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我是白鉛華,出版社的編輯,喜歡詩詞、小說,歡迎來liao!

這兩位分屬兩個不同的時代,李商隱乃晚唐詩人,李清照則為北宋末,南宋初詞人。我來分析這兩者的區別。

時代境況相似,卻造就他們不同的作品風格。

李商隱和杜牧合成「小李杜」,和溫庭筠合成「溫李」,與李白、李賀合成「三李」。他時處「牛李黨爭」的漩渦之中,鬱郁不得志,一生壯志難酬,沒有當過大官,多是幕府遊歷,雖說有經天緯地之才,可惜沒有平台施展,這就造就了他的悲憫一生。李商隱的刻意追求華美,也確實做到了溢美,親切自然,他的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自成一統。

李清照,號為「易安居士」,一生和丈夫趙明誠醉心金石,合著有《金石錄》。易安居士可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位休夫」之人,可以看出李清照不畏強權,不受束縛的性格。李清照的作品,總的來說,在當時是「不入流」的,因為,當時詩詞乃是托物言志的高雅作品,而易安的詩詞多是寫小女人的生活與心思,當時被稱為「淫詞艷曲」。可現在看來,李清照的詩詞乃是精品,雖說寫小女人,可那種心思,自有格調。

兩者作品的風格具體區別。

李商隱的作品,大家都說是「朦朧詩派」的創始人,也確實,我們讀來感覺他在抒情,可又不凸顯,別言他意。朦朦朧朧,若有似無,這自是一種境界。李商隱也被稱為「無題詩鼻祖」,這不是說他是第一位寫「無題詩」,而是他的無題詩數量很多。記得我看《人間詞話》:

「詩之三百篇十九首,詞之五代北宋,皆無題也。非無題也,詩詞中意不能以題盡之也。詩有題而詩亡;詞有題而詞亡。然中材之士,每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

可見連大師王國維都對「無題詩」讚不絕口,這就更能凸顯李商隱的自成一格。我們也長吟:「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更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都是些膾炙人口的佳句。

李清照的作品,開「婉約派」一代詞風,也同樣,不是李清照開創了「婉約派」,而是對「婉約派」的風格延續很深入,婉約派還有「柳永」詞宗在先。仍如上文所說,李清照的作品多寫小女人的情懷,高人一筆,也證明了李清照的家學深厚。李易安的詞對女性讀者來說,真是深入人心,能把女性視角這麼文藝的展現,「千古第一女詞人」的稱號自不為過。而對於男性讀者而言,自是為深入了解女性內心打開了大門。我們也唱誦:「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內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這也自然使我們念念不忘的格調。

兩者自有高的成就,論喜歡,兩者平分秋色。

這兩者成就頗高,都是開一脈先河之人。李商隱揚「無題詩」「朦朧詩」之風,李清照傳「婉約派」之氣。這怎麼比較?我淺顯地自不量力地毫無意義地說,在古時候,李清照的作品「不登大雅之堂」略下,李商隱的作品,雖有「艷詞」之嫌,但無定調,「朦朧而抒壯志」略勝一籌。而如今看來,兩者分屬不同流派,毫無比較意義。

對於兩者的喜愛程度,我比較偏向李清照,由於因為個人比較喜歡詞,詞讀來忽短忽長,長詞慢調,似歌可唱,似詩可誦,似句可讀,俚語俗詞皆可入詞。


當然是易安仙子!

他們都寫詩詞和散文,以散文而論,李義山的散文已經遺失。但李清照的散文卻流傳下來了一部分。所以在散文方面,李易安勝了一籌。

歷史上對李義山的駢文評價非常之高,甚至說「只要李義山的駢體文流傳下來,整個唐朝的駢體文全部丟了也不可惜。」可惜的是,我們卻看不到,所以這一句評語不能體現出李義山散文的真實水平。就好比斷臂的維納斯,未寫完的《紅樓夢》都是因為缺陷才讓它們變得富有魅力。

李清照的散文我讀過,除了《詞論以外》,其它文章都有駢體文的影子,辭賦華美,唇齒生香,哪怕是關於賭博之術,也寫得精彩紛呈,一唱三嘆。

再說到詩歌,李義山最大的標籤是隱晦,也就是七律之中各類典故的運用,把一首詩可以營造得唯美迷離。這是一種境界,也可能說是一種本事,取巧的本事。

在詩詞創作上,它可以證明一件極為殘酷的事情。哪怕一首寫得一般尋常普通甚至庸俗,但只要放進去典故,就可以「點鐵成金」,宋朝詩人及江西詩派都喜歡大量用典未嘗沒有這方面的心思,而宋朝人的應酬之多,也迫使這種典故用法愈加變本加厲。連小可自己前幾天回答問題時都試了一下,果然妙不可言,詩的檔次一下就上去了。

李易安則不同,他的詞均為清淺口語,小可不止一次說過,不用典故,只用尋常言語把詩詞做得曼妙含蓄,是天底下最難的事情。而且風格還是那麼的多變(順便吐槽一下那個把李易安歸為婉約宗的人,真真是不懂詩詞的二貨!)

可以打一個淺顯的比方

李易安只用白菜和蘿蔔就做出了滿漢全席的味道。而李義山卻用了鹿胎,燕窩和海參。

小可親測,玩詩詞時只要用典,必然會讓詩詞在藝術層次上更上數個台階。但是不用典,小可從來沒有達到過讓自己滿意一半的境界。

所以,以詩詞而論,李易安光憑難度,就高了不止一籌。

宋朝之後的很多詩人,一開始都是模仿李義山的,後來都摒棄了這種以才學為詩的態度。


李清照

中國宋代女詞人。自號易安居士。年生活優裕,工書能文,通曉音律。《金石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漱玉詞》

李商隱

字義山,號玉溪生.晚唐詩人。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李商隱的詩其詩構思新奇,風格農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誚。因處於牛李常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詩人最愛李商隱,詞人最愛李清照,兩個不同風格的怎麼比較呢?喜歡詩的就會覺得李商隱有才!喜歡詞的就會覺得李清照有才!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的詩歌大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為題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轉,辭藻精麗,聲調和美且能疏密相間,讀來令人迴腸盪氣。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作品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

李男神,李女神,都是神哈哈??


李商隱的高,他的是非常凄美,唐朝沒有超越他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