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上說,「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其實,它不過是德國(提出者)不甘心自己在高端製造業逐漸被蠶食,中國(鼓吹者)苦於革命性創新乏力而自我YY的產物。與國際公認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電氣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相比,所謂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就是個噱頭,它只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諸多後果之一。

歷史課本上這樣解釋,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誌,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我們現在以及未來很長時間都不會有新的科技革命出現。因為這第三次的科技革命太廣泛、太深刻也太艱難,我們現在的各項科學研究大都剛剛邁出幾步,唯一例外的就是計算機技術。2017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提出21世紀全球50大突破性技術中,互聯網18項、健康11項、能源7項、工業5項、計算機4項、材料2項、農業2項、航空航天1項。正是這種鮮明的對比,給人一種錯覺,彷彿第三次科技革命就是圍繞著互聯網與計算機展開的信息革命,這顯然是錯誤的認知。

的確,想要撈取政治資本的政客、想要炒作股票或資本的企業與金融機構、想要噱頭和熱點的新聞媒體以及想要新產品的麻木的消費者都饑渴地尋找著能讓他們不斷高潮的器物,但是,沒有質的飛躍,不能真正改變社會結構、世界文明進程的科技創新,只能稱之為「突破」不能冠以「革命」之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