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安

作為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留美幼童成為較早一批深入接觸西方文化的中國人,這批幼童後來多成為其所在行業的知名人物。

唐國安便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在55年的人生中,他投身於實業、媒體、政治、教育等諸多領域,全方位地參與了中國的近代化事業,從而成為中國全面近代化的推動者。

幼年赴美

1858年10月,唐國安生於今日珠海唐家灣一個由唐氏族人組成的村莊。1873年,唐國安作為第二批留美幼童中的一員前往大洋彼岸,同批入選的還有詹天佑等人。

在美國的8年中,唐國安在學術、社交、心性等方面獲得了全面發展。他在康涅狄格州的寄宿家庭接受了生活化的小學教育,隨後又進入馬薩諸塞州的新不列顛中學學習6年。1879年以優異成績完成中學學業,進入菲利普艾斯特高中的大學預科班,並於次年考入耶魯大學法律系。在此期間,他勤奮刻苦,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並且將清政府撥給的零用錢寄給家鄉的父母,獲得了鄉親父老的稱讚。同時,他還和另外20多位留美學生組成了新式的近代學生社團,以培養成員之間互相幫助、互相愛護的友情。

而就在此時,留學生們思想的日益西化引起了守舊人士的不安;加之美國出台排華法案等因素,清政府決定所有留學生立刻回國。剛剛進入耶魯大學1年多的唐國安不得不中斷學業,與同學們分批乘船回國。但是,在美國的經歷使他認識到近代化的重要作用,從而奠定了其以自身努力推動國家進步的決心。

投身實業

就在唐國安歸國後不久,曾擔任美國駐天津署理領事的畢德格(W.N.Pethick)等人向洋務派重臣李鴻章建議在天津設立醫學館,以便為軍隊培養軍醫。恰好此時唐國安等人歸來,便被派往醫學館學醫。在李鴻章看來,此舉可令歸國者繼續從事洋務,也算一個不錯的去處。但對於學習法律的唐國安而言,改行學醫實非所願。於是他便聲稱母親生病需要探望,於1883年春偷偷離開學校,並於1885年進入美國旗昌洋行任翻譯。而旗昌洋行不久又將他派回天津參與李鴻章採購外國軍火的事宜。按照當時的規定,以公派生身份留學的唐國安在就業問題上必須服從政府的統一安排。因此,其擅自離校自謀職業的行為面臨著暴露的危險。無奈之下,唐國安決定捐銀2000兩為自己「贖身」,並請畢德格作擔保。加之其族叔兼出國留學擔保人唐廷樞是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等企業的主要負責人,為李鴻章所依賴,故李鴻章最終批複稱將唐國安暫借於旗昌洋行使用。唐國安因此而躲過了一場麻煩,並得以投身實業界。

而唐國安也因此而獲得了相對穩定的職業。1890-1898年間,他先後擔任開平煤礦的英文秘書及總經理助理。又於1899年前往東北,擔任京奉鐵路的職工主管。1900年,因義和團運動爆發而前往南方躲避,並在妻子家人的幫助下在香港商業界謀得一份工作。1903年,又前往上海粵漢鐵路公司(滬局)任財物總監,後又回到京奉鐵路局。在此期間,他還在業餘時間參與某些社會組織,並開始從事文字編輯及寫作;從而為投身新聞界奠定了基礎。

筆底波瀾

如上文所述,唐國安20世紀初在滬期間曾參與社會組織,其中包括了歸國留學生的各類團體。1903年出任「上海耶魯大學校友分會」董事和「中國耶魯大學校友會」名譽會長。1906年7月,任「寰球中國學生會」董事和副會長,發表了轟動一時的文章《勸告中國留學生》,認為恃強凌弱乃人類天性,反抗侵略壓迫應依靠奮發圖強,增強自身實力。同時希望以留學生為主導,促進中國制度的改革,實現救亡圖存。此文帶來的影響使唐國安認識到輿論所具有的巨大影響力,便應聘到《南方報》擔任編輯,於1905年與顏惠慶為該報開闢了英文版。每周一至周六出版,每日一版。

《南方報》英文版一開始由唐國安和顏惠慶共同編輯,每人負責一期,互相輪換。在編輯來稿之餘,堅持每期配社評或譯評,以發揮言論的力量。1906年夏,顏惠慶奉調進京,唐國安開始獨立負責編輯事務。在唐任內,報紙共出546期,對工部局巡捕大鬧會審公廨等事件有詳細報道,並關注婦女教育和留學生動態。此外,對容閎、唐紹儀、袁世凱、詹天佑、施肇基、端方、光緒皇帝、慈禧太后等中國時政人物多有報道;對外國傳教士、外交官、慈善家也有相當介紹。故時人認為該報準確報道中國重大事件,消除外國人誤會;並傳播西方最新動態,滿足中國相關人士的要求;從而起到了促進中外溝通的作用。同時,唐國安又積極引導輿論,以實踐《南方報》英文版在創刊詞所宣稱的為中國人說話的立場。他提倡道德救國,推動移風易俗;並一針見血地抨擊租界當局對中國民眾的不合理限制,要求清政府保障國人安全,並為此幾乎被逐出租界。但《南方報》英文版也因此而名聲大振,一時被譽為國人「用英文自辦日報的先驅」。唐國安也成為中國早期媒體從業者的典範。

禁毒先鋒

1907年,唐國安迎來了人生中的一次轉折,開始涉足政壇。這一年,袁世凱開始主管清政府的外交事務。他廣泛招募曾在西方留學的人士,希望憑藉他們的知識及與外國的聯繫助外交事務一臂之力。此時,作為袁世凱重要助手的唐紹儀向袁推薦了自己的堂弟唐國安。唐國安得以在京奉鐵路任職的同時擔任外務部司員,並迅速顯示出其在外交方面的才能。他以翻譯和秘書的身份參與了諸如接待美國太平洋艦隊訪華等重大外事活動,並奉命嘗試與美國聯合,希望以強化國際合作的方式制止鴉片貿易。而這也正是他本人所期望的。早在《南方報》任職期間,他便已發表過主張禁止鴉片貿易的評論。1908年,唐國安又與同樣已在京任職的顏惠慶通過美國主教勃倫脫向美國政府提出請求,希望由中美兩國共同發起召開國際性的禁煙大會。由於考慮到鴉片貿易的泛濫嚴重破壞中美之間的正常貿易,美國政府便積極加以配合,並最終使首屆萬國禁煙大會於1909年2月在上海召開。

在此次大會上,唐國安擔任中國代表團的專員代表。他憑藉豐富的學識、經驗與嫻熟的英語於會上回答各國代表的提問,並闡述對有關問題的看法,還代表中國代表團向大會提交4條議案。尤其是他敏銳地發現:繼傳統西方列強之後,日本已成為對華毒品走私的新興國家;並及時在會上要求日本政府強化相關合作。在最後一天的會議上,唐國安代表中國政府作總結性演說。他在演說中闡述了鴉片貿易給中國帶來的危害,並指出這種危害終將影響到各國的貿易;因此中國的禁煙活動必須得到其他國家的支持與配合。他的這篇演說具有極大的說服力,受到廣泛好評,被認為是「一份傑出的、邏輯性很強的報告」。唐國安也被視為此次會議中僅次於大會主席勃倫脫的第二號重要人物。而此次會議的成功舉行則揭開了國際聯合反毒、禁毒的序幕。會議上成立的萬國禁煙委員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國際性禁毒組織,通過的9項決議則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禁毒協議,從而也為中國禁毒運動的持續深入掃除了障礙。而作為中國代表團的主要成員,唐國安為上述成就的取得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12年1月,海牙禁煙會議召開,唐國安再次攜同中國代表團出席,並推動大會通過《禁煙公約》。此公約規定締約國應檢查生鴉片的生產、分配,嚴禁熟鴉片的生產、販賣與吸食,並嚴格防止鴉片等毒品進出中國。通過不懈的努力,唐國安成為中國禁毒事業中當之無愧的先鋒人物。

推動留美

作為較早一批對西方有深入了解的中國人,唐國安卻因種種原因而不得不提前結束自己的留學生涯,並成為終生遺憾。但是,在歸國近30年後,他卻因特殊的機遇而與留美事業再續前緣。

唐國安(左八)和首批庚款留美學生。

1906年,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決定將美國所得的「庚子賠款」的一部分退還中國,用於在中國辦學並資助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其中,用於資助學生留美的金額為1160餘萬美元,並計劃從1909年開始選派學生。清政府為此成立了游美學務處總理相關事宜,唐國安承擔學務處的主要日常工作,並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他首先作為主考官認真考選赴美學生,於1909年8月從630餘人中精心錄取了47人,其中不乏王士傑、梅貽琦等日後的傑出人士。當年10月,唐國安親率第一批學生赴美,並在旅途中介紹自己當年留學的心得,以使大家能夠儘快適應留學生活。同時,還發動沿途經過的上海、東京、舊金山等地人士在居住、飲食等方面為留學生提供支持。

隨後,唐國安又分別於1910年7月和1911年6月選送了第二、第三批合計133名學生,另保送幼童生12名。這些學生中又湧現出了諸如胡適、蔣夢麟、馬寅初、竺可楨等各界精英,並在日後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樑。唐國安對留美事業的推動,使得容閎當年主導的留美幼童計劃得以復活和延續,也使自己成為中國留美事業承前啟後的關鍵人物。

主掌清華

由於選考留美學生的要求較高,令錄取率極低,各地逐漸不願再選派學生來京考試。這使游美學務處在組織了三次考試之後便出現了生源短缺的情況。有鑒於此,清政府於1911年將原本附設於學務處的游美肄業館改為清華學堂,使之成為留學預備學校。1912年4月,北洋政府撤銷學務處,並於5月改清華學堂為清華學校。由於與美國有密切的關係,唐國安被任命為清華學校校長以便與美方溝通相關事宜,並因此而開始了其主掌清華的歲月。

上任伊始,唐國安即對學校進行全面整頓:將校園面積從370畝擴展到480畝、聘請外籍教師、實行全國招生。同時將學制定為8年,分為中、高兩個階段,高等段畢業生可直接進入美國大學就讀三年級,從而增加了學校的吸引力。

而在教育理念上,唐國安則注重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提出「德、智、體、美、群」五育並舉,並提倡培養擁有健全人格者。尤其是在文、理、法三大學院實行一年級不分系,而是修讀包括國文、英文、通史等在內的「大一共同必修課」,同時在邏輯、高級算學、微積分中再任修一門。由此使學生在社會、人文、理工等方面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知識,為二年級的選擇專業做好準備。同時還特地成立體育部,特聘美國教師帶領學生鍛煉身體,從而為清華日後的體育傳統完成了最初的奠基。1913年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首屆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由唐國安率領清華學校代表中國出征。他也成為近代中國率團參加國際大型體育比賽第一人。上述措施使清華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僅在首屆16名畢業生中,就不乏「化工巨子」侯德榜、中山陵設計者呂彥直、著名建築師關頌聲、邏輯學家金岳霖、文學家吳宓、兒童教育家陳鶴琴、物理學家葉企孫等日後的傑出人士。而唐國安的努力則為清華奠定了框架,為學校日後的發展打下了根基。

1913年初,唐國安發現自己罹患心臟病,並連續發病3次。自知來日無多的他於當年8月21日遞交辭呈,並推薦副校長周詒春作為接替自己的人選。次日,他便與世長辭。但他對清華的影響卻延續久遠,其後的四代家族成員都忠實地為清華服務,使唐家享有「四代清華家族」的聲譽。而他在多個領域為國家進步所做的努力,也使他成為後世愛國者所效法的榜樣。

2011年3月19日清華大學首任校長唐國安紀念館開館,參觀者向唐國安像獻花。

作者:顧亞欣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