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這件事是在後台被問起得最多的問題之一。

俗氣是俗氣了點,但這就是金錢社會的事實,我這個關於愛美的公眾號,大家說的問的其實都是關於錢的事,這個要不要花錢買呢?那個錢花下去值不值得呢?我是花錢買這個還是那個呢? 錢錢錢,都是錢。

因為,很殘忍的,「愛美」它完全就是一件花錢花精力的事情,關鍵是很多時候錢和精力花下去一點水花不見,可能情況還變得更糟了。

很多姑娘愛說,沒見過我這麼摳的博主,種草太少光可勁兒除草。

不是,這完全不是Pan的本意。我的本意是我等凡人的錢來得都不容易,花出去沒有頭回的時候,就盡量把它花在正確幾率大的地方。對普通人來說,每件沒剪吊牌的衣服和每個沒用到光瓶的產品,都是讓人心肝破碎的元兇!

我們多數人的錢都是有限的,花在A處多了,剩下的BCD處能花的自然就少了,那在愛美打扮這件事情上,究竟哪些值得我們投資,哪些可以能省就省點?

關鍵是這個投資正確了,才能用最少的錢出最大的成效。今天就由摳門博主阿Pan給大家聊聊這個大事。

PS:本文出現的所有品牌和產品均與本文沒有任何利益關係。

一、大原則和優先順序

Pan認為,在「愛美」這件事的花費上應該有輕有重有先後順序,也就是說,錢去對了重點,才能在形象提高方面獲得最好的效果。

我會建議大家遵循下面這樣一個先後順序。

皮膚>牙齒>髮型>身材>妝容>穿搭

這裡的順序當然不是說「那我就把錢全部買護膚品,等我錢足夠多了再買衣服」,而是在兩種情況下,可以用這個順序來幫你做抉擇

第一種,在弱勢項比較明顯的時候,比如,牙齒不整齊,但是又身材不過關的時候,一定優先選擇花錢處理牙齒的問題而不是請健身教練,健身還可以以不花錢的方式進行。第二種,在弱勢項不明顯、各方面分布還算平均的時候,如果你猶豫「到底買精華還是買粉底液呢」的時候,必然先選精華;如果你煩躁「到底去那家貴的髮型屋買會員還是買名牌包包」的時候,一定請貴的托尼,買個普通的包包算了。

好了,肯定有大小姐在翻白眼。

哦,你說這個順序就這個順序哦?化妝怎麼就不比皮膚重要?衣服怎麼就不比髮型重要?你說是就是哦?

對。我說是就是。

OK我只是扮酷……這每個人短板不一樣,Pan排這個順序考慮的是「影響形象因素的重要性」的原則。

我以前在輸顏值不輸陣勢里一直說,頭髮好皮膚好牙齒好一個女生就丑不到哪裡去,今天再加上一個身材好,妝容和穿搭都是硬體以外的軟體加工,隨時可以調整的,不得先操心硬體么?但在花錢時也要考慮到各個項目的平均分布,皮膚已經是嬰兒般完美了穿得莫名其妙就敗了,所以要避免矯枉過正和太不均勻的精力/金錢使用分布。

二、與臉有關的消費原則

  1. 護膚品

在護膚品方面,Pan建議大家消費順序可以這樣來考慮:

精華>乳霜>眼霜>防晒>輔助工具>水

這裡面考慮到的因素是兩個。

第一,是不是要花大錢才能買到好東西?精華,典型的,一分錢一分貨,一塊錢兩分貨,便宜沒好貨!防晒霜就不一定了,物理防晒化學防晒玩來玩去就那麼多小九九,貴的還不一定適合自己,平價的裡面也有好貨。

由於這幾年來防晒霜過敏我日常都不塗的關係,對於這兩年防晒霜哪個牌子好用已經失去發言權,但在去海邊不得不大瓶大瓶的塗的情況下,我都還是以平價的選擇為主,作為一個很愛去海邊的人,我認為平價的也還是和大牌一樣好用。

第二,花錢能買到多少功能性?

比如說,眼霜什麼提拉緊緻大家就聽聽就好,主要還是保濕性能好又不厚重,太營養了還容易長脂肪粒,但是眼部護理確實也很重要,尤其是大眼睛的姑娘絕對不能忽略,所以Pan會把它排在乳霜的後面。

再比如說,水,有什麼功能嗎?科科。

好,就算這個是見仁見智,確實水存在傳說中的這個那個作用,但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不管哪個品牌,都是水最最便宜?(不要說神仙水,那是精華的範疇)

因為護膚品裡面它就是最簡單最廢柴,所以未必要買很貴的。

2、化妝品

在化妝品方面,Pan建議這樣來:

底妝相關的所有產品以及口紅,一定要把錢大方花下去

腮紅眼影和陰影盡量買好的,但是可以視經濟情況而定要不要買開架;眉筆眼線筆睫毛膏卸妝油,沒必要浪費,當然痴迷大牌的妹妹們都當我沒說,買貴的,買!給它花下去,拉動經濟增長就看你們的!

平時化底妝的姑娘,所有底妝相關的產品都好好做功課,別買便宜貨,這是涉及到會不會爛臉的問題(所以我們想得開不化底妝的人真的就省了一大筆)。

至於口紅,那是要吃進去的,雖然每天就吃一點點,吃久了可不好說,大牌至少比野雞品牌靠譜。眼影腮紅陰影,姑娘們只要用過貴的好的,就知道那實打實就是有差,不是說便宜沒好貨,而是說貴的裡面,這三個東西更容易買到好的

三、與穿著有關的消費原則

這一點Pan有太多話要說。

以前一直聽人說女人要有兩個拿得出手的包包,關鍵場合不露怯,你們聽過這種說法沒?

這其實就是很樸素的穿著消費觀,至於對不對,見仁見智,我個人認為放在二十年前,可能是正確的,但社會發展到這個階段,這個觀念可以修正一下,一隻名牌包對於提升人的整體形象是沒有太大用處的了。

網路太發達,我們所有普通女人都知道了大牌的的最新款包包長啥樣,如果還拎著前年大大前年的大牌款,我覺得又是另外一種露怯。

經典款可能還好一點,問題不太大。

所以不是說普通人咬牙花錢買包買鞋就能讓打扮看起來有質感,在穿搭方面,Pan認為花錢的道理是「有所買有所不買,有的可以便宜買,有的便宜絕對不買」。

1、可以便宜買的東西

東西當然是貴的更容易買到好的,穿的戴的也一樣,但是第一,所有屬於「消耗品」的穿戴單品,Pan建議不要買太貴

哪些屬於消耗品呢?列表如下:

襯衫,薄款休閑褲,內衣,打底單品,T恤,背心。

這些東西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貼身穿需要經常洗,但同時又對彈力或是版型有一定的要求。

好多姑娘說啥啥品牌買的襯衫T恤背心穿個一年多就不好穿了,抱怨不止,Pan就這麼說一句,這些東西,就是用來報廢的!它們的壽命就是洗個十幾次之後壽終正寢,別指望穿幾年!就算不完全嗝兒屁,這些東西都要「有型」,洗那麼十幾次之後型很難再完整保存,就連大牌也難。

所以買那麼貴幹嘛?一件襯衫兩千塊,穿個一年多,報廢,心滴不滴血?錢是天上掉下來的啊?

第二種,是雖然不經常洗,但由於做工和剪裁要求不高,所以普通價格也能輕易買到好貨的單品。

比如說,闊腿褲和半身短裙

闊腿褲基本上沒什麼版型可言,主要還是選面料合不合適的問題;而半身短裙版型雖然重要,但只要腰省做好了,多半沒有大問題。

簡單說來就是,做這倆東西不費人工,除非搞出複雜的設計和花紋。

Pan做衣服這麼久,就這麼跟大家說,現在,不費人工的東西,除非面料貴或者品牌效應,否則就貴不到哪裡去,只要攤上費人工的事情,對不起,有勞先把鈔票準備好

大家知道現在廣州制衣廠的一個稍微熟練點的縫紉工多少錢一個月嗎?

據我了解六千到一萬多不等!就這工資, 你天天給他做複雜的,嘿,爺不伺候了,走了。所以各位,買基本款也是省錢的重要方法,因為費人工的單品啊,休想通過正常渠道便宜買到好貨,做春秋大夢去吧。

2、值得或者必須多花錢的單品

上面講了一堆,那麼結論就很簡單了,必須多花錢的單品,要麼是面料特別貴,要麼是做工特別煩,要麼是對版型要求高且剪裁必須有水準的,就這三種情況

有哪些呢?西裝、風衣、大衣、羽絨服、連衣裙、西褲(非牛仔和純棉類的長褲)、及其他有複雜工藝流程的單品,比如說百褶裙之類的。

比如說風衣,就是貴在做工。

大家看下面兩件風衣:

是不是覺得不都是白風衣嘛?

Pan以做衣服的人的眼睛來看,這可差的不是一點點。包括袖章、明顯撞色的設計、多出來的扣子、腰帶的做法、領口的款式等等,都是錢,全是錢!如果是同等檔次的品牌跟差不多的面料,左邊的比右邊貴百分之五十我覺得一點都不過分。

比如說大衣,就是貴在面料,這個道理以前和大家講過。

羊毛面料有十幾塊一米的回收羊毛,有一百多一米的好些的羊毛,還有兩百多一米的超貴毛料,一件長款大衣用料2m到3m,再加上人工費用,再加上工廠的利潤,請聽題——各位淘寶買的兩百塊的大衣,用的是幾塊錢一米的面料啊?

像正裝啊,西褲啊這種又講究做工又講究面料的東西,便宜沒有完全的好貨,就算看起來好,基本上也是剪裁好面料不上檔次(典型的各大快消品牌的西服,所以有些學生剛畢業買不起好西裝來問我怎麼辦,我都會說你先去買快消品牌的,zara什麼的就很好,面料普通但至少版型保證了),除非來源渠道特殊。

至於牛仔褲,實在是複雜了。牛仔褲麻煩就麻煩在洗水,越貴的品牌,洗水控制得越嚴格,洗水工藝要求越高,報廢率越高,東西就越貴。比如大品牌做一百條,嚴格篩選,一點點洗歪掉都報廢,最後報廢二十條;小品牌也做一百條,差不多就算合格了,最後報廢5條。即便去掉品牌效應,最後誰賣得貴?

牛仔單品,就看個人取捨了。

四、值得花錢的輔助工具

大家不要小瞧輔助工具,普通長相和身材的姑娘,離不開各種輔助工具來維持自己的形象水準,沒有輔助工具,再好的東西最後都白搭

很多女孩總以為隨便套一套塗一塗衣服隨便洗一洗磨一磨,就是倪妮劉雯湯唯那種清水出芙蓉的小清新,真是太天真了,她們背後不知道多少人用多少種輔助工具在幫她們打理。

下面是我建議姑娘們只要條件允許就大膽把錢花下去的一些輔助工具,順序是從必備到選擇性擁有。

熨燙機、去毛球器、去毛刷、去毛粘粘滾筒,皮具清潔保養套裝、大功率吹風機和不打結梳子

經濟條件一般的女孩,哪怕買便宜點的用,熨燙機、去毛球器和粘粘滾筒也是必須要擁有的;經濟條件允許,當然是貴的會比較好了,最好都買上。

這裡說一下為什麼要同時擁有去毛刷和粘粘滾筒。厚毛呢產品沾了毛(比如臭名昭著的黑色毛呢大衣,可怕),使用去毛刷比用粘粘滾筒好,但是毛衣類或者比較薄的呢料(比如打底衫什麼的)沾了毛,就用粘粘滾筒比較好。

好多姑娘可能會問,那不就把毛衣本身的毛粘少了嘛?

那這樣好不好,全是白毛的黑毛衣和毛變少了點點的黑毛衣,自己選吧。

不打結梳子就看頭髮情況了,如果頭髮特別短,完全沒必要買,長發的女孩,我建議還是常備一隻,有錢買Mason Pearson,沒錢買Tangle Teezer,這錢值得花,長發姑娘花下去,錯不了。

最後Pan想說的是,對不同的人來說,「貴」的定義肯定是不一樣的。

月薪兩萬的人,買七八百的襯衫可能會覺得貴;月薪八千的人,買四五百的襯衫可能會覺得貴;沒有月薪生活費一千塊一個月還要包干置裝費的大學生,超過兩百的襯衫可能就覺得貴死了要崩潰了。大家要量自己的經濟情況而行,衡量好自己能力範圍內「貴」的標準,至於其他人標準的貴與否,跟我們都沒有關係。

當然所有東西都是有個底線的,十塊錢的睫毛膏放心么?五十塊的牛仔褲敢穿么?三十塊的熨斗不怕漏電么?

當經濟能力甚至不能夠及那個底線的時候,Pan的建議是,如果不是必要的,寧肯不買,也不將就買個底線以下的東西。不要為了外形相關的東西在錢方面逼死自己,這應該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關於愛美花錢的基本道理,人生還有很多比買衣服買化妝品更重要的地方要花錢。

PS:本文首發於我的個人公眾訂閱號Pan式愛美哲學(ID : panfan007),比我實用的沒我有趣,比我有趣的沒我實用,歡迎來公號找我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