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來了——App Store變天ing

來自專欄互聯網流量聯盟20 人贊了文章

專題(Story)來了,Search Ads還會遠嗎?!

是的,Story(專題)悄無聲息的來了。蘋果App Store中國區9月20日悄悄更新了,在很多關鍵詞下都可以搜到「專題」,其排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如下圖所示:

而且還處在不穩定階段,專題的名字也在變化之中,如下圖所示,Story的名字,有的時候叫做「專題」,有的時候叫做「生活解決方案」,而且同一搜索詞下不同時間的搜索結果不同。

問題是,專題(Story)的到來意味著什麼呢?

前文App Store要變天了【鏈接】介紹了跑的最快的美國區的情況,簡而言之,在美國區發生的新增的四個新元素:Search Ads、Story、Developer、In_Purchse,在中國區已經先後上線了:

In_Purchase(2017.09.09); Developer(2017.09.19); Story專題(2018.09.20); 現在,就剩一個Search Ads,中國區就集全了新版App Store四元素。

那麼,Search Ads還有多遠?!

依然保持之前的預測,40%以上的概率會在今年11月份左右開通。問為什麼的請翻看前文有熱不蹭王八蛋,蘋果Search Ads也蹭世界盃的熱度

專題的專題

專題是個什麼東西呢?

專題最核心的判斷是:專題將是App Store流量分發體系當中一個重要的流量分發節點

其重要性僅次於榜單、搜索詞,在北美專題(Story)的流量已經影響到了10%的App Store流量。

如下圖所示,本期一共上線105個專題,累計53480個關鍵詞,其中,熱度在7999以上的搜索詞覆蓋了最高,大約佔到了15%左右;

以9月20日中國區的數據為例,關於專題的熱度排名,如下:

稍微解釋一下:

Story流行度,就是該Story的曝光指數,用來衡量Story的流量情況;

覆蓋詞,是指在哪些個搜索詞(KeyWord)下可以搜索到該Story,比如,專題【沒網的時候,你可以。。。】這個專題最猛,其覆蓋詞到達了947個;

更詳細的情況,可以登錄

story?

asm.liangjianghu.com

查看詳情。

專題的幾個核心要素

1】專題的內容,其內容包括:描述、標題、推薦時間、;

2】專題的覆蓋詞,專題的覆蓋詞(KeyWord),以及專題在覆蓋詞下的搜索排名(Rank)決定了專題的熱度;

3】專題的主題App;有的專題是泛App,下面有很多同類的App,有的專題中僅僅包含一個App。

專題與推薦的關係

專題首先是個推薦,在某年某月某日上過推薦。跟過去的推薦不同在於兩點:

1】時效性,過去的推薦存在周期是一周,或幾天,然後就消失了;而在專題時代,專題的時效性很長,美國的數據表明,專題可以存在一年以上的時間,隨時都可以搜到他;

2】空間,過去的推薦僅僅存在推薦欄目下,而在新的App Store中,專題(Story),除了出現在今日推薦之下,而且還大量的出現在搜索詞的搜索結果中,通常排名在第一到第三;

專題的熱度

專題(Story)跟搜索詞(KeyWord)一樣也是有熱度的,專題的熱度跟搜索詞的一樣,都是衡量曝光次數的。在量江湖的提供的數據中,專題的熱度計算公式如下:

Popularity_Story = ∑(Traffic_KeyWord*RankWeight )

其中,RankWeight是專題所在搜索結果的排名權重。

專題熱度是量化專題的最核心的數據。專題熱度也是動態變化的,受到覆蓋關鍵詞的數量、關鍵詞的熱度、排名位置等三個因素的直接影響。

專題的由來

專題的出現,表現上是推薦【今日推薦】的延伸,實際上是App Store從工具化走向媒體化的重要實踐。專題的到來,說明了蘋果公司在App Store的戰略調整上又邁出了堅定的一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