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賈老闆的CANT STOP THE FEELING, iGEM Giant Jamboree 2016結束了。在走出波士頓海恩斯會議中心頒獎典禮會場的那一刻,我不禁回頭又看了這個會場一眼,突然鼻子一酸,感慨萬千。從2015年懵懂的新隊員,到2016年整個團隊的隊長,時光太快,彷彿昨天一般。iGEM是一場比賽,但亦是一個故事,組成了這段時光中的點點滴滴。

2016年10月31日 iGEM From Above in iGEM Giant Jamboree 2016

期待

南開參加iGEM的時間並不是很長,2016年的iGEM是南開第三次參加。

我第一次聽說iGEM是在2013年,那時候正是大一。隔壁天大是國內參加iGEM比賽最早的大學之一,而南開的發展相對很晚。那一年隔壁來南開生科院科協宣講,在那次宣講會上我第一次聽到了「合成生物學」「iGEM」「基因元件」等新鮮辭彙,這也讓我深深的對其產生了興趣。當時就在想:南開是否也可以成立這樣的隊伍?

其實南開iGEM第一屆團隊在2014年就已經成立起來,我由於赴北海道大學交流學習並未得知此消息。那一年,南開iGEM隊伍由於經驗不足,隊伍網站建設出現失誤(建立外鏈),導致官方判定隊伍違規,成績取消,遺憾而歸。

從北海道回到南開的時候,正趕上南開第二屆iGEM團隊的建立,我作為新隊員進入隊伍,這一年我主要負責的是Human Practice方面工作,隨隊參加了波士頓的iGEM Giant Jamboree。南開還是吃了經驗不足的虧,在選擇參賽隊伍Track的時候,沒有選擇適當,導致最後課題歸類失誤,遺憾只以銅牌收場。

2016年我成為隊長帶隊南開新一屆iGEM隊伍,經歷了兩年的發展,在這一年我們積累了更多的比賽經驗,隊伍管理上也更加成熟。

南開iGEM的團隊每年大致會分為iGEM宣講、新成員面試遴選、隊伍成員培訓、確立隊伍課題進行實驗,參加CCiC等地區性iGEM峰會以及參加iGEM Giant Jamboree等過程,隊伍的管理模式與大多數隊伍也是相同,前面已經有很多隊伍有過詳細的介紹,在這裡不做贅述。南開iGEM團隊為一年期隊伍,從建隊和參加比賽的周期為一年,但是根據以往的經驗,一年期的隊伍容易「翻車」,特別是對於南開這種經驗不足的隊伍來說。所以南開隊伍的設置中也加入雙保險的思路:多課題和多隊長。

南開每年會根據具體情況確立1-3個課題,實驗項目開始的日期為每年3月左右,然後在6月份會對每個課題的進展情況進行答辯和評審,最終確立去波士頓參加最終決賽的課題。多課題一方面增加了整個隊伍的選擇性,避免了一個課題成果不理想導致最終「翻車」的情況出現。同時這也促進了大家的競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隊伍的效率。落選的項目最終也不會被完全拋棄,可以選擇作為下一年iGEM的候選課題,也可以作為南開「百項工程」「大學生國家創新計劃」「挑戰杯」等參賽題目。

同時南開iGEM團隊也確立了多隊長制度。在2016年,南開iGEM團隊並沒有設立唯一的隊長,而是同時設立了三位隊長(我、宋同學和劉同學),只設立一位名義上的總負責人(主要是管理隊伍大小事務,負責和學院管理層的交流溝通)。多隊長、多核心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隊伍整體的效率,也產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這會在後面提到。

總之,南開iGEM 2016年的隊伍就是按照這種管理理念建立起來的。2015年10月18日南開2016年隊伍正式成立,這時候的我們對iGEM比賽充滿著熱情,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所有的前景似乎都是光明的,大家躍躍欲試,對新的一年有著滿滿的期待。

2015年10月18日南開iGEM 2016隊伍NKU_China成立合影

迷茫

所有的開始都是充滿激情與能量的,整個南開團隊亦是如此。大家幹勁很足,認真討論課題的規劃,學習合成生物學理論,在實驗室進行培訓等等。這一年南開也終於擁有了獨立的iGEM實驗室,大家忙著打掃實驗室,布置各種實驗儀器,整個團隊充滿動力。然而在之後的日子裡,由於課題本身進展不順,有一段時間整個隊伍很迷茫,找不準方向。

我從三月份項目開始到美國比賽前基本沒有回家,整天都泡在iGEM實驗室里。在課題進行一段時間後,結果並不是很好,課題的想法無法在目前的革蘭氏陽性菌生物底盤中實現。一次一次重複的實驗得到的全是陰性結果,整個團隊逐漸變得疲憊了。而我們卻不知道從何處下手解決問題,一次次的討論也沒有實質性進展。團隊突然開始集體感冒,期末考試、保研、出國申請也牽扯著整個團隊的精力,整個團隊的人員有些也選擇離開。結果課題關鍵問題不僅僅沒有解決,反而進程越拖越慢。

我們沒有周末的休息,一周的時間都需要撲在項目上,其實這還好,最煩惱的碰到大的節假日,生物公司都放假了,基因測序沒有辦法進行,引物合成沒有辦法進行,缺少的試劑都不能購買。課題遇到這種情況項目沒有辦法推進下去,我急得嗷嗷直叫,火氣特別大,牙齦都腫了,飯也沒有辦法吃。課題又拖了半個月。

課題該怎麼辦?這個課題進行不下去了,要不不做這個課題了,調整為另一個課題吧?這種情緒開始在整個團隊中蔓延,我的信心也基本快被消耗光了。

愈發燥熱的夏天,心中也愈發的焦躁起來。

從指導老師辦公室出來,走回實驗室,我看著隊友馬同學。

「老師把我狠狠的批評了一頓。沒辦法了,目前的課題是不能調整為別的了,我們只有一種方法了:放棄現在的革蘭氏陽性菌,換成革蘭氏陰性菌。」

然而我們都猶豫了。因為即使只是換生物底盤,我們的項目也相當於要重新開始,而且之後的實驗效果也是未知的。但是不改變思路,整個項目只能宣判死刑。

破釜沉舟。

一拍桌子。

「換!」

這天是8月23號,離決賽只剩下兩個月。

說干就干!離正式比賽的時間不多了,必需抓緊起來!換思路的當天晚上我們就重新設計了10多對引物。接下來的時間裡,沒有時間等一下實驗部分結束再進行下一部分了,每天都要往前趕。周末?暑假?重陽?中秋?國慶?這些似乎都與我們沒有關係。遇到大的假日,既然沒法合成引物,沒有辦法基因測序,那就做其他的實驗!必須保證每天都有實驗任務。整個暑假到10月,從早晨7點到深夜,不僅僅是在iGEM實驗,南開老生物樓的宋老師、喬老師、金老師實驗室,每天四個實驗室,整個團隊從一樓到三樓來來回回奔跑,一樓養菌,二樓做構建、測熒光,三樓做蛋白,一二三樓實驗室的六七台PCR同時工作。很多時候都要熬夜,整個晚上要繼續堅守在實驗室測定實驗數據。甚至吃飯的時候手裡也要拿著計時器,因為20分鐘後還做做膠回收,質粒提取和酶切驗證……

這一年南開整個團隊的迷茫期是比較長的,這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實驗組同學的效率。不過之後由於找准了方向前期,加上前期積累了大量的實驗基礎,整體實驗的進度很快,很快就實現了預期的課題目標。

2016年10月2日某次分子實驗中唯一的一個陽性克隆轉接到LB培養基中

疲憊

iGEM是一場馬拉松。iGEM大多數隊伍的項目為大約一年的時間,戰線是相對較長的,隨著初期的熱情退卻,遇到的挫折逐漸變多,每個人都會經歷一段難以言說的疲憊期。

每個iGEM隊伍都會經歷的應該就是通宵測實驗數據了。生物實驗大多都需要等待,加上iGEM比賽緊張的時間表,很多實驗都要安排到深夜甚至通宵才能完成。這一年,通宵做實驗的次數已經數不清了。我每次都會在南開三食堂的商店裡買一堆零食,泡麵、薯片和可樂是不能少的,以備在深夜裡慰藉自己痛苦的胃。每次開始前都擺出一種大幹一場的架勢,安排好整晚的試驗計劃,比如什麼時間點需要測數據,什麼時候可以趁機休息一下。

需要整夜做實驗前的第一關是老生物樓的門衛大爺。南開iGEM實驗室在老生物樓二樓。而老生物樓每天晚上11點關門,所有人都要離開。每次需要熬夜做實驗都要經過實驗室導師的批准才能進行,當然我們也會找隊伍指導老師和門衛老大爺打好招呼。但往往計劃趕不上變化,有時臨時決定要趕進度通宵做實驗,門衛大爺可就不幹了。

「怎麼又要通宵做實驗?!你們這可不行啊,出了安全問題怎麼辦?我得和你們宋老師好好說說這事!」

沒辦法,當然要好說歹說,請門衛大爺通融一下,因為實在是因為比賽進度沒辦法要熬夜做實驗。

Wiki是全世界iGEM隊伍需要面對的,緊張、痛苦而又疲憊的任務。iGEM隊伍需要在Wiki Freeze的最後期限之前完成隊伍網站所有的建設,而且網站的建設和最終的評獎是有最直接的關係的,所以大家都會在最後的日子裡集中對網站進行建設、上傳、修改等等。由於Wiki的重要性,大家都會不到最後不罷休,神經緊張的檢查著隊伍網站的每一個環節,生怕錯過每一個細節性錯誤而影響最終的成績。由於全世界的Wiki Freeze截止時間是一致的,以美國時間為準,所以位於中國區的隊伍都會經歷一個痛苦的夜晚來完成Wiki。

Wiki 在2016年的截止日期是北京時間10月20日中午12點。在10月19日的早晨整個團隊就已經最好了奮戰到最後時刻的準備,雖然這是整體網站已經基本建設完成,但是還有很多細節問題需要完善。隨著對網站的細節進行檢查,很多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有一些實驗圖需要重新製作和上傳。到了10 月19日的晚上大家仍然奮鬥在Wiki建設的第一線。

2016年10月19日晚 整個團隊奮戰在Wiki上

整個夜晚我都在和負責Wiki的董同學交流網站的各種細節,對網站進行進一步的維護,一夜未眠。第二天天微亮,我和宋、劉同學仍然繼續在iGEM實驗室內堅守,雖然時間不多,內容基本已經完善好,但是我們還是認真的檢查者Wiki上的每一個英文單詞。

2016年10月20日上午11點35分,在離Wiki Freeze Deadline還有25分鐘的時候,我們的Wiki終於檢查完了所有細節!我們提前25分鐘中完成了所有任務。然後大家就注視著大屏幕上倒計時,當倒計時結束的時候,大家拍著桌子,大笑著,互相擊掌,歡呼起來。我當時已經30多個小時沒有休息,不知道是累的還是激動的,眼淚不自主的就流了出來。

2016年10月20日上午11點35分 團隊Wiki正式完成

我說:「終於結束了,也別睡了,我們去吃頓火鍋吧,好餓。」

三個人在南開西南村附近的火鍋店吃到一半,我和宋同學都吃不下去了,我是又累又困。而劉同學依然胃口大好,一邊吃著涮肉,一邊指著我們倆說:「你們倒是吃啊,這兩天太他媽的不容易了。」

爭吵

南開iGEM團隊是一個經驗比較少的團隊,前面說到為了更好的管理整個團隊我們設置了多隊長制度,主要是為團隊的管理提供更多的思路。2016年南開一共設立了三位隊長,我、宋同學和劉同學。宋同學處理事情十分冷靜,思考也比我縝密。劉同學往往在問題上看的比較豁達,有種「老子就是這麼自由自在」的感覺,處理問題頭頭是道。這兩位都為團隊做出了很多的貢獻,讓整個團隊順利的運作起來。但是三個人在一起也有問題,那就是對某些事情有分歧時,三個人就會吵起來。

我們的爭吵並不是偶爾、偶然的,而是整個iGEM實驗室一年以來隨時可以看到我、宋同學和劉同學爭論爭吵的場景。我們不僅僅在項目規划上吵,在實驗結果處理上吵,我們會對整個項目的每一個有分歧的環節爭辯,據理力爭,互不相讓。

不過往往最激烈的爭論我們三個人都是在iGEM實驗室里關起門來進行的,但是面對整個隊伍時往往顯示出「和諧」的場景,宛如電影《中國合伙人》中的成東青、孟曉駿和王陽。三個人性格迥異,各自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優勢,卻也有自己的劣勢,三個人的配合很巧妙的互補了彼此欠缺的東西。

我和宋同學性格比較相似,在問題上都比較固執,往往在某個問題上爭得無法調和。而劉同學卻時常倒戈,時而站我,時而又站宋同學,而有時看著我倆吵得激烈,他卻靜坐一旁,撒手不管,對其他隊員說:「你看他倆又又又又又吵起來了,我不管了,讓他倆吵去吧」。每次回想起這個場景我是又好氣又好笑。

但是有趣的是我們的爭吵最終無論如何都會產生一個共識,一個較為有效的解決方案出來。我們之間的爭吵並沒有讓整個隊伍變得分裂,反而由於將所有問題放在公開的層面進行討論,使得所有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提高了整個隊伍的效率。

三個人也不是天天吵,我每次走進iGEM實驗室,一發現門反鎖著,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這倆人在干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我於是用鑰匙打開門,用假裝指責的語氣對著這兩位說:「好啊,你們倆竟然在實驗室里看B站鬼畜!竟然還不叫上我!」於是我也加入了他們,對著王司徒和諸葛孔明的視頻哈哈大笑。

更有才的是,宋和劉同學竟然還把實驗室的核酸測定儀(帶有觸控屏幕)裝上了嗶哩嗶哩的APP,順便還把切水果的遊戲裝了上去,第一次看到這兩位的傑作時,我真是佩服這兩位,太有才了,測測核酸的同時,還能切切水果。所有的這些都為iGEM緊張的生活增加了樂趣。

南開iGEM實驗室的多用途的Spectrophotometer

成長

在波士頓iGEM決賽最後一天的頒獎典禮現場,當看到大屏幕上顯示出NKU_China獲得金牌的時候,大腦突然就蒙了,這是真的么?然後又看了一眼,現實告訴我,這是真的。我情不自禁的跳了起來,大喊,狂歡,和隊友猛烈的擊掌,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轉眼間,2016年iGEM Giant Jamboree結束已經快一年之久,如今2016團隊有的人也已從南開畢業,有的人繼續在南開完成本科學業。前不久南開iGEM 2016年的項目論文也最終被雜誌正式接收,整個2016 iGEM團隊也算有了一個圓滿的結束。回顧在南開三年的iGEM經歷,從大二到大四,從隊員到隊長,從銅牌到金牌,iGEM真的讓我們成長太多。

iGEM為我們帶來了什麼呢?iGEM給我們搭建了一個可以展示自我的國際平台,並在這一個時間周期內極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整體水平;iGEM讓合成生物學真正的在年輕的大學生團體中遍地開花,為合成生物學培養一大批潛在的人才;同時iGEM強調交叉,比賽的隊伍人員不僅僅來自生物,工程、化學、數學等等一大批的交叉思維在這裡交匯,產生了大量的傑出的想法; 同時iGEM也為每個參加比賽的人留下了一段獨特、寶貴的回憶。

2016年10月20日 南開iGEM團隊與Randy Rettberg在iGEM Giant Jamboree開幕式上合影

iGEM在我的大學生活中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比賽,它更像一種動力,讓我不斷的克服遇到的困難,驅動著我在項目最困難的時候堅持下去;它也代表著一種情感,因為iGEM我喜歡上了合成生物學,找到了科研的歸屬感。

我終會離開iGEM這個舞台的,雖戀戀不捨,但始終心懷感恩。感謝所有支持鼓勵整個南開iGEM團隊的人,祝以後的南開iGEM團隊再創佳績,也祝2017年所有中國區的iGEM團隊在波士頓取得優異的成績!

南開大學iGEM 2016團隊合影

作者信息

孟凡康 NKU_China 2016隊長 @孟凡康

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伯苓學院2013級本科生

現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小編:作者現有合成生物學方向專欄Regenesis,對前沿知識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前往~】

再創丨Regenesis?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