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愛心資訊平台。為您提供自閉症康復相關內容。愛你,陪伴你,向日葵夥伴和你在一起。

本文摘自:《兒童行為管理-實操手冊》

本文作者:兒童心理學博士/北京向日葵夥伴 郭老師

1、教養方式與異常行為

一般來說,普通兒童3歲左右進入幼兒園,完成社會化的第一步。

而在這之前,兒童社會化行為習慣的塑造主要由家長完成。

不同的教養方式,塑造了不同的行為習慣。

以下為幾種常見的教養方式。

1)放任型

放任型的親子關係的形成一般有三個原因。

l 原因一:主動

家長主動接受了某些教育專家提倡的放養型教育理念,認為孩子就應該讓他自由成長。

l 原因二:被動

家長缺乏足夠的教育常識和互動方法,不知道如何跟孩子一起玩,因此,只能被動放任。

l 原因三:無奈

爸媽白天上班沒時間陪孩子,而老人可能認為吃飽喝足就行,久而久之形成的無奈的放養。

這樣的教養方式,對於普通的孩子來說,也許能激發自我探索的好奇心。

但對於特殊兒童來說,往往沒辦法及早發現異常行為的苗頭,一旦發現,問題行為已經形成,增加了干預難度。

  • 案例:放任型

  • 小D從小就給外公外婆帶,爸爸媽媽上班沒空管他,孩子就扔在老人那裡放養,想幹什麼幹什麼。因為孩子說話晚,2歲多才說話,老人建議晚送一年去幼兒園,自己再帶一年。因此,小D四歲才送到幼兒園。不久,幼兒園老師反應,孩子到處亂跑,推小朋友,弄哭小朋友,不聽老師指令,還用椅子扔老師,於是強制退學。

    爸爸媽媽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把孩子接到自己家裡,開始干預孩子的行為問題。

    但是孩子四年養成的自由散漫自我中心,改變起來談何容易?

    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都沒有用。

    媽媽後悔早期對孩子的放養和忽視,現在孩子把自己氣得夜裡一直哭,自己卻拿他無可奈何。

    媽媽只好決定帶孩子到康復學校進行干預。

    2)被動型

    在人類世界中,童年是最長的,因為兒童有許多東西要學。在親子關係中,家長應該作為主動引導者,而非被動聽從者,尤其是在兒童3歲以前。

    但事實上,我們見到很多親子關係,都是孩子是主動引導者,而家長變成了被動服從者。比如這兩種:

  • 案例:主動擔任被動角色

  • 小T是媽媽38歲才得來的寶貝兒子,今年3歲半。全家人捧在手裡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孩子是一切成員的指揮官。孩子說買什麼就買什麼,孩子說去哪裡就去哪裡,全家人都服從孩子指令,生怕孩子哭鬧。

    被診斷為自閉症之後,家人更是對待孩子萬般疼愛,覺得似乎虧欠了孩子,對孩子的溺愛有增無減。

    在康復學校里,小T主動打了別的小朋友,媽媽都要在旁邊找借口「我們孩子就是想跟你家孩子玩,所以才打的」。小T集體課故意搗亂影響別的孩子,媽媽繼續找借口「他就是喜歡惡作劇啦」。

    總之,媽媽認為一切都是孩子做得對。老師和家長的建議都聽不進去。

    孩子的問題行為越來越多,雖然媽媽始終不以為意,但別的家長已經不讓自己的孩子和小T一起玩了。

  • 案例:被動擔任被動角色

  • 小M今年4歲,來到北京向日葵夥伴工作室進行測評。一進門,孩子就開始到處亂走,到處亂翻,媽媽爸爸在後面一邊追著一邊喊「不要亂跑!」「不要亂翻!」

    雖然爸爸媽媽也知道孩子的行為是不合適的,但卻總是在孩子壞行為發生之後才被動阻止,而且往往阻止無效。

    我們建議家長,最好的辦法不是被動阻止,而是改變被動的親子關係。

    家長如果在孩子亂跑亂翻之前,就主動指導且輔助他做正確的事,比如拿一把椅子坐在桌子前面畫畫,那麼後面的問題行為就不會發生了。

    綜上兩種情況,無論哪一種被動,都讓兒童的問題行為一次又一次發生,每發生一次不良行為,孩子的記憶就深刻一次,從而形成了難以更改的壞習慣。唯一的方法,就是改變親子關係,家長由被動到主動,引導孩子正確行為。

    3)強制型

    強制型的親子關係和被動型相反,這樣的家長通常作為家中唯一權威強制孩子做自己要求的事,而不考慮兒童實際能力與需求。

    對於能力弱的孩子來說,容易造成膽怯服從的行為特點。

    對於能力強的孩子來說,容易造成反抗對立的行為特點。

  • 案例:強制型

  • 小C今年4歲,媽媽本來就是中學老師,發現孩子患有自閉之後,為了能夠追趕普通兒童進度,更加嚴格對待他。媽媽要求他每天放學後完成一幅塗色作業,書寫文字2頁,還要做數學題100道,不管孩子願意不願意,哭著也要完成作業,不寫完作業媽媽就要大打出手。

    以前,小C對媽媽很害怕,只要媽媽一瞪眼,他就乖乖執行。最近,小C自我意識有所提升,開始消極抵抗媽媽。媽媽讓做作業的時候,他就一邊哼哼歌曲一邊亂畫,實在逼急了就把筆和本使勁扔掉。

    媽媽覺得孩子的情緒不對勁,學習也沒什麼進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太嚴厲了?

    4)互動型

    互動型是比較理想的親子關係。什麼是互動?互動就像打乒乓球,我發出的信息,你能接收到,並且反饋給我,再由我調整補充後再傳達給你,再由你傳達給我,反反覆復的信息交換,就是互動。在互動過程中,父母充分了解孩子的興趣狀態和理解程度,不斷根據孩子的反饋給予調整,讓孩子在互動中接受更多知識。

    孩子不理我怎麼辦?——輔助。

  • 案例:互動型

  • 小Z在3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然後,爸爸和媽媽分工明確,媽媽負責上班,爸爸負責帶孩子。因為覺得男孩子還是由爸爸帶更好。

    最初,小Z不怎麼搭理爸爸,老師教爸爸,每次看著孩子眼睛給他說一個簡單的指令,比如,坐下,然後輔助孩子完成,讓孩子逐漸養成爸爸給出信息及時反饋的行為習慣。

    逐漸地,孩子能夠理解並執行簡單指令了,完成了初步的「語言-行為」互動。

    之後,爸爸開始和小Z練習對話問答。

    爸爸提一個問題,如這是什麼,輔助孩子回答。

    逐漸地,「語言提問-語言回答」的互動也形成了。

    然後,爸爸開始和孩子做遊戲,鍛煉還在遊戲中提出問題,主動表達。

    經過幾年的干預,小Z已經能夠獨立進入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上課了。

    良好的親子關係可以很大程度上塑造良好的兒童性格,同時,避免很多兒童問題行為。

    而不良的親子關係很多時候是造成兒童問題行為的根源。

    對孩子關注及控制太多,容易造成兒童的反抗行為。

    對孩子關注不足及放任,兒童可能會通過問題行為來吸引注意,博得關注。

    因而,適當調整親子關係,是改善問題行為的根源性方法。

    互動型親子關係,是最為理想化的親子關係。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