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靜脈血栓是血管外科的急症,如不接受及時、規範的治療,最嚴重的併發症可能導致肺動脈栓塞,甚至導致患者猝死。

作者:黃柳桓 ◎ 來源:不可忽視的血管疾病

急性血栓形成如果累及到大腿段甚至到腹股溝以上水平的深靜脈時,患者通常表現爲整條腿明顯的腫脹和疼痛,症狀明顯,很容易引起患者警惕,並及時到醫院就診。

▼下圖所示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常見症狀

1

孤立性小腿深靜脈血栓

在所有下肢深靜脈血栓病例中,有大約50%左右的患者,靜脈血栓僅侷限在膝蓋以下的靜脈段(不包括膕靜脈),臨牀上稱爲孤立性小腿深靜脈血栓,也稱爲孤立性遠端DVT。

小腿段可以被靜脈血栓波及的血管包括:腓靜脈、脛後靜脈、脛前靜脈和小腿肌肉內的靜脈,包括腓腸肌靜脈和比目魚肌靜脈。也就是說,平時血管超聲結果報告的肌間靜脈血栓,也被包含其中。

臨牀症狀

部分患者可能有明顯的的小腿發硬、腫脹、疼痛、皮膚溫度升高等症狀,但有些患者只有小腿痠脹等輕微不適,容易延誤就診。

2

孤立性小腿深靜脈血栓的風險

相對於膝關節以上位置的深靜脈血栓,孤立的小腿深靜脈血栓,向近端進展和導致肺栓塞的風險要略低一些,危險性更小一些。但大約也有9%左右會蔓延到膝關節及以上水平的靜脈段,並有大約1.5%的概率會導致有症狀的肺動脈栓塞。

簡單來說,小腿段的深靜脈血栓,最開始是個症狀比較輕微、危險性比較小的疾病,但也有一定的比例會加重,加重後勢必給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更大的影響,需要更復雜的治療。

因此從患者本人的警惕意識,以及醫生對疾病的及時診斷與治療選擇,都不能掉以輕心。

3

抗凝還是不抗凝?

血栓,最大風險就是血栓脫落導致嚴重的血栓栓塞事件。

而抗凝藥是一種防止血栓形成的特殊藥物,它的主要風險是身體其他部位的出血。血栓的治療,其實是血栓栓塞風險和抗凝出血風險的評估選擇。

所有患者應在抗凝治療之前和治療期間接受出血風險的評估。對於所有患者,抗凝的決定應個體化,且應仔細權衡VTE預防的益處與出血的風險。

症狀性

如果出血風險較低,症狀性孤立性小腿深靜脈血栓的患者可進行抗凝治療。

與近端深靜脈血栓的治療方式基本相同,針對小腿段深靜脈血栓主要也是採取標準劑量、足療程(3個月)抗凝治療,目前可以選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或口服抗凝藥治療。其他輔助治療包括促進靜脈迴流的口服用藥,以及穿戴彈力襪緩解急性期腿部腫脹不適的症狀等。

針對一部分症狀性孤立性小腿深靜脈血栓的患者,有醫生並不推薦抗凝治療,而是進行密切監測,這部分患者包括:

無症狀

無症狀性孤立性小腿深靜脈血栓的患者以及部分症狀性孤立性小腿深靜脈血栓但血栓栓塞風險比較小的情況,要不要給予抗凝治療,目前在醫生之間也有一些不同的觀點。

但基本取得共識,臨牀研究中也得出一定證據的意見是:如果患者存在血栓進展的高危因素,還是推薦給予抗凝治療,這些高危因素包括:

而對於不存在上述危險因素的患者,可以暫不予抗凝治療,採取嚴密觀察至少兩週的保守治療方式。

支持這一選擇的最新證據,是2016年11月剛在柳葉刀血液病學子刊發表的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臨牀研究,CACTUS研究。

(Compression versus Anticoagulant treatment andcompression in symptomatic Calf Thrombosis diagnosed by UltraSound)

這項研究共有加拿大、法國和瑞士的23箇中心參與。入組了252名低風險患者,是低風險的孤立小腿靜脈血栓患者,隨機分配給予那曲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或生理鹽水皮下注射。

研究結果提示,對於低風險的孤立小腿靜脈血栓,抗凝治療在預防血栓進展和肺栓塞的發生率上,並不優於安慰劑,並且會帶來顯著的出血風險,這與指南的意見是一致的。

這與發佈的第10版ACCP指南中的相關建議也是一致的:

—— END ——

▲圍術期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防治

聲明

本微信公衆號所刊載原創或轉載內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論壇觀點或立場。文中所涉及藥物使用、疾病診療等內容僅供參考。

戳新青年微站!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