照了兩個人的處方基本一樣就是藥量翻了一倍。到高中可以選一個愛好的專業,我就選了醫學專業班,多半輩子過去了,我總結大病,頑固病用常規劑量根本就不治病,問題是超劑量如果出現醫療事故那就要負責任了。現在的中藥採集的時間很多不對,種植的為了利益使用化肥產量高了,葯的本身質量療效達不到,按教科本不治病,超劑量不出問題大家都好,出了問題賠不起,所以中醫很難統一,經方可以統一,個人的臨床經驗,認識不同,病人的體質不同,病的時間長短,嚴重不嚴重,有太多的不同。有一句話叫久病成醫,就是長時間的實踐探索,自己就能認識自己的病,中醫是實證學科,立法完全沒有意義。我有個習慣只要教科本上說有毒的,有點副作用的,霸葯,烈葯都是我自己先吃,我也沒病,吃了也沒事,相反有病的人吃了病好了,我的總結是中藥對症去病,沒病吃了也無害。後來我喜歡上易經,從八字,姓名都能測出人的病,我就想得病是痛苦,治療也是痛苦,為什麼不能讓人不得病呢,有性趣可以登陸喜馬拉雅直播,聽聽鉉亟居士的姓名學改錯,走出起名誤區,對健康大有裨益。


我們常說換位思考。

假如我們是醫生,會怎樣呢?也會讓病人花高價買葯嗎?買那些效果不好,回扣大的葯嗎?

醫生也分三、六、九等,三觀也不相同。有醫生德望高,以治好患者少花錢為宗旨,考慮細緻。有的不是,哪樣葯貴開哪樣,哪種扣多開哪個,一般同事間交流,跟個人關係好壞有關,不願深聊。

醫院領導關心效益,當然對效益好的科室醫生有好感。

如果服藥後,效果差,可能碰到了庸醫。換個醫生、換個醫院試試。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方法問病友。


中醫是首講陰陽互相轉換的 天地是一陰一陽 男女是一陰一陽 上半天為陽 下半天為陰 晝陽夜陰 根據患者強弱體質辨別癥狀後 還可以根據色脈判斷疾病在何臟 如在心臟 可以先治小腸 因為心和小腸為表裡 她們是最佳搭檔 如眩暈 心悸 就是心臟功能弱了 可以用藥直接補心 如遠志 茯苓 棗仁等 也可以用藥補肝血如當歸白芍等 肝血氣足 就會生心火 如果是心有熱 可以用黃連直接瀉心除胡 也可以泄其子 心火是生脾土 降脾胃火 釜底抽薪 心火自退

中醫的特點 一百個人可以開出一百個方來 人上一百 形形色色 日有短長 月有圓缺 地有高低 人有老弱婦幼 對身體壯的可以先驅邪再扶正氣 對身體素質弱的 先扶正氣 扶胃氣 救心氣 然後才會考慮去祛除病氣 這是中醫藥的特點 中醫始終是以人為本的 用藥後 患者說哪裡好了 哪裡還有不舒服 醫師就會根據患者的自述和病情的變化 不斷地調整藥方 直到患者疾病痊癒而止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應該是問的「同一科室兩個中醫,開藥方差別很大。正常嗎?」其實很正常。中醫很奇妙,它更像是一門系統學,我們知道在一套設計精巧的大系統中,一套子系統出了問題,必然會影響其它子系統,而結果是所有子系統都受影響。在中醫的眼裡,人體就是這樣一套複雜系統。而中醫生就是來發現人體這個系統出了什麼問題,來解決這個問題,調整這套大系統的。每個中醫由於學識,能力,經驗等的不同,他發現問題,甚至解決問題的角度也會不同。這就使他們的藥方思路會有不同,甚至切入點都相差很大。但中醫在平衡人體系統時可以通過人體信息反饋,適時調整,及時修正。而且人體系統又具有很強的自我修復作用。所以他們可能開方不同,思路不同,但有可能依然殊途同歸。

當然,這些只是我的個人觀點,請勿受影響。我以上所說的情形,必須是在一種理想狀態下,前提更是需要有合格的中醫。


這個問題我認為同一個科室的醫生治療同一種病差別不大。因為治療疾病的藥物主要的就是固定的基本都是一樣。只是配伍方劑的藥物有所不同,這個是根據自己的對病而言。例如;感冒有的醫生要求喝感冒膠囊就行了,有的要求喝999感冒沖劑,還有的是其它的感冒藥。對於中醫診斷是按照脈理及問聞而進行辯證。對於方劑藥物配伍是按照君臣佐使而形成的藥物方劑,這裡的君葯是主要的藥物臣葯有時也會一樣,而配的其它藥物就是按照自己的對病理解而形成的方劑。例如;中醫對婦科病一般常用藥物是當歸,而有的中醫對於男的也用當歸,只是應用的主要作用一樣,而其它就有改變。關於這個問題只是我個人認為,不同意見也有對問題的不同看法。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共同探討,不足之處敬請諒解。


不同的中醫開的葯當然是不同的。中醫和西醫不一樣,中醫是對病下藥,西醫是對症下藥。癥狀解除並不一定代表病根除。中醫根據五行生剋原理,就好像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有很多屬性的中藥材,不同的方法配平,最終達到你身體四大協調、五行平衡的目的。 首先,中藥是按療程慢慢理療的,關鍵是不要斷葯,不要換方,飲食和作息要遵醫囑。另外要堅持鍛煉身體。從飲食上調節自己的五行,而不是光靠藥物。


一般差距不大,主要的葯都差不多


有差別。用藥對症,就可!西醫,用藥,也一樣有差別。醫生用藥,都是從自己診斷,來開處方的。而不是死搬硬套書本。


天天就這種賺流量的奇葩問題,頭條厲害了


當然差別大了,我之前的評論里有說到我一個朋友胃病,找了十個中醫生看,有十種說法,類似的病例多的是,這恰恰證明中醫是偽科學,中醫人診病治病,沒有科學依據,沒有醫學臨床經驗,純屬是信口開河,如果是西醫,正規醫院的醫生,同一種病,不同醫生看,開的藥方百分之九十九是一模一樣,比如,反流性食管炎,都是服用胃動力葯,質子泵抑酸類如奧美拉唑,胃粘膜保護劑,因此,偽科學的中醫診斷不靠譜,不準確,藥方各不相同,現在仍有人會信中醫,不可思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