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忘於上,蒸民家足於下」(《答難養生論》),使人性達到一種不擾、不逼,「默默從道,懷抱忠義,而不覺其所以然」(《聲無哀樂論》)的自然素樸的本然狀態。

(編者註:此題為北大2009年真題。也應是當年的超綱題。)

聲無哀樂

三國魏嵇康用語。肯定音樂的深刻感染力和人對於音樂的審美需要。認為「聲音自當以善惡為主,則無關於哀樂;哀樂自當以情感而後發,則無繫於聲音」,「聲之與心,殊途異軌,不相經緯」(《聲無哀樂論》)。人之所以聞樂而動情,乃是「哀樂自以事會,先遘於心,但因和聲以自顯發」。對某些傳統說法予以新解或大膽否定。認為傳為孔子所說的「移風易俗,莫善於樂」,首先在於政治清明,社會和諧,人民安樂,「歌以敘志,舞以宣情」,然後聖人以樂「導其神氣」,「迎其性情」,而非音樂本身的屬性,即「風俗移易,不在此也」;「鄭聲,是音聲之至妙」,感人至深,「先王恐天下流而不反」,荒廢事業,故減損其妙音,「使樂而不淫」。其論點雖有偏頗之處,但體現了對音樂美的特殊性、音樂與審美心理間複雜關係的深入探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