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可是一位90歲的老人卻左腿冰涼。記者昨天從南京市第一醫院了解到,該名老人患的是急性動脈管腔堵塞,在打通血管後,左腿終於恢復了往常的知覺。通訊員章琛揚子晚報記者胡林

老人左腿冰涼,面臨截肢危險

據第一醫院介入影像科顧建平主任介紹,患者已經90歲高齡,有房顫病史,左下肢突發皮膚髮涼、麻木、疼痛3小時後來到醫院,入院時左膝關節以下肢體皮膚紫紺、溫度減低,左足麻木、疼痛劇烈。經過造影顯示:老人的左側股動脈主幹栓塞,血流阻斷。必須立即開通血管恢復血流,否則肢體會因缺血壞死,面臨截肢保命的風險。

顧主任告訴記者,經過他們的慎重考慮,由於患者年齡大,不能耐受創傷較大、時間較長的手術治療,醫生必須在最短的時間裡開通血管,因此決定採用微創的介入治療。最終,介入科採用了血管內植入覆膜人造血管的技術,固定血栓開通血管,僅用了1小時左右的時間迅速開通了阻塞的血管。血流疏通的那一刻,老人終於感覺到了左腿的真實存在感。

夏季高發血栓,應及時預防

記者從第一醫院了解到,夏季是血栓疾病的高發期,入夏以來,腦梗、心梗、肢體栓塞等血栓疾病患者的住院率明顯增加。夏季為何會高發血栓疾病?顧主任解釋說,氣候變化、人體缺水導致血液黏度上升是造成血栓疾病高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夏季由於高溫悶熱,氣壓偏低、人體排汗,體內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黏度指標一旦高於正常範圍,輕則會減慢血液流通速度,引起血液中脂質沉積在血管內壁上,重則更會使管腔狹窄,從而導致供血不足,造成各種栓塞。

顧主任還表示,中老年患者如果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病史及吸煙史,又突然出現下肢發涼、疼痛、麻木,要考慮存在急性下肢動脈缺血的可能性,應立即到正規醫院行血管彩超檢查。尤其是下肢動脈栓塞,不可忽視。下肢疼痛、腫脹是其臨床上的常見癥狀,但是,相當一部分患者在出現這些癥狀時,根本不知道自己患了病,也不知道該不該去看醫生,更不知道要看什麼科,以至於很多病人都是到了足部壞死時才到醫院就診,但此時已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機,甚至會截肢。

為此,顧主任提醒市民,夏季要注意低脂低鹽飲食,禁煙,多吃素食,比如大蒜,洋蔥,以及豆類,雞蛋,魚類等食品,少吃豬肉。同時避免久坐,適度運動,以減少和控制動脈硬化症的發生和發展。

鏈接>>>

何為急性動脈管腔堵塞?

急性動脈管腔堵塞是源於心臟或大動脈脫落的血栓或斑塊等隨血流向遠端動脈流動,造成動脈管腔堵塞,導致肢體、臟器等缺血的急性病症,是常見的急症之一。如血管不能重建逆轉,則需截肢治療。肢體壞死後的毒性物質吸收,可導致腎功能衰竭和多臟器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應早期發現,早期診治,以保全肢體。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