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被唐僧從五行山下,解救出的一回回目爲“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心猿歸正,自然是指的孫悟空皈依佛門,書中亦有多回回目,是以“心猿”指代孫悟空。那與“心猿歸正”的“六賊無蹤”到底爲何意呢?

而在該回中,孫悟空皈依佛門,拜認唐僧爲師之後。首試身手,是打死了一隻猛虎,而掙了一件虎皮衣服穿穿。其後,在山下不遠的農家借宿了一晚。第二日,師徒倆趁早趕路,不覺飢餐渴飲,夜宿曉行。正走多時,忽見路傍唿哨一聲,闖出六個強盜來,各執長槍短劍,利刃強弓,欲劫行李、馬匹。

而當孫悟空對那六賊施禮道:“列位有甚麼緣故,阻我貧僧的去路?”那人道:“我等是翦徑的大王,行好心的山主。大名久播,你量不知。早早的留下東西,放你過去;若道半個‘不’字,教你碎屍粉骨。”孫悟空道:“我也是祖傳的大王,積年的山主,卻不曾聞得列位有甚大名。”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說與你聽:一個喚做眼看喜,一個喚做耳聽怒,一個喚做鼻嗅愛,一個喚作舌嘗思,一個喚作意見欲,一個喚作身本憂。”

這六賊,雖貌似普普通通的山賊,但從這六賊的名號上來看,卻又不普通,而另有寓意。眼、耳、鼻、舌、身、意,分別代表着人的六種慾望,即: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同時,這六種慾望也代表人的六種情感,即:喜、怒、愛、思、欲、憂。

當孫悟空反要求六賊拿出打劫的珍寶與其均分時,書中寫道:..那賊聞言,喜的喜,怒的怒,愛的愛,思的思,欲的欲,憂的憂,一齊上前亂嚷道:“這和尚無禮。你的東西全然沒有,轉來和我等要分東西。”掄槍舞劍,一擁前來,照行者劈頭亂砍,乒乒乓乓,砍有七八十下。

書中又單用“那賊”、“他”,可知這六賊,實則也只一賊。而這賊,代表了人的六種貪慾,也是孫悟空皈依佛門、欲求正果,必須克服掉的六種貪慾。心猿歸正,六賊無蹤,既寓指孫悟空皈依佛門,而自戧內心中的六種惡念。也寓指孫悟空取經之路,遇到形形色色的妖怪、山賊,也都逃不出這六種貪慾,而孫悟空將使他們消滅無蹤。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