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從中國青島這個“小城市”走向全球、享譽世界的海爾,曾代表了中國家電行業的最高水平。海爾從冰洗起家,逐漸覆蓋到空調、小家電、彩電等家電全品類領域,實現了單一品類邁向全品類的華麗蛻變。而同樣從青島起家的海信,則以彩電主業爲依託,以品牌矩陣的方式實現了家電全品類的完善佈局,並實現了“換道超車”。

△“BrandZ中國出海品牌50強”第六名是海信、第七名是海爾

△海信與騰訊一起成爲了2019年度增速最快的五大中國品牌之一

就在2019年3月29日,一年一度的 Think with Google 盛會發布了2019年“BrandZ中國出海品牌50強”報告及榜單,海信連續3年上榜,排名從第九上升到第六,比更早“出海”的海爾還要高出一個名次,在所有上榜的家電品牌中更是名列第一!除了海信、海爾這兩大家電巨頭外,登上榜單的還有格力,位居第29位。

與此同時,海信的“品牌力”得分也從530分大漲55%,最終達到了823分,與騰訊、格力等品牌一起,成爲2019年度海外價值增長最快的五大品牌之一!

2019年“BrandZ中國出海品牌50強”報告顯示,今年中國品牌的品牌力指數同比增長 15%,去年指數增幅僅爲 5%。其中華爲、聯想、阿里巴巴、小米、字節跳動、海信、海爾、中國國際航空、一加、安克排名前十。

據悉,品牌力由三個要素構成:

有意義(Meaningful,以契合消費者訴求的方式滿足其功能和情感需求);

差異化(Different,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並引領潮流);

突出性(Salient,在購買時迅速浮現在消費者腦海中);

報告根據谷歌Surveys問卷答案計算出各個品牌在“有意義”和“差異化”上的得分,結合谷歌及YouTube搜索指數計算出的品牌搜索指數來計算“突出性”。最終結合了來自歐美、日本和澳洲等地區的全球40萬名消費者的票選意見,最終排名非常具有參考價值和權威性。

除了排名上的一飛沖天,海信還拿出了更加“擲地有聲”的數據。根據海信官方提供的數據,2018年,海信在美國的自主品牌銷售量同比增長57.5%,在歐洲市場同比增長14.1%,在海信最先開拓的南非市場,海信自主品牌銷量同比增長41.7%。最厲害的是在較晚開拓的加拿大市場,海信自主品牌更是同比暴增106.1%!

擁有海信、科龍、容聲、東芝電視等多個品牌和生產基地的海信集團,也不缺乏“走捷徑”的渠道,只要稍微鬆一鬆“標準”,便能收穫不菲的海外收入。然而,在國內市場就親自“打頭陣”的海信,在國際化和出海過程中,也始終堅持以自主品牌開拓國際市場,錨定澳洲、歐洲、美國、南非和日本等高端市場持續發力。

而在今年3月7日,海信纔剛宣佈將在國內正式推出OLED電視,形成激光電視、8K ULED(液晶電視)、OLED電視“三駕馬車”搶佔大屏市場的格局。而在海信集團的內部,早已形成了人工智能、IoT物聯網和傳統家電之間的“競合關係”,未來潛力不可估量。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