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假日》是上世紀50年代的電影。當時的社會背景比如今保守許多,影片女主角歐洲某國公主安妮蒞臨羅馬。生性活潑的她早已煩透宮廷的桎梏,在羅馬的第一個晚上便偷偷跑出戒備森嚴的官邸徑直走到了羅馬街頭。夜色里,她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自由。在街上可以大搖大擺的走路,絲毫不用在乎貴族的繁文縟節。

因為她在逃跑時御醫打的安定劑使夜遊羅馬的計劃未遂,昏沉的狀態里的她更顯親切、可愛。《羅馬假日》童話般的敘事也從她和記者的奇遇展開。雖然那是個無名記者,但在她昏睡的時候他就像把自己領回家的丈夫,男人成熟俊美的外表使其「甘心」被帶走,這夢幻般的巧遇在現實生活里顯然是極少見的。但電影作為被編織成的夢,有義務提供一種美麗的情感供人享用。

《羅馬假日》里這個「假日」實質上是指記者和公主共同渴望的「自由生活」,把片名改成《羅馬自由一日》更能說明影片主旨。在對待自由的追求上,公主開始是頑皮和不顧一切地享受自由;記者則是漸漸的被身邊的公主所感染,其實在他那裡,與公主「遊玩」羅馬最開始是作為職業計劃的一部分,這充滿名利熏心的計劃是「反自由」的。如果沒有之後對公主產生感情,他永遠都是一個疲於奔命的記者。記者的使命便是發現新聞,這種使命作為個人慾望體現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不可能有享受自由的機會,因為記者這個職業就是扼殺別人自由和自己自由的劊子手。

影片結尾,公主回到了官邸,翌日便舉辦了記者見面會。這時候,他最後一次看到美麗的公主,和第一次在街頭碰見的女孩一樣,只是此刻華貴的白裙將她牢牢包裹。

最後,男人傷心的凝望著公主離去後的主席台,雖然經歷過比這更大的發布會,但那天真美麗的女孩留給這位記者的震撼太大了。在短暫的一天里,他體驗到比疲於奔命尋找新聞更珍貴的追求,那便是自由和愛一個人。

這也就正是電影經典的魅力所在吧!也正如公主所說:就讓這一切成為我生命中美好的回憶吧!這樣的結局固然令人扼腕嘆息,但也正是因為這份遺憾的美麗,使得赫本那優雅脫俗的氣質與迷人的微笑在我們的記憶深處永遠地定格。

殘缺即是美。


當然記得啊。

《羅馬假日》這部經典電影就像璀璨的明珠閃爍在人們的記憶中,時時想起,總覺得那麼浪漫純真,總覺得這就是心裡愛情的樣子。赫本在其中真的太美了,她的容顏讓人產生一種幸福感,她望向鏡頭的時候,就像是世界把所有的偏愛都集中你身上。

當然記得,因為春風再美也比不上赫本的笑。

這是一部1987年上映的電影。1987年,女神這個詞還不像現在這樣泛濫,但那時的觀眾可以去電影院目睹一位真正女神的風采。這一年,《廬山戀》已然上映7年,國人早已完成了「愛情啟蒙」,這一年,《羅馬假日》讓純真亮麗的赫本,和一段美妙又短暫的愛情走進了無數觀眾的內心。

「有時候很難說清楚是一部電影成全了一個演員,還是一個演員成就了一部電影。」人們想念《羅馬假日》,也想念赫本吃著冰激凌信步走下台階小鹿般輕盈的身影,想念她剛剪完短髮對著鏡子露出的笑容。一部結局遺憾的電影,卻成功地成為了無數人的愛情聖經。春風再美也比不上她的笑,我們將永遠渴望與公主相逢。

對於公主,這段愛情僅有一天,對於觀眾們,電影才118分鐘,而紅顏已經逝去多年。因為短暫,所以永恆,赫本成了永恆的天使,羅馬的真理之嘴也因此片而更加名揚海外,成為世界各地遊客必去之地。

有位網友如此說:「2002年盛夏,我們旅遊團成員走了很長一段路才到達電影中的場景,鐵柵欄內牆上一個滄桑而光溜的獅口,長長的排隊遊客,都是為了把手伸入據說是羅馬早期的一塊殘破的市政窨井蓋內。」

你看,很多人都記得這部電影。

就像派克記得公主一樣。


看《羅馬假日》還是少女時代,那時候十分喜歡看男主角喬帶公主去剪髮,騎自行車兜風的鏡頭,赫本那個髮型真的好看,青春中活潑的言語,可愛的笑臉,還有離別時,兩人相視的深情,那麼深刻地留在記憶里了。原來唯美的愛情就是綻放在傷感中也會如此打動人,感謝赫本和男主角,把這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演成了經典,讓我們也可以在羅馬,回味一下歷史留下的印跡;也可以尋覓當年公主和記者喬那一天的愛情,一世的留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