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競爭,除了逃避和死扛,你還有第三種選擇

創業艱難守業更難,很多品牌創業期跑馬圈地、開疆拓土,卻在守成之時轟然崩塌或者逐漸邊緣化退出主流市場。

很多品牌憑藉過硬的產品、如尖刀般犀利的定位與果決的執行成就一匹匹市場黑馬,在守成時期要麼輸在了對品牌投機性的、過度的延伸,要麼沒有積極應對市場與競爭環境的變化,沒有認識到每個階段品牌的關鍵工作,最終沒有守住品牌的領地。一如昔日風光無兩的HTC、新飛冰箱等明星品牌,如今星光暗淡。

贏在產品,輸在品牌;

開拓了市場,卻守不住疆土;

贏了每一次的促銷戰鬥,

而輸了整個品牌的戰爭……

面對競爭,除了逃避和死扛,

你還有第三種選擇

要做大品牌就要建立品牌的「領地思維」

一、 心智領地

日本和牛,當今世界公認的品質極優的牛肉,堪稱日本國寶。有兩個品牌,靜岡和牛、松阪和牛,他們擁有一樣的口感、味道和價格。在一次調研中,72.9%的人選擇了松阪和牛,只有3.7%的人選擇了靜岡和牛。品牌不同卻產生了20倍差距。

但是,如果靜岡和牛的質量更優呢?在日本京都舉行的傳統和牛品鑒會上,松阪、神戶、近江等和牛產地拿出了自己最好的品種,但經過嚴格的篩選,最終得到最優秀和牛獎的就是——靜岡和牛。

品鑒會結束之後,照理進行了拍賣。大家可能都會覺得,靜岡的和牛會被拍賣到最高吧?畢竟是剛得到冠軍殊榮的和牛。但事實是,最受買主追捧的還是松阪和牛。

賣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東西最好,而是最強的品牌。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未來的商業競爭一定是心智的競爭,未來的商戰的角斗場一定是心智戰場,誰贏得心智誰掌握話語權。但消費者心智一定不是我們能操控的,而是我們自身優勢結合消費者的認知事實推導得出。

二、 終端領地

即便我們不是品牌相關從業者,去到超市,憑藉超市的貨架、堆頭大小,我們也能認識到哪些是所謂大品牌,如果產品被擠在犄角旮旯里那一定是不得消費者寵的弱勢品牌。

沒錯,陳列面積展現了品牌的氣勢與市場地位,很少有大品牌、暢銷品牌的陳列面積的是特別小的,很少有大品牌的產品不在最好的位置陳列。

所以終端也是產品、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主要窗口,也是參與競爭的主要陣地。

三、傳播領地

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為什麼很多大品牌已經特別知名了,絕對是行業數一數二的品牌,為什麼還在不遺餘力投放廣告,我們看到商超、戶外、APP平台等各類媒體介質都有他們的聲音與身影?

答案是:因為你不打廣告,你的對手就會打。

馬雲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對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個人不要放棄今天。很多品牌也是一樣,廣告投放出去發現沒效果立刻「止損」,或者廣告主題不斷更換,始終建立不了一個清晰的品牌認知。

可以試想,可口可樂不做的話,百事可樂就會做。蘋果不做的話,三星會做。伊利要是不做,那蒙牛就會搶佔傳播高地。

乳業里的「國家德比」伊利和蒙牛,看看他們的廣告傳播力量與氣勢,你贊助奧運會,我贊助世博會,你贊助冬奧會,我贊助世界盃,互相追趕,這才成就了伊利全球乳業8強,蒙牛挺近10強的成績,代表國家參與國際乳業競爭。

絕大多數行業都進入充分競爭的階段,進入恆量市場後,所有品牌都不得不面對「此消彼長」、「非你即我」的殘酷競爭態勢,除了不斷升級進化提升競爭力、拉升競爭門檻等「高質量」手段外,搶奪宣傳領地是極有必要的策略。

很多人會說,強勢傳播都是大品牌的優勢,中小品牌勢單力薄經費有限,但是大多數紮根於區域市場的中小品牌面對的競爭對手同樣是這個階段,都缺乏強勢的傳播力量,我們可以從一個區域市場,一個縣城、一個終端系統啟動,聚焦這個領域密集強攻,是不是就可以率先打破平衡,牢牢佔據這個市場領地,成為這個小區域的絕對老大?要知道,這個階段,做小池子里的大魚好過大池子里的小魚。

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

要做多大的品牌,就需要多大的格局。

很多品牌贏在細節,卻輸在格局。

如果說商場如戰場,凡屬於你品牌的種種,都是你品牌的「領土」,真正珍視自己品牌的人當然會寸土不讓,寸土必爭。正如雞湯說的,「守得住自己,才能迎來繁華」。守住品牌領地,讓你的品牌佔有一席之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