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劉曉坤)北京協和醫院王曉軍教授團隊結合臨牀診治經驗,從基因學、細胞學和組織學等基礎醫學方向開展瘢痕疙瘩發病機制研究,篩選關鍵靶點,創新並完善治療方案,促進瘢痕疙瘩規範化、個性化治療的全國推廣。該項目榮獲2018年度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瘢痕疙瘩爲整形外科常見的皮膚良性腫瘤,具有向周圍正常組織浸潤性生長的特性,且伴隨難以忍受的瘙癢和刺痛感。瘢痕疙瘩組織易破潰、併發感染,當皮膚潰瘍反覆發作時,易發生惡變,導致瘢痕癌。由於瘢痕疙瘩病因不明、難治易復發,一度成爲整形外科領域鮮有涉足的“疑難雜症”。

爲探究瘢痕疙瘩發病機制,團隊進行了相關基礎研究,首次證實瘢痕疙瘩組織中存在上皮細胞-間質轉化(EMT)現象,發現在乏氧微環境下,低氧誘導因子-1α(HIF-1α)增加表達,誘發了EMT現象產生,而EMT反過來又促進HIF-1α的表達。此外,團隊還對比了瘢痕疙瘩組織與正常皮膚組織長鏈非編碼RNA(lncRNA),發現多個基因靶點的表達水平存在差異。

瘢痕疙瘩與增生性瘢痕的症狀類似,但治療路徑完全不同,對二者進行科學、高效的鑑別診斷至關重要。團隊首次將激光散斑對比成像系統應用於瘢痕疙瘩的鑑別診斷,用時僅3分鐘,便可直觀鑑別,速度快且準確率高。此外,激光散斑對比成像系統還可對瘢痕疙瘩的復發情況進行鑑別。

針對較大面積瘢痕疙瘩患者,傳統療法是植皮手術加術後1次放療,而單次放療劑量遠不能達到預防復發的效果。爲降低復發,團隊與協和放射治療科密切合作,首創“預切開預放療”技術,將整形美容外科的手術操作和放射治療科的放療技術有機結合,在植皮手術之前做切口、啓動創傷癒合機制,行放療(切開後48小時以內)以阻斷瘢痕過度癒合和生長;植皮手術後,再行放療進行清掃,大大降低複發率。放療後,團隊創造性地引入高壓氧治療,該療法可阻斷EMT發生的乏氧微環境,可有效預防瘢痕疙瘩術後放療的炎症以及復發。

團隊專注該領域研究15年,將疾病10年治癒率提升到90%,使患者愈後無症狀,生活質量得到極大改善。團隊撰寫了《北京協和醫院瘢痕治療指南》,近3年來在全國範圍開展50餘場巡講與培訓,推廣瘢痕疙瘩規範化診療經驗,幫助地方醫院打破治療禁區。該項目獲得三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和兩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發表SCI論著十餘篇。

胸前區瘢痕疙瘩,皮膚硬結向周圍擴展形成蟹足狀或蜈蚣狀

整形美容外科供圖

​​​​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