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說中國富人怕CRS,是因為他們怕交稅,我不以為然。

01/CRS熱

CRS是財富管理領域熱門關鍵詞,這三年來出席的大小會議都繞不開這個話題。令人驚嘆的是本人在2016年的中國離岸峰會上給AOA的會員培訓的是CRS,在2017年還是這個話題。今年是2018年,我在深圳和越南的峰會上我們還是圍繞這個話題在討論。

02/國人偏愛高稅區

CRS會將你在海外賬戶的信息交換到你本國的稅務機構(當然是有條件的),但交換不意味著徵稅。有些歐洲的朋友說,我們歐洲人對CRS無感,因為我們國內國外一本帳,交換吧,無所謂,我本來要交的稅我們都交了。這句話的潛台詞是,你們中國人就是沒有好好納稅,所以你們看CRS來了,你們恐慌了,因為你們怕交稅。

但我們中國人真的是怕多交稅呢?如果是怕多交稅,為什麼還總要移民到全球稅收最高的國家呢?比如移民到美國、到澳大利亞、到歐洲。現在移民到一些小的國家,雖然是低稅的,但貌似也是為了以此為跳板,更快和更便宜的移民到歐洲和美國。既然不是稅的問題,我們就需要好好探究一下CRS恐慌背後的本質。

03/焦慮到麻木

本人認為CRS恐慌是真實存在的,尤其是CRS宣布的初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CRS的焦慮開始減弱。為什麼呢?因為CRS被所有的機構當成兜售自己的業務工具,恐懼和焦慮是最好的鞭子,你這個有錢人,請就範吧:

賣大額保單的說:錢馬上買保險吧,否則就交換了,保險不交換;

賣移民的說:搞個效果護照吧,用這個新身份證,交換不回國內了;

賣房子的說:買房子吧,這樣賬戶裡面的錢就沒有了,無所謂是否交換了;

一個賣信託的老實人,比如我說:做了信託,可能還是要交換!!!

。。。。。

這些解決方案,簡單說,都無法完美的解決CRS的問題。但為什麼客戶不太起勁了,只有機構還在起鬨呢?那是因為機構既然無法給出好的解決方案,那麼客戶就開始琢磨:

我現在國內賬戶上有100萬,沒有人問我稅是否都繳納清楚了;如果他發現我香港戶頭上也有100萬,那有什麼區別呢?

還有,如果我香港戶頭上的100萬,是我奶奶的名字,稅務局一定會說是我的嗎?

既然我越學習越發現,解決CRS沒有一個萬能良方,那麼我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妨佛系一些,等等看吧。因為長期的焦慮未曾治癒現在已經變得麻木。

但你說客戶的恐慌不在了嗎?那我們覺得還是存在。只是因為機構沒有對策,大家就變成了靜靜地觀望了。

04/恐懼的是不確定性

那麼這個恐慌既然不是懼怕稅的問題,那這恐慌的本質是什麼呢?我覺得是對不確定性的恐懼。前面說一個歐洲人如果海外有錢,他們很坦然,那是因為他們清楚自己海外有錢,被稅務局知道了結果是怎樣的。不管他準備怎樣的應對,他可以應對。而面對中國的市場,國內和海外的機構都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結果。所以恐慌還在。如何隔離這個恐慌呢?那就是需要一個方法徹底保證這個隱私,因為只有信息沒有交換回來才能消除這種對不確定性的恐懼。綜上所述,CRS在中國客戶的心中造成的恐慌是不確定造成的,不是稅造成的,客戶需要的是隱私,而不是找到一個借口不繳稅。

05/預言

我沒有辦法給各位兄弟機構出藥方,我沒有這個本事。

但我今天可以大膽的做一些預言,不是為兄弟機構,而是關於中國個稅的走向。

試想,既然我們很多人根本不知道CRS這回事(雖然你的朋友圈沒少發),他香港的金融機構當然不會天天跟他說什麼信息會交換回中國大陸了,所以呢,我們很多朋友的信息就duang、duang、duang的交換回來了。如果這個時間是2020年,稅務真的要請你大家去喝茶,讓大家補稅嗎?我覺得可能,但稅務局需要先做一件事,那就是全面完善個人所得稅的徵收,中國必然在使用這些數據進行稅務盤查之前明確海外的錢和目前賬戶上的錢有一個什麼樣的說法,存量怎樣交稅和怎樣赦免。以後怎樣交稅。海外的怎麼算,國內的怎麼算,以及如何申報。據說祖國已經購買了美國的稅務局的納稅表格系統,所以稅務的大數據時代馬上就來了。

我個人覺得如果每年都請一個稅務師給自己的填填納稅的表格,什麼可以抵扣就抵扣一下,其實心裡挺放心的,如果海外的錢也有一個明確的說法,那也不錯。擔心的就是不確定,擔心的就是怕選擇性執法。但一旦這些法律更加健全了,大家照著做,豈不更好?

這個時候,我們機構就可以依法給客戶出主意,用最好的方法合法的方法節稅,這個時候政府、個人和機構都開心。期望這個時候早點到來。

這個時候似乎已經很近了,但還是沒有到。那大家需要做什麼呢,那就是要關注這個國家的CRS的具體的細則,按照規矩辦事。

CRS數據大全與應對方案 | 禾場?

www.myhechang.cn
圖標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