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的修鍊更像是一個用排除法做選擇題的過程,這是我讀張化橋先生《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的一個感悟。

張化橋在外國投資銀行做了十幾年的宏觀和個股分析師,並且連續5年被評為「最佳中國分析員」。但張先生坦言,他對股票投資的領悟一直很不得要領,自己的投資表現也很一般。所以,在他退出投行後,有了一些「醒悟」。

在這本書中,張化橋「醒悟」了很多,我認為核心是:

最好不要作預測,特別是不要作短期預測。如果你一定要作預測,可以只作中長期預測,只作方向性的模糊預測。

張化橋也給出了應對辦法:自己組建一個涉及50~70隻不同行業的成長性強的中小企業股票的穩定資產組合,長期持有。

這本書當然的給我們介紹了分析師業界的狀況,我認為這對我們閱讀研究報告、我們自己做基本面研究、從而對我們的投資也很有幫助。

我們先來看看張化橋的「醒悟」:

1、對宏觀經濟、大盤走勢等最好不要做預測,特別是不要做中短期預測和確定性預測。如果你一定要作預測,那就只作長期的、模糊的和方向性的預測。宏觀經濟與股票市場在長期內方向一致,但在短期內,甚至中期內可能會嚴重偏離。

2、對某個股票的短期的目標價、股價走勢不要預測,特別是不要預測股票的中短期的買賣時機。試圖選擇入市時機在方法論上面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3、個人投資者必然跑輸大市,即使是挑選基金投資也一樣。這是作者引用伯格的話說的。基金行業的從業人員絕大多數很敬業,智商高,但作為一個整體,他們不創造社會價值,也不為基民們創造。

4、你只有先向市場投降,然後才能徹底解放自己,並且最終征服市場。降低回報率期望,控制貪慾,避免折騰

5、分析股票要注重粗獷和簡單,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避免被複雜和眼花繚亂的雕蟲小技所欺騙,有助於我們抓大放小。這種分析股票的態度可以讓我們永遠留有餘地,在算賬時不要算得太滿。

6、股票的估值是雕蟲小技,無需太費周折。挖掘長期持續發展的好公司才是最高境界。

7、虧了錢是一回事,違背了我自己的投資原則而虧錢是另一回事。

8、優秀公司的股票終究會上漲,但是在時間上你是無法把握的。所以,要分析,但不要預測。

.....

羅列這些觀點,主要是考慮這些對投資者可能有些作用。同樣的觀點對不同的投資者有不同的作用,所以我本人也無意分析評價這些觀點。

只是,從張化橋的醒悟令我產生了一些感悟,那就是投資者的修鍊過程就像是用排除法做選擇題一樣,我們要逐步排除那些從理論上就不可能的投資認識,把它們一一去除,最後就會剩下正確的答案。

可是,我們知道,要排除這些不正確的投資認識何其難也。這些認識總是看上去是那麼理所當然的正確,而且成為了我們的習慣。如果不用這些認識,你可能感覺茫然無措。所以才說,排除錯誤的投資認識就是修行。即使是張化橋這樣資深的分析師,都是在10幾年的研究和投資經驗並且轉行後才做到醒悟。

只要你的長期的投資成績並不理想,就一定有認識上的問題,就需要我們找出來,排除掉。

修行的辦法就是學習和醒悟。

有天賦或有運氣的投資者可能沒走彎路,直接選中了最佳答案,就像學霸一樣,不需要用排除法。但是大多數投資者身上都同時帶有所有選擇項,也有通過分析知道哪個可能是最佳答案。不過如果不能堅定排除掉錯誤的投資認識,你就不能堅定的執行最佳的投資理念。

我們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比大多數人聰明,而實際上,我們就是大多數人。張化橋在書中也說了他在投資上表現平平的原因首先是理念上的錯誤,他對他自己在宏觀分析和選股方面的能力太自信。

自信通常是個很大的優點,但是在投資上可能幫倒忙。張化橋的醒悟提醒我們,要不斷的學習和反思,儘早醒悟。

張化橋在醒悟後開出了一個應對方案:

自己組建一個涉及50~70隻不同行業的成長性強的中小企業股票的穩定資產組合,長期持有。

對這個方案,我有以下幾個理解:

1、對張化橋先生來說,這個方案還只是個方案,還沒有經過證實。

2、這個方案顯然是對的,但是要有個前提:你要選對,有能力選對「成長性強」的股票。這就像說價值投資能賺錢,但是真正要賺錢,你得搞對價值投資才行。投資永遠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

3、對一般個人投資者而言,50-70隻股票太多了。張化橋先生顯然是以基金的角度這樣設計的,大多數個人投資者估計沒有太多的錢需要這樣分散。對我們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我們都是積極的投資者,我們不甘於平庸,所以股票數量還是要少一些。如果有選股能力,10隻足夠了;如果沒有選股能力,70隻也是不足以制勝市場的。最重要的是,提高我們的選股能力。

張化橋還給我們透露了一些分析師行業的秘密,這有利於我們正確的看研報和自己做研究:

1、有些證券分析師把DCF分析做到30年之後,「我」很佩服,但不敢學習。「我」連今明兩年的現金流預測都沒有把握,何況30年以後的事。

2、當一隻股票的投資分析需要50多頁的報告(甚至100多頁的報告)才能解釋清楚時,那問題不是很嚴重了嗎?

3、在挑選股票時,如果你需要做很詳細的數學估值模型才能確定某家公司每股股價究竟是值3.32元,還是值3.41元,你想想這不可笑嗎

4、不少分析師在市盈率上做花樣文章。比如,如果去年的市盈率太高,那麼他就看今年、明年,甚至後年。

5、據「我」的觀察,絕大多數金融系統的從業人員的個人理財也是一塌糊塗,要麼隨意亂投,沒有長遠考慮,也沒有科學性。

6、我發現大量的從業人員根本不願意花時間琢磨、研究和領悟一家企業或一個商業模式。

7、投資銀行的分析師有時會對經濟數據或重大事件作出牽強附會的反應,找出哪些公司將受益、哪些將受難,從而列出一大串股票買賣的建議。

8、每過一段時間,策略師或研究主管就要寫一份厚厚的關於下一階段的概念股或主要的市場議題的報告。這些概念股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不符合長遠投資的基本理念

9、證券分析師的四部曲:抵賴、修正、狡辯、再修正

10、國內目前還有不少分析師連基本的概念和方法都沒有掌握(比如會計、稅收、估值方法和建立模型)。這很不像話。

......

每個行業甚至職業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分析師行業當然不能例外,這也沒什麼。投資者只要做到心裡有數,就不要緊。我之所以羅列出來,也是這個意思。

絕大多數個人投資者都做不了專業的公司基本面分析的,主要是由於不具備這方面的基本知識而且也不願意下功夫去學習,當然很多人是因為不屑。然而,基本分析是那麼顯而易見的重要,而且以後會越來越重要。

如果自己做不了專業的基本分析,最好的替代辦法應該就是閱讀分析師的研究報告。可是,如果你完全相信研究報告的話,結果一定不會好;如果不完全相信的話,又該如何使用它呢?

我的建議是以下幾點:

1、首先要知道,正確的分析也只是成功投資的一小部分原因。閱讀報告,基本面分析只是自己投資體系的一個環節而已。

2、業績預測只是個參考,我們要了解分析的邏輯。邏輯正確的話,我們是可以根據這個預測做些決定的,但一定要有應對辦法。

3、要對比不同分析師對同一公司的研究,以及同一分析師對同一公司不同階段的研究,找到自己最認同的,做參考。

4、必須嘗試自己做基本面研究,畢竟要成功投資的話,離不了這一關。

5、縮小研究範圍,再縮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