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站長那些年02-最接地氣的備案總結,值得收藏篇

網站備案還沒下來,作為備案三次,註銷備案三次的老油條在備案這件事上很有心得

這篇文章是我經歷了很多次備案和查詢資料所得,幾乎所有關於備案的事情都包含在裡面,所以很值得收藏,以後碰到了直接翻即可。

總結下所有關於備案相關的事情,我覺得總結成問答形式更容易理解。並且每個問題應該都會舉例搭配。

01

Q:備案備的是什麼?域名或者主機(下文全用伺服器代替)?

A:這個問題挺重要的,是以下所有問題的基礎,所以會詳細點。

可能很多朋友會有疑惑,我們常說的備案是指什麼,其實可以說備案備的是域名。但是這裡有人就又會覺得奇怪,使用國外的伺服器時又不需要備案。這是事實,當我們使用國外的伺服器時,不管是在國外服務商還是國內服務商購買的域名都可以解析映射到哦國外 IP ,並不用管備案,從這裡看貌似備案是針對伺服器的,國內伺服器需要備案而國外並不用。

但是 但是。在業內有句話叫「域名一定要握在自己手裡」,暫且將」自己「代表國外大型服務商比如 GoDaddy ,這是因為域名才是網站的入口,我們可以隨便映射伺服器,而伺服器只是存放資源的位置而已。如果域名在鬼都不知道的域名商那,那真的無法禁止用戶訪問此網站。而如果域名在國內服務商,你懂的。

這裡說點小道消息,以前經常會聽到因為資源敏感被搬伺服器,這也是很無奈,因為沒辦法,但是搬伺服器作用真不大,如果資源備份了或者做了負載,那更沒辦法

這才是域名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備案時都要求填寫備案的域名,就是這原因,根據域名可以清清楚楚查到網站主人。但是一旦該域名備案了,就可以隨便映射伺服器了,不管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隨便換。

舉例:

1、購買國外伺服器,不用備案

2、購買國內伺服器,需要備案,但是如果某一個域名已經備案了,可以映射國外伺服器或者國內伺服器都行。這裡又分為很多情況,有些人很雞賊,域名備案後,映射到國外伺服器去,這是沒問題的,但是有點危險,因為主機商會定期會定期監測原來伺服器的流量,如果幾個月沒流量就會域名被註銷,看運氣,一般為了應對此情況,都會解析個備案的二級域名到老伺服器。映射同一伺服器商一般沒事,比如開始那個伺服器是在阿里雲買的,後面又買了個,域名解析到後者,一般沒啥事,我試過半年沒啥問題。

我想不通啥時候會有這需求,備案的域名解析到國外伺服器,這簡直損人不利己,用戶訪問慢了不說,域名上掛滿了你的信息。。。

02

Q:要不要備案?

A:對於要不要備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說下我的看法,如果你是因為備案麻煩而不想備案,那我勸你還是備案,因為現在不是很麻煩。很多人不想備案並不是這原因。

從兩個方面看:內容敏感性和用戶分布。如果內容比較敏感,那就不說了,當然算了,甚至一條道走到黑,索性域名也別再國內買,畢竟國內購買的域名還需要實名認證。其次是用戶分布,如果你網站用戶針對的是國內,還是備案吧,內容放在國外伺服器上雖然國內還是可以訪問但是網速真的差很多。

舉例:

1、比如我的網站,關於失眠、睡覺,還是中文的,從一開始就是面向國內用戶,還是備案算了,我測速了下國外伺服器,GCP上建了個配置很高的實例,網速比國內很渣的配置差一段距離,當然能科學上網的不包括,我訪問就很快。

03

Q:備案是網站初期備還是以後再說?

A:這點我沒經驗,因為我都是一開始就備案了。據說後面備案會被要求關站,這對網站就比較傷了。其實我們仔細想想有這種需求的還是比較特殊,一般都是一開始用的是國外伺服器,後面想轉到國內才會這樣,這裡分為兩種情況,和下面一點湊在一起舉例。

04

Q:域名在國外購買和國內購買對網站使用,備案的影響

A:備案前提要求是域名要實名認證,所以如果國外購買的域名還不能直接備案,所以如果你是國外服務商買的域名還需要轉到國內服務商來實名認證才行。和上面第三點一起舉例。

舉例

一開始使用國外伺服器,域名是在國外購買的。現在需要切到國內伺服器,首先需要將域名轉到國內,然後再購買國內伺服器備案。這時候就會有要求閉站的風險,當然每個省要求不一樣。這時候旁門左道的解決辦法有很多,但是行不行就不知道了,如果有這種情況可以了解下。

05

Q:國內的伺服器不備案是不是一定不能使用?

A:先說明下情況,避免有些人不理解為什麼不備案使用不了國內伺服器。比如我購買伺服器後,將域名解析到伺服器地址,但是訪問會發現提示要求備案,不然不行。現在引出一個問題,不備案是不是一定不行,有其他辦法沒,為什麼會提示要求備案,機制原理是啥。有兩種說法,國內伺服器監聽的是節點,還有種說法是監聽的是埠,HTTP 默認 80 埠和 HTTPS 的默認 443 埠。

我偏向後者,監聽的是埠。因為我公司就是這種情況。網站走的是非 80 埠。「 xxx.com:9003 」,還真沒問題,直到差不多過了半年,突然被查到了,要求備案。我領導慌的不行,因為網站已經做起來了,推廣的就是這個網址。被要求備案時,用戶就訪問不了,這對網站傷害太大了,用戶都在投訴。結果我們領導和騰訊雲的客服各種打電話、催工單、威脅(因為我們公司也算個不錯客戶,騰訊雲賬戶里有五六十萬伺服器費),還好我們網站也沒啥敏感內容,在節假日也給我們辦理了。

我覺得騰訊雲備案比阿里雲更麻煩,因為不能再手機上操作,阿里雲一些省份可以在手機上操作,其實也挺方便的

總結的差不多完了!覺得我總結的有問題或者哪裡不懂的可以留言,這篇文章對網站備案這一塊真心總結的挺全的,如果覺得以後用的著,值得收藏一波。

希望能幫到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